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音



每一個孩子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星星”,可是在地球上還有一些“殘缺”的“星星”。《地球上的星星》就是講述了一個“殘缺”的“星星”的故事。讓我們走進《地球上的星星》,了解這顆“殘缺”的“星星”。
男孩伊夏在父母和老師的眼里就是個學習成績差的“熊孩子”。在一次闖禍后,忍無可忍的父母將他送進了一所寄宿學校,希望他能改變。可是伊夏在新學校里的情況依然很糟糕。直到遇到了尼克老師后,伊夏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伊夏患有讀寫障礙癥,但他不被周圍人理解,反而被認為是不愛學習的“熊孩子”。最終在尼克老師的幫助下,伊夏走出了困境。
尼克是位美術代課老師,他主張學生們應保留自己與眾不同的一面。當見到伊夏的時候,尼克決定幫助他走出困境。
羅杰是伊夏在新學校的同桌兼好友,是他對尼克老師講了伊夏的情況,并讓尼克老師及時發現了伊夏的讀寫障礙癥。
尼克:羅杰,伊夏怎么了? 有什么事困擾著他嗎?他總是很害怕的樣子。
羅杰: 他想回家。
尼克:為什么?
羅杰:因為他是轉校生。
尼克:學期中轉校?
羅杰:他讀寫方面有些障礙。他再怎么努力,作業也都是錯的,所以經常被老師罰。
面對這些“殘缺”的“星星”,我們不能像影片中有些老師和同學那樣,不僅不理解伊夏這樣“殘缺”的“星星”,還嘲笑、謾罵、冷落他,而更應該學習尼克老師,能夠寬容地對待他們,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