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濤
日前舉行的“金特會”讓新加坡成為世界矚目的中心。新加坡歷來有用國家領導人或重要貴賓的名字為蘭花命名的傳統,被稱為“蘭花外交”,這可以追溯到1893年。
1893年,生活在新加坡的一位亞美尼亞女士艾格尼絲·卓錦向新加坡植物園科學主任展示了一種蘭花,取名為“卓錦·萬代蘭”作為紀念。“卓錦·萬代蘭”很快享譽國際,1897年它在倫敦皇家園藝展上榮獲一等證書,1899年花展上它又獲得最稀有蘭花頭等獎。此時,45歲的卓錦女士已處于癌癥晚期,她在1899年新加坡花展3個月后去世。后來,“卓錦·萬代蘭”被選為新加坡國花,它代表著新加坡的文化大熔爐及其獨特性。根據統計,從1893年起,僅在新加坡注冊和培植的蘭花品種就有2000種。
用重要人物名字命名蘭花的傳統始于1956年,當時一株蘭花以新加坡總督夫人安·柏立基的名字命名為“安·柏立基蜻蜓蘭”。安在新加坡生活期間積極從事公益活動,她說她很關心新加坡的“窮人階層”,她告訴新加坡華人婦女協會的富裕女性要利用空閑時間當志愿者,因為“他們需要你就像你的孩子需要你一樣”。此后,新加坡植物園啟動“貴賓蘭花”計劃,每當貴賓來訪,政府會安排貴賓用自己的名字或根據貴賓自己所決定的名稱,為新品種蘭花命名,蘭花命名儀式逐漸成為新加坡對貴賓的最高禮遇。
自從1956年起,很多訪問新加坡的國家元首、政府首腦、王室成員和娛樂界名流都收到了以他們名字命名的混種培植出來的蘭花,所有的貴賓蘭花品種都不會在市場上銷售。“蘭花外交”是增強新加坡與其他國家友好關系的一種姿態,這種外交在構建雙邊關系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迄今為止已經有200多株蘭花以貴賓的名字命名,其中包括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英國戴安娜王妃、印度總理英迪拉·甘地、日本明仁天皇、南非總統納爾遜·曼德拉和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等人。
這些以重要人物命名的蘭花見證了一段段歷史:1972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訪問新加坡,這時英軍已逐步從新加坡撤離,軍事基礎設施被移交給剛剛起步的新加坡軍隊。在這種背景下,為繼續鞏固同英國的友好關系,當女王參觀新加坡植物園時,新方以女王的名字命名了一株“伊麗莎白石斛蘭”;在20世紀80年代,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同英國保持密切關系,但他絕不是“懷念殖民的人”。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訪問新加坡植物園期間,一株雜交蘭花被命名為“撒切爾夫人石斛蘭”,這種花扭曲而且帶刺,花頂上有兩個角。英國《每日電訊報》評論稱,新加坡人用“鐵娘子”的名字給這樣的花命名似乎是想說些什么。1997年3月,南非總統、反種族隔離斗士曼德拉訪問新加坡,新加坡以命名一株蘭花的方式對他表示敬意,國家公園局首席執行官陳偉杰博士親自在“曼德拉蝴蝶梵蘭”旁放置一個牌匾。這株蘭花在法國舉行的第18屆世界蘭花大會上獲得第二名,它有一種明亮的綠色和黃色相間、略帶紅色的色調,類似南非國旗顏色。戴安娜王妃原本計劃1997年訪問新加坡,但她在出訪前死于巴黎一場車禍,新加坡在戴安娜王妃去世后以她的名字命名了一株蘭花,這株蘭花花瓣潔白,使人們容易回想起這位已故英國王妃。用其他國家首腦的配偶或親人的名字命名蘭花對推進兩國關系發展有很大好處。例如,2003年,當新加坡贈送美國第一夫人勞拉一束以她的名字命名的蘭花時,她說:“哦,太美了。我想不出還有什么比用自己的名字命名蘭花更好的事了!”她的丈夫小布什總統看著美麗的“勞拉之花”,從此,在他的腦海中對新加坡就只有友誼了。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領導人及夫人的名字也被命名為蘭花。2015年11月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參觀新加坡植物園,參加了以他們名字命名的蘭花命名儀式。▲
環球時報2018-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