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東芯
【摘要】伴隨著全球氣候變暖以及環保觀念日益深入人心,低碳經濟正以勢不可擋的發展速度席卷全球并對國際貿易規則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因而也就對于國際貿易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本文將主要就低碳經濟對國際貿易規則所產生的影響展開相關的分析與探討,并提出了一些我國在應對這一發展變化時所應當作出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低碳經濟 國際貿易規則 標準 對策
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以低污染、低能耗為基礎的“低碳經濟”已成為全球熱點。歐美發達國家大力推進以高能效、低排放為核心的“低碳革命”。著力發展“低碳技術”,并對能源、產業、貿易、技術等政策進行重大調整,以搶占先機和產業制高點。低碳經濟的爭奪戰。已在全球悄然打響,并對國際貿易規則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1低碳經濟概述
“低碳經濟”最早源自在2003年的英國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低碳經濟是一種減少高碳能源消耗的經濟發展模式,是指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指導下。通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產業轉型、新能源開發等多種手段。盡可能地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展形態。低碳經濟的特征是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為目標,構筑低能耗、低污染為基礎的經濟發展體系,包括低碳能源系統、低碳技術和低碳產業體系。
低碳經濟的起點是統計碳源和碳足跡。二氧化碳有三個重要的來源,其中,最主要的碳源是火電排放,占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41%;增長最快的則是汽車尾氣排放,占比25%。特別是在我國汽車銷量開始超越美國的情況下。這個問題越來越嚴重;建筑排放占比27%,隨著房屋數量的增加而穩定的增加。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十九大報告中首次明確指出,中國要“引導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這是“引領”氣候變化治理和“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第一次被寫進黨的報告。中國在國際氣候變化治理中的角色轉變不僅反映了中國對氣候變化問題認知的轉變,也是中國在國際格局中的地位變化的客觀反映。中國貢獻將會對全球氣候治理產生重要影響。
低碳經濟藍皮書《中國低碳經濟發展報告(2017)》中指出,中國作為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的受益者和碳排放大國,應當承擔大國的責任,積極為全球節能減排做㈩與大國地位相適應的貢獻.藍皮書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主要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早日實現碳排放峰值,并研究2030年達峰之前(如2025年左右)全國與地區各行業的節能減排以及清潔能源新目標。
第二,大幅度增加國際綠色投資。設立中國碳基金,選擇中國標準的適應性低碳環保技術,為發展中國家培養綠色低碳發展人才。設計綠色低碳發展規劃和政策措施。
第三,加強氣候變化經濟學研究,提出氣候變化和低碳經濟發展的新思維、新體系,在理念上和制度設計上領先國際,加強參與及引領全球氣候治理規則制定的能力建設。
第四,培養懂專業、懂外語、懂談判、懂外交規則的氣候變化治理國際專業人才,增強中國在國際治理多邊和雙邊談判與合作中的話語權。
2低碳經濟對國際貿易及貿易規則的影響
2.1低碳經濟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在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下,我國商品薄利多銷的貿易模式已經不再適用,其價格優勢在一步步地減弱。
短期看來,低碳經濟對國際貿易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產品的生產成本加大。過去,我國企業在生產中對于環境污染方面的管理控制和技術控制方面的投入比較少。在低碳經濟的形勢下,要達到碳排放量標準,企業需要支付額外的環境治理費用。二是企業的管理成本上升。低破經濟模式下,企業需要優化管理方式以及管理機構,建立新的經營管理模式,管理成本會顯著的增加。三是企業利潤會進一步地縮減。在我國傳統對外貿易產品“薄利多銷”的理念的驅動下,產品的利潤空間十分有限。另外,企業為了實現碳排放量的減少,需要大量的技術和資金投入,使得企業的利潤進一步降低。
長遠看來,低碳經濟對國際貿易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促進國際貿易的高質量發展。低碳經濟的發展可以促進我國的對外貿易企業進行結構調整和模式改革,從而提高企業高質量、可持續穩定發發展。二是強化了企業的技術進步和產品升級。低碳經濟促使企業通過技術升級和創新管理模式,提升產品競爭力,提高利潤。
2.2低碳經濟對國際貿易規則的影響
2.2.1溫室氣體核算體系標準對國際貿易規則的影響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能源消費總量和溫室氣體排放迅速增長。國際各方對我國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承擔更大國際責任的要求和期待不斷上升。目前應用最廣的國際核算溫室氣體的標準是世界資源研究所(WRI)和世界可持續發展下商理事會(WBCSD)開發的《溫室氣體核算體系:企業核算與報告標準》,旨在幫助政府和企業理解、測量與管理溫室氣體排放。該體系在北美和歐洲各國得到了廣泛運用,幫助企業清晰地梳理了溫室氣體排放情況、設定了合理的減排目標并最終幫助企業減少了溫室氣體排放。被很多國際組織所認可。并且國際標準化組織把其作為核算溫室氣體標準的基礎。
該體系主要計算企業三個方面的碳排放:一是直接碳排放,即企業直接擁有或控制的排放源的碳排放;二是間接碳排放,即企業使用的電力、外購供冷、供暖、蒸汽等產生的碳排放;三是企業價值鏈下游與上游的碳排放。低碳經濟發展模式下,必然促使企業在溫室氣體核算體系標準下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從而對國際貿易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2.2.2低碳供應鏈對國際貿易規則的影響
企業是低碳化經濟發展模式的主要目標與對象,同時也是低碳規則制定的主要參與者在低碳經濟號召下,企業往往制定一些企業發展戰略和做法。于自身的供應層面來著手考慮。并通過整體產業鏈來實施相應的低碳化發展策略,促使低碳化的經濟發展理念能夠深入于企業的全體成員心中,最大程度避免對于環境造成不利影響。因此,企業實施低碳供應鏈對于國際貿易規則所產生的影響不容忽視。
2.2.3能源與氣候變化標準對國際貿易規則的影響
據統計,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在能源效率以及氣候變化方面制定了150多個標準。越來越的企業采用其在能源以及相關氣候變化指標等方面的標準,促使企業的低碳經濟政策能夠得以更為良好的落實。因此,國際標準化組織所制定;“的能源以及氣候變化標準對于國際貿易規則所產生的影響是重大而深遠的。
2.2.4多哈回合談判對國際貿易規則的影響
為倡導低碳經濟。保護生態環境。聯合國組織必須組織各國進行相應的談判,建立相應的國際貿易規則。并要求貿易方遵守。在如今經濟全球化大背景下,多哈回合談判的順利進行需要對低碳經濟要求嚴格的執行。并對相關戰略進行合理的調整,需求條件、競爭條件、生產條件等都是低碳經濟中的生產要素。各種低碳產品、服務都會在在低碳經濟下得到更加廣泛的發展空間,低碳產品在多哈回合談判中觸及到的各種規則和機制,對消除貿易壁壘具有重要的意義,也是自由化貿易實現的重要基礎。低碳產品的生產,和在各個領域中的應用,拉動了區域經濟的發展,為低碳經濟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3中國應對國際貿易中低碳經濟的措施
3.1我國應積極參與制定低碳領域國際標準
ISO制定的低碳標準在WTO具有重要的地位。我們必須加強對低碳標準的重視,積極參與國際上與低碳經濟相關的標準的制定,為我國企業在國際貿易中的發展爭取一定的話語權,用以提高我國企業的出口競爭力以及在國際貿易中的優勢。
3.2我國應加強對私營標準及低碳規則的重視
國際貿易規則會通過供應鏈受到低碳規則以及私營標準的影響,因此。我們必須加強對這些規則的重視和企業培訓,并合理化的予以應用。積極的鼓勵私有企業參與相關標準的制定,為我國企業在國際貿易中爭取更多的影響力與話語權。
3.3我國應重視區域貿易協定的規則
在生態環境問題的日益嚴重當今時代,大量的區域貿易協定涉及氣候、能源等問題。近些年來我國簽訂了大量的區域性貿易協定。我國與周邊國家、地區開展更為密切的經濟合作關系。在目前的國際經濟發展大背景下,面對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我國要想能夠取得一席之地。謀求長遠發展,就必須要重視區域貿易協定規則.加強同相關合作國家的全方位合作。
3.4我國應加強低碳技術創新
低碳技術是我國企業持續發展的核心競爭力。要完善相關體制,充分發揮制度環境的激勵作用,同時要完善人力資本開發與管理體制,加強人才培養和人才基地建設,切實加大對適合于中國低碳發展道路的技術研究與開發力度。
4結論
在環境問題日益加劇的當今社會,環保觀念日益深入人心,低碳經濟正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和推崇,溫室氣體核算體系標準、低碳供應鏈、能源與氣候變化標準以及多哈回合談判等因素對國際貿易規則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在對外開放力度不斷擴大的今天,我國越來越多的企業參與到國際貿易,在發展低碳經濟的國際環境下。企業必須要明確低碳經濟對國際貿易規則所帶來的重大深遠影響,并通過積極參與制定低碳領域國際標準、加強對私營標準及低碳規則的重視以及加強低碳技術創新等措施提高我國企業在國際貿易中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李秋燃.低碳經濟對國際貿易規則的影響及中國的對策[J].國際商貿,2016(3):130-131
[2]鄭歡.探討低碳經濟對國際貿易規則的影響及中國的對策[J].經貿論壇,2016(6):139
[3]李麗.低碳經濟對國際貿易規則的影響及中國的對策[J]。財貿經濟,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