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嘉誠 趙雅賢 崔建平


【摘要】雖然傳統銀行體系下的信用評估體系已經比較成熟,但對網絡貸款風險評估的研究還處于初期探索階段,尤其針對大學生網絡貸款的風險評估更是一片空白。本文在現有商業銀行與網絡貸款平臺的信用評估指標的研究基礎上,通過專家打分法根據大學生的自身特點將這些指標進行“大學生化”,得到基本風險評估因素,最后建立完整的大學生網絡貸款風險評估體系,再結合問卷進行改進、完善。同時在研究基礎上提出網絡貸款平臺大學生貸款風險評估體系完善的對策及對大學生網絡貸款的合理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網絡貸款 信用評估指標 風險評估體系
在知網搜索關鍵詞“校園網貸”,可以得到以下主題指數:與“校園網貸”相關的熱度較高的研究方向為網絡安全、行業標準、自我價值、大學新生。而涉及金融方向的研究方向熱度相對低得多。并且大多數專注于研究信用額度、信用意識、金融服務領域等。可見,在學術界,學者們對新型模式——網絡貸款風險評估的研究也還處于初期探索階段。尤其是針對大學生網絡貸款的風險評估更是一片空白。
從搜索閱讀的大量文獻中提取主要信息,我們發現關于信貸研究的課題主要分為兩大類:針對P2P網貸平臺的研究與針對校園網貸的研究。在針對校園網貸的研究中,主要的研究中心都集中在亂象原因、法律規范、發展問題及對策研究上,例如包艷龍《“校園網點”發展情況調查與分析》、柳慶《淺析校園消費網貸法律規范問題》、孫振淋《大學生“校園網貸”發展問題及對策研究——以中國藥科大學學生為例》等。而專門從風險評估角度探討大學生選擇網貸項目方法的課題寥寥無幾,所以,此處也是本文的一個創新點,即用風險定量化的方式教會大學生如何選擇理想的網貸項目。
首先。本文將綜述傳統商業銀行與網貸平臺的信用評估指標。將兩者的評估因素提取,然后將因素大學生化,使用專家打分法建立基本模型,繼續結合問卷與案例進行改進,最后構建出大學生網絡貸款風險評估指標體系。在前面研究的基礎上,還將在文末提出網絡貸款平臺大學生貸款風險評估體系完善的對策,以及對大學生對網絡貸款的合理運用提供建議。
1 基本風險評估因素大學生化
在之前對現今傳統商業銀行與網貸平臺的信用評估體系進行調研與分析。我們總結提取出現今傳統商業銀行貸款信用評估體系中需考察的因素,并將這些指標按照銀行現行的打分制度進行分級,得到如表1的指標體系。
而由于現行網貸平臺的雜亂,缺少信息的共享和交流,政府也未出臺相應科學化統一化的法律法規,所以現在各大網貸平臺所采用的信用風險評估體系差異較大,評價指標也不盡相同。甚至有一些小型新興的網貸平臺不具備信用評估體系。我們就參考了網貸之家評分前幾的網貸平臺,從中提取了一些相關評價因素,主要有借款人的年齡、實名認證手機號、身份信息及個人信用報告這些必要的資料,還有一些選填的信用認證資料。如銀行流水、學歷證書、畢業證、技能證書、職業證書、社保信息、各種征信材料等。
2大學生網貸風險評估體系模型建立
大學生這個群體一般具有較為良好的價值觀,對于自身信用負責任。但是惡性網貸事件卻在大學生身上頻發。說明大學生其實對P2P網貸這種新型的貸款方式不夠了解,也說明網貸平臺缺少一種科學性規范性的風險評估體系去限制不良貸款。對于大學生而言,因臨時性或者緊急性的資金需求時,選擇網絡信貸卻不了解相關利率等重要信息,很可能會造成無法按時還款。而一個很大的問題是大部分大學生并沒有穩定的收入,可抵押的固定資產。這也意味著傳統的商業銀行信用評估體系并不能對這一部分人群做出有效的評價。而網貸平臺也無法對于他們的這種行為進行有效的預測規避。但是大學生貸款這一市場巨大,作為強有力的一大消費群體,網貸平臺所推出的靈活快速、限制少的消費貸正好滿足了需求,所以對于網貸平臺而言,一個只針對大學生可靠的風險評估體系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而我們通過對比分析現今傳統商業銀行貸款和網貸平臺的信用風險評估指標,考慮到大學生這個群體的特性,再借助專家打分法。為現今網貸平臺提出了一套針對大學生的風險評估體系模型,如下表2。
3大學生網貸風險評估體系驗證
3.1 -級指標
戶籍所在地在一定程度上課決定生活費水平,現居住地在一定程度上課覺得消費水平。據調查問卷顯示。GDP在全國排名前十的省份生活費大約比后10的省份高309-500不等。現居住地用北京舉例,據我們問卷凋查,房山校區同學每月消費額比海淀區同學低200-500不等。
學歷我們分為三種,分別是本科,碩士。博士。本科區別于碩士與博士主要在于是否有固定收入和是否住校。本科生大多數住校并且靠家長提供生活費;研究生大多有課外兼職并且部分在校外租房;博士生的固定收入更多,并且大多在外租房。據問卷調查。本科與碩士每月消費額差距在500-1000。碩士與博士每月的消費額差距在1000-4000.
3.2二級指標
據我們的調查超過80%的學生同時使用支付寶和微信支付,19%僅使用支付寶或者微信進行支付,1%不使用。可見移動支付在大學生群體中普及度很高。與支付寶,微信進行對接可以增加大學生對于平臺信任度,增加對大學生約束力保障還款。還可通過類似芝麻積分的現有網絡信貸體系進行對接。
據問卷調查,83%大學生明確擔保人在借貸中的作用,l1%大學生表示聽說過但是不清楚。6%大學生沒有聽說過擔保人。在83%的明確擔保人含義作用的大學生中,有99%的大學生沒有在實際貸款,包括網絡信貸和助學貸款中填寫過擔保人相關,僅有l%的學生表示填寫過相關信息。由此可見,如果在指標中添加擔保人相關信息對于大學生及時償還網貸是有一定的約束力的。
3.3三級指標
現在網絡貸款種類極多,據調查問卷顯示,有58%的大學生使用過網絡信貸。42%的大學生未使用過相關產品。在使用過網絡信貸的58%大學生中。82%的大學生僅使用一種網絡信貸。15%的大學生同時使用兩種網絡信貸,3%的大學生同時使用三種以上的網絡信貸。由此可見,是否擁有其他網絡貸款對于網絡信貸評估體系是有一定價值的,由于絕大部分大學生僅使用1-2中網絡信貸產品。所以我們將這項指標放在三級指標中。
調查問卷顯示。有18%的大學生在使用理財產品,包括基金產品,股票,余額寶等產品。在l8%的使用人群中,88%的人群每月會給帶來100以下的收入,10%的同學每月會虧損。剩下的2%則對自己的理財產品收益情況不清楚。可見投資理財產品給生活收入帶來的影響并不顯著,所以我們也放人三級指標中。
4網絡貸款平臺大學生貸款風險評估體系完善的對策
盡量通過學校官方途徑獲取可靠信息,多方核實避免信息造假等問題。由于網絡的不透明性。整個網絡貸款市場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可能會存在大學生為了更有利的貸款條件填報假信息、社會人借用大學生名義貸款的惡劣現象出現,所以為了確保信用評估信息的準確性與可靠性,網絡貸款平臺最好能與校方獲取聯系。以降低自身被欺詐的風險。
把握大學生群體特殊性,隨時代發展及時調整風險評估指標與評估體系。大學生群體自身有許多特殊性,并且這些特殊性會隨時代進行改變。例如在前文風險評估體系中的生活費指標就需要不斷調整,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家庭收入的增多等。大學生的生活費可能出現上升的趨勢,為了評估的合理性,也應當及時將評估金額上調。
緊跟國家政策調整貸款項目,做大學生網絡貸款安全保障的擁護者。目前校園貸款發展處于初期發展階段。國家與政府也在不斷增強對校園貸款的監管下作。身為網絡貸款平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時。也要主動保護大學生的貸款權益,貫徹落實國家的相關政策。
5結語
在已有的傳統商業銀行貸款信用評估體系與網絡平臺貸款風險評估指標的前提下,本文將兩種體系下的評估指標進行歸納、合并、修改,將其進行“大學生化”。依靠專業知識設計出了一套針對于現代大學生網絡貸款風險評估的完整體系。并且。進行了對大學生群體的調查,利用問卷調查數據對模型結構與細節進行了修改、完善,得到了更加準確、合理的評估體系。最后,結合整個研究調查過程的經驗與研究成果,對網絡貸款平臺大學生網絡貸款風險評估提出了完善對策。同時,也對當代大學生網絡貸款、合理運用貸款等方面提出了有效建議與對策,深化研究內容、增加研究價值,為共建和諧、綠色的網絡貸款環境獻策獻力。
參考文獻:
[1]李洪梅,全面開放后我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問題研究[J].現代經濟(現代物業下半月刊),2007,(7):79-81.
[2]施衛東.我國商業銀行貸款風險評估體系研究——以H銀行為例[D].蘇州大學,2015.
[3]何君蘭,楊光,陳賽臻,等.P2P網絡借貸的風險防范及監管[J].山海經(故事),2015,(11):236-237.
[4]溫小霓,蔡瑞媛,基于用戶行為的P2P網絡借貸信用體系構建[J].西部金融,2014,(2):73-77.
[5]邢力,我國P2P網絡借貸的風險管理研究[D].鄭州大學,2016.
[6]劉峙廷,我國P2P網絡信貸風險評估研究[D].廣西大學,2013.
[7]葛振興,葉曼如,淺談我國P2P網貸的風險及防范措施[J].經濟研究導刊,2016,(27):70-71.
[8]陳曦,計興辰,淺談P2P網貸平臺的征信和信用風險的控制[J].時代金融(下旬),2014,(6):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