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特約記者 李佳寅






科技在幫助足球這項運動提升的同時也總伴隨著爭議。在14日的揭幕戰中,新的世界杯用球“電視之星18”和最新引入的VAR(視頻助理裁判)技術成為球迷和專家熱議的焦點。
作為首款支持NFC(近場無線通訊)的正式比賽用球,“電視之星18”使用黑白兩大主色的設計是對1970年世界杯用球的致敬。不過,新的世界杯用球已遭到不少門將的批評,認為這款“電視之星”在空中飄忽不定難以控制。與球員的主觀感覺不同,科學家們強調新產品具備良好的穩定性。研究人員在進行風洞試驗后發現,相較于上屆世界杯用球“桑巴榮耀”,“電視之星18”在空中運行中會遭遇更多阻力。因此,這對于門將來說絕對算得上“福音”,但對于前鋒來說則是不小的考驗。
同樣具有爭議的還有首次進入世界杯的VAR(視頻助理裁判)技術。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在報道中詳盡分析了VAR的使用范圍:進球有效性、點球判罰、紅牌罰下、是否越位等都是VAR的職責。引入VAR是為了盡可能保證賽事不出現錯判,但也需要裁判組迅速有效的配合,從而避免延誤比賽時間。
曾在德國世界杯遭遇門線懸案的英格蘭足壇名宿蘭帕德對VAR并沒有什么好感,他表示:“門線技術是毫無疑問應當引入世界杯賽場的,但是VAR技術還處在巨大的爭議聲中。裁判的誤判本身就是比賽的一部分,世界杯作為足壇最重要的賽事,真沒必要這么早就采用這項容易讓進程拖沓的技術。”事實上,裁判對于自己身邊的“新助手”也莫衷一是。國際足聯裁判主管布薩卡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技術不可能100%解決所有的問題。不同于門線技術,VAR的判定結果仍需靠人的分析和解釋,也許一些鏡頭回放會占用長達10分鐘的時間。”國際足聯裁判委員會主席科里納則是VAR的堅定支持者,“這項技術會幫助裁判糾正錯誤,這對于球場執法者的心理很有幫助。”▲
環球時報2018-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