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波
【摘要】“推動煤炭智能綠色開采與生態建設是做好煤炭這篇大文章的必由之路。”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能源戰略,守住發展、生態和安全三條底線,按照孫志剛書記對煤炭工業“立足煤、做足煤、不唯煤”的發展要求,積極推進煤炭產業轉型升級,著力夯實生產基礎,整合用足煤炭產業政策,深化煤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定不移淘汰落后產能,努力構建綜采智能化、輔助系統自動化、礦區環境生態化清潔高效的數字化礦山。推動煤炭智能化綠色開采與生態建設必須要抓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
【關鍵詞】智能化綠色開采 清潔高效利用 科技創新
一、著力引導煤炭綠色開采
我市將推動煤炭清潔生產,重點治理和利用煤矸石、礦井水和粉煤灰,推進煤矸石發電、粉煤灰制建材、礦井水產業化利用等項目建設。著力推進煤矸石發電、新材料產業園區、焦油深加工園區。加強科研創新,探索煤伴生資源利用研究,推進煤炭分質分級梯級利用,鼓勵“煤一化一電一熱”一體化發展,提高能源轉化效率和資源綜合利用率。
當前,對于煤炭產業發展而言,煤炭智能開采與煤炭產業可持續發展息息相關。全力推動智能化、無人化、安全化開采也是煤炭產業未來的發展方向。近幾年,我市為了提升產能,擴大煤炭生產規模,在盤州市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局積極探索智能化、機械化采煤,但由于前幾年煤炭市場疲軟,加之技術限制,制約了智能化、機械化開采方式的推進。
經過近幾年的努力,我市煤炭產業將大幅提升開發效率和智能化水平,并引進國內高效建井和快速掘井、智能化工作面、特殊煤層高回收率開采、煤炭地下氣化、煤系共伴生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等技術,現將在盤州市火鋪礦實現工作面無人化,全市采煤機械化程度達到75%以上。目前,我市在智能化、機械化開采上,得到了提升,致使我市煤炭產量突破了3000萬噸。
現全市有25余家煤礦進行了智能化開采技術嘗試,建成了以盤州市紅果煤礦、包谷山煤礦為代表的一批百萬噸級礦井群,和以仲恒煤礦、東李煤礦為代表的一批數字礦山和智能化開采工作面,主要經濟技術指標進入全省乃至全國先進水平行列。預計今年10月,將在火鋪煤礦率先實現地面遠程操控采煤,真正實現了“無人開采”常態化,填補了我市煤礦綜采工作面智能化無人開采的空白。
“煤炭行業的重點任務是無害化開采技術創新、清潔高效利用技術創新。”這是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去年印發的《能源技術革命創新行動計劃(2016~2030年)》中對煤炭行業技術創新重點的界定,兩個重點任務聚焦煤炭產業鏈的生產端和消費端,即生產端要無害化開采,消費端要清潔高效利用。
2030年實現智能化開采,重點煤礦區基本實現工作面無人化,全國煤礦采煤機械化程度達到95%以上。我市將緊緊圍繞這一目標,利用5 -10年時間全面實現智能化開采。
二、積極開展科技攻關
過去以傳統方式開采煤炭在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能源保障的同時,也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壞。我認為煤炭綠色開采的核心是安全高效開采,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回收率和利用率。當前,我市以煤礦保水開采、充填開采為主的綠色開采技術得到普遍推廣,礦井水利用率達到75%,煤矸石綜合利用率達到68%,大中型煤礦原煤生產綜合能耗、生產電耗分別達到10.62千克標準煤/噸、21.26千瓦時/噸。
“要積極開展科技攻關,加大科技成果推廣力度。”今年在我市“兩會”上明確提出要以礦區環境遙感監測、采動損傷監測與控制,區域性開采沉陷與生態演變精準監測,礦區地貌、土壤、植被、水體,采煤擾動區生態修復建設等技術為重點,開展科技攻關,加快建設礦區土地整治與生態修復示范工程,總結經驗,推廣一批先進適用的礦區土地整治與修復技術;推進科技成果產業化,實現科研成果與市場緊密結合,推動礦區綠色發展,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按照盤州市規劃,“十三五”期間煤炭產業科技貢獻率要達到65%。在“十三五”煤炭科技發展主攻方向上,我市將重點在煤炭資源開發、煤礦重大災害防治、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等領域開展理論研究工作,為煤炭資源大規模綠色開采和清潔高效利用提供基礎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