文/李顏峰

眾所周知傳化智聯業務板塊眾多,在傳統的公路港板塊的基礎上,又發展了路鯨、易貨嘀、路港快線等。傳化智聯根據各個城市的制造業分布情況布局了100多個公路港,目前已經投入運營的有65個。那么,云倉這一板塊與傳統的“公路港”資源是交叉型發展還是被布局成雙線平行發展?是為滿足企業客戶定制化需求還是以共享為趨動?
是以實現客戶的定制化需求為目標?還是以共享為理念,整合社會上眾多的倉儲資源?
目前,傳化云倉提供云倉系統、倉儲管家兩大服務,依托傳化智聯公路港,為全國客戶和商家提供全國化倉儲網絡運營和庫存優化服務,實現以倉儲為核心的供應鏈系統解決方案,定位為全國共享的一站式倉儲服務平臺。云倉以共享的理念,以傳化全國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的自營倉為節點,整合社會第三方的倉儲資源,形成全國化的倉儲網絡,為中小客戶提供標準化服務,同時也為大客戶提供定制化解決方案,力求為客戶提供最高效的服務、最價優的資源、最完善的配套。
共享的全國運營倉儲網絡可以體現出供應鏈的高效處理水平,因為擁有盡可能多的倉庫,倉庫信息共享、庫存信息同步,雖然三級的倉庫網絡,從工廠到消費者距離較遠,但可實現訂單與庫存設置的最優匹配;而從單點倉庫來說,共享也能實現就近資源的配置,使流轉效率高,出庫能力變強。
傳化公路港在“云倉”戰略中充當的角色是什么?
倉庫的本質是貨物流轉的中心,公路港是貨物流轉的中心,是傳化云倉在進行全國布局的戰略基石,是傳化云倉的線下節點、運營中心;傳化云倉是公路港倉庫的管理中心、服務中心和統一入口。
云倉概念并非傳化智聯獨創,菜鳥和京東等都建設了自己的云倉。和很多公司的云倉相比,傳化打造的“云倉”戰略特點是什么?
聚焦于B端,本身有產業基礎:傳化智聯下屬有實體產業,在化工、日化等領域本身就有布局,B端的積淀很深,區別于菜鳥和京東的C端,B端有很強的能力。從B端往C端延伸,形成了全渠道服務能力。
公路港全國布局:目前傳化智聯成功運營(含試運營)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65個,通過路港快線、路港驛站等產品,在全國連點成網,搭建起中國道路貨運的線下貨運網絡。
倉運配的全鏈條能力:云倉通過聯合傳化智聯旗下各業務長途干線調度指揮平臺形成全鏈條式運作。陸鯨與易貨嘀兩大線上物流產品,逐步打通干支線物流脈絡,聯合其強大的物流和配送的能力,使得倉的節點更強大。
陸鯨平臺定位是傳化網干線運力的指揮調度平臺,目前平臺已聚集司機會員100萬+,貨代會員10萬+,覆蓋城市200多個;而易貨嘀已服務近10萬家小微物流企業(零擔專線)及全國多家頂尖3 P L、制造業、電商等。
云倉的優勢在于數據,即整個鏈條的所有數據上云并共享。那么,傳化云倉的技術沉淀和投入是怎樣一個狀況?
傳化云倉在倉儲運營管理的智能化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技術力量,成功應用R F I D物聯網技術和A G V機器人技術,在業內具有領先水平,極大豐滿了傳化智能化場景。
其自主研發的WMS系統兼顧了軟件功能的實用性、便捷易用性和開放性;能解決倉儲行業的共性問題,滿足用戶基本需求;界面簡單易操作,業務流程精煉;系統功能可配置性高,可免費升級。
2017年12月,云倉與海康機器人達成了合作,在杭州的智能一號倉等全面使用海康威視智能倉儲機器人,實時管理貨架,實現倉儲服務全流程、全系統的智能化和無人化。“無人倉”,“共享倉”的應用使傳化智能云倉走在了倉儲業的前列。
傳化智聯和海康威視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合力打造傳化云倉智能一號倉。這種合作方式,是傳化“云倉”戰略布局并逐一向前推進的一個樣本嗎?
傳化云倉智能一號倉是傳化云倉與海康威視共同就倉儲作業場景打造的“智能倉庫”。2017年12月,云倉與海康機器人達成了合作,由海康機器人提供A G V機器人等硬件服務,云倉提供倉儲管理軟件、軟硬件集成等服務,在杭州的智能一號倉等全面使用海康威視智能倉儲機器人實時管理貨架,實現倉儲服務全流程、全系統的智能化和無人化。
此舉不僅是云倉智能化倉儲戰略布局逐一向前推進的一個樣本,更是傳化智聯與海康威視雙方更進一步,以大數據和工業互聯網為核心,通過全面數字化完成“人、車、貨、場”的重構和升級,推進物流行業智能化、數字化、平臺化轉型的重要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