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炳凱
【摘要】本文通過總結有關慈善捐贈與盈余管理關系的學者論點后,對我國慈善捐贈行為提出針對性建議。
【關鍵詞】慈善捐贈 盈余管理
一、緒論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意識的不斷進步,公眾也越加關注和認可慈善捐贈行為。顯而易見的是,慈善捐贈有利于促進我國和諧社會建設,有效提高人民群眾的福祉,是實現建立公平公正社會的有效途徑之一。而企業作為我國慈善捐贈的領頭羊,對我國慈善事業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是為什么追逐利潤的企業會熱衷于本質上是一種經濟利益直接流出企業的事件呢?
二、慈善捐贈與盈余管理的關系
眾所周知,委托代理問題的存在使得管理者與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并不總是一致,管理者為了追逐個人利益會從事盈余操縱。而眾多學者們通過研究發現,慈善捐贈是企業戰略發展的手段之一。慈善捐贈可以引發利益相關者對企業的認同,促進產品銷售的增長,即慈善捐贈與企業財務績效有著顯著的積極關系。那么,如果說慈善捐贈可以引發利益相關者對企業的關注,勢必也會產生一種力量約束企業管理者的不誠信行為。所以,在此觀點下,慈善捐贈可以抑制盈余管理行為,可以作為一種替代機制,提高企業的綜合治理水平。
但是,也有學者認為,進行盈余操縱的管理者更加有動機開展慈善捐贈活動。他們認為當管理者做出一些“虧心事”時,會急于尋找一種途徑來轉移外部利益相關者的視線焦點。慈善捐贈是獲取利益相關者支持的有效手段,這種“得天獨厚”的優勢也會讓管理者更加青睞于此。所以較之其他企業,開展慈善捐贈活動的企業通常是盈余操控嚴重的一批。所以持此觀點的學者認為慈善捐贈被管理者作為一種塹壕工具掩蓋其不當行為。
三、政策性建議
通過上述論述,學者們對于有關慈善捐贈和盈余管理的關系持不同的意見,盈余管理無疑會損害利益相關者利益,對社會影響危害巨大,必須采取一定的手段予以制止。本文通過思考分析,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應當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加強慈善捐贈披露。內部控制通過加強內部管理,對企業經營過程的監督可以有效防止盈余管理的發生,一個良好的內部環境使得組織分工明確、結構清晰,有效的風險評估機制減少會計風險讓內控定位更為準確。有效的控制活動可以防范會計數據中的差錯,而流暢的信息溝通加強了會計信息的準確性和及時性,最后有效執行的內部監督可以防止管理層互相串通。所以一個合理有效的內部控制可以有效降低代理成本,也一定會減少信息不對稱的差異。信息不對稱的降低一方面使管理者難以為了追逐個人私利從事盈余管理的機會,同時也給了利益相關者監督管理層行為的條件。所以一個合理有效的內部控制即是保證企業良好運作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保證慈善捐贈的開展是以提高社會福祉為動機的重要前提條件。
此外,企業內部應加強慈善捐贈信息的具體流向等細節,讓利益相關者對企業慈善捐贈行為給予合理恰當的評價,并對管理層自利行為予以監督防止管理者以慈善捐贈之名進行利益輸送。
(2)加強慈善捐贈法制建設,強化監管部門工作,提高監管力度。如果強化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是從內部防止管理者的自利行為,那么一個有效的外部治理環境也是防止管理者私利行為的必要因素。只有內外部同時監督治理。首先,國家應當加強有關慈善捐贈的法制建設,一個強有力的規章制度是執行懲處機制的基礎條件,而完善的法制法規是防止一小部分人鉆空子的基本前提。所以只有首先從宏觀環境下對管理者的不當行為嚴加約束,才會對某些道德不足的人產生有效震懾力,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他們損害他人利益行為。
除了在法制制度確立約束禁止的條例外,還應當加強相關監管部門的工作,提高監管力度。顯然,一個完善的制度如果殃乏有效的監督也是一個空架子。現如今,我國企業道德問題依然時有發生,給社會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極大損害了社會公眾的利益。顯然這與監管部門監督不力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國家應當形成責任制度,一方面要求監管部門嚴防嚴打投機行為,加大懲處力度,對企業違法違規問題嚴肅處理。令一方面形成責任制,并對監管機構的工作不定期進行檢查,當問題發生時深入探究是否系個別監管人員的工作失職失效,如若確系由監管機構工作不力導致問題的發生,加大力度嚴加懲處。使監管機構不敢、不能、不想松懈工作。從企業外部創立一個良好的監管環境。
(3)加強社會宣傳,有效實施社會監管。在以上基礎上,還應當充分調動并利用社會資源,比如媒體、網絡、電視或其社會組織對企業行為進行監督。一方面,應當對企業的慈善行為予以肯定,積極褒揚其善行,做好事就留名,向社會傳遞“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正能量。另一方面,也要充分調動社會公眾的力量,對企業行為持續關注并監督。防止企業的私利行為,防止作為少部分人投機的工具,保證慈善事業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程銳,倪恒旺.企業慈善捐贈、利益相關者價值認同與公司治理——
基于操控性應計盈余管理視角的分析[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
2016,38(5):80-89.
[2] Bo B C, Lee D, Park Y.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Earnings Quality: Evidence from Korea[J]. Corporate Governance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2013, 21(5):447 467.
[3] Scholtens B,Kang F C.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Earn-ings Management: Evidence from Asian Economies[J].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13, 20(2):95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