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新聞網6月13日文章,原題:實現克隆猴突破的中國科學家才剛開始行動大約6個月前,一個中國科學家團隊把兩只克隆猴帶到這個世界。那次有爭議的實驗是全球首次使用叫體細胞核移植的技術成功克隆靈長類動物。
此次成功實驗在全球引起轟動。這項科研突破有望大大促進醫學研究,甚至為日后可能的人類克隆打開大門。如今,在中國科研人員發表相關論文將近5個月后,兩只克隆猴發育怎樣?該項突破會如何影響科學研究?
研究團隊的帶頭人、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蒲慕明院士說:“它們成長得很好,跟其他年齡相仿的猴子生活在一起。”他說在這兩只幼猴身上,“我們沒發現不正常跡象”。據介紹,目前兩只克隆猴養在“一個豐富的環境里”,“我們很快會開始行為和腦成像測試,監測它們的腦和行為發育。”
靈長類動物極難克隆,這項實驗堪稱成功。這也是(中國科研人員)多年研究克隆技術的結果。一些批評者稱克隆猴實驗“駭人聽聞”。但在該領域的許多人士看來,能克隆出遺傳基因一樣的猴子用于醫學研究的好處,大大超出實驗失敗的倫理難題。
蒲博士表示,中國科學家們目前準備克隆更多猴子,用于開發治療某些腦疾病和人類其他疾病的方法。他對克隆猴事件引發全球濃厚興趣毫不意外,因為這“會對研究靈長類基礎科學和開發人類疾病治療法產生巨大影響”。▲
(作者尼克·惠格姆,陳俊安譯)
環球時報2018-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