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云
近日讀了幾種版本的毛澤東詩集,看到有這樣的內容:“九一三”事件后周恩來給毛澤東報送材料,毛澤東寫下16個字:“各求各志,各行各路;離凡離圣,離因離果”。注明出處為某雜志《毛澤東與對聯》一文。該文稱:“毛澤東喜用折扇,也常用折扇傳遞信息。林彪覆沒前夕,周總理已將林彪準備叛逃秘密向毛澤東作了書面匯報。毛澤東閱后,沉思良久,提筆在一柄白色的絲綢折扇上寫下:‘各求各志,各行各路;離凡離圣,離因離果。即命警衛員急送周總理。警衛員在門口被江青查問,江青可看不懂,皺起眉頭,罵了聲‘老古董。周總理接扇,看出了聯語是針對林彪的……”
《毛澤東年譜》上沒有這四句話,該文所述事實是虛假的。該文說“毛澤東喜用折扇,也常用折扇傳遞信息”,這并不是事實。警衛毛澤東十年的中隊長陳長江說:“毛主席從來不用折扇。如果毛主席在折扇上題詞,是要用毛筆書寫的,而毛主席晚年手抖得厲害,只能用鉛筆,每星期都要為毛主席削幾十支鉛筆。而鉛筆是不可能在綢扇上留下字跡的。”毛澤東從來不用折扇,怎么可能在折扇上題字呢?
該文說:“林彪覆沒前夕,周總理已將林彪準備叛逃秘密向毛澤東作了書面匯報。”這也不是事實。1971年10月12日、13日,周恩來在廣州兩次聽取廣州軍區負責人匯報關于清查與林彪事件有關聯的人與事時,簡要講述了“九一三”事件的經過,“直到飛機飛出國境,才算是真相大白。這件事報告了主席,主席說:‘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他要跑,有什么辦法。”1972年7月5日,周恩來在接見上海市委常委時說:出了林彪事件,出了這么一個結局,誰也沒料到。如此說來,“九一三”事件是突發事件,周恩來怎么可能事先知道,并給毛澤東寫書面報告呢?
該文說:毛澤東寫好折扇后,“即命警衛員急送周總理。警衛員在門口被江青查問,江青可看不懂,皺起眉頭,罵了聲‘老古董”。作者想當然認為,江青既然是毛澤東夫人,當然與毛澤東住在一起。事實并不是這樣。據江青秘書楊銀祿回憶,1966年中央文化革命小組成立后,江青就搬到了釣魚臺居住,而毛主席則住在中南海。從“九一三”事件前后,直到1976年毛澤東逝世,一直是這樣。江青又怎么可能在毛澤東門口看到毛澤東題詞的扇子呢?
正因為根本沒有這樣一把綢扇,該文作者在文末注明根據有關資料編寫,卻指不出是什么資料。最后說:“這把具有歷史意義的折扇,在總理逝世后落到了‘四人幫手里,他們害怕折扇上的對聯,將它投進火爐燒掉了。”
綜上所述,“各求各志,各行各路;離凡離圣,離因離果”這四句話并不是毛澤東寫的。該文作者編出了這樣一個故事,看似編得圓滿,實則漏洞百出。而幾本有關毛澤東的詩集沒有進行考證,便引用了毛澤東題寫綢扇的內容,造成以訛傳訛,誤導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