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 著
類型:小說
上海譯文出版社
2018年1月

撰文 |穆 雷
納博科夫是20世紀公認的杰出小說家和文體家。本書為其短篇小說作品在國內的首次完整結集,被稱為“英語文學的奇跡”。在68則幽暗而充滿魔力的故事中,納博科夫完美展現了令人眼花繚亂的小說寫作技法,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對生命中無法躲避的曖昧和失落的迷人洞察。納博科夫一生所關注的命運主題:懷舊與諷刺、時間與死亡、流亡者的日常、對故國的紀念、隱晦的童年創傷、人與人之間的微妙關系,在此一一呈現。

涂睿明 著
類型:歷史
浦睿文化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8年1月
本書選取了中國瓷器發展歷史上10個重要的節點,以工藝為骨架,以歷史、文化與美學為血肉,嘗試勾勒出瓷器史的整個發展歷程。作者將這些歷史節點,通過一塊塊并不引人注目的、所謂揀來的破碎瓷片引出,以小小瓷片切入,從工藝史的發展出發,兼及文化、美學、技術與貿易的歷史,并著重梳理了景德鎮作為“瓷都”在制瓷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景德鎮的工藝技術發展引發的瓷業變革。
武志紅 著
類型:心理勵志
中國華僑出版社
2018年3月

我們愿意為自己所愛的人傾盡所有,但也因為付出了真心,所以我們希望對方聽從于自己,并常常有意或無意地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對方,從而引發沖突,讓處于親密關系中的我們越愛越孤獨。心理學家武志紅洞悉孤獨感背后的深層心理機制,從心理學的角度,結合大量真實案例,幫助我們看見“關系”的真實樣子,打破橫亙在人與人之間的那堵自戀的墻,結束權力與控制的游戲,讓真愛和自由重新回到家人、愛人之間。
羅豐 著
類型:隨筆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8年1月

2006年夏天,考古學者羅豐參加了一次以中國學者為主、多國多學科人員共同參與的蒙古歷史考察之旅,歷時14天,行程2800公里。一路上,羅豐筆不離手,不放過點滴的個人感受和生活細節,他追念前輩科學探險學者的風范,悉心記錄游牧生活特有的風土人情、壯麗蒼茫的草原美景,以及先民留下來的鹿石、碑銘、遺址、墓葬等,配合大量照片、手繪圖片,使這本紀行成為一部難得的科考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