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茜 洪小麗

【摘要】目的 探討采用人文關懷式護理措施對踝關節骨折患者術后康復和護理質量的影響。方法 將行手術治療的70例踝關節骨折患者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分別給予人文關懷式和常規護理措施,觀察和比較兩組術后康復和護理質量相關指標。結果 兩組在SAS、VAS、并發癥率、Maryland評分和護理滿意度等指標比較,差距顯著(P<0.05)。結論 對行踝關節骨折手術患者采用文關懷式護理措施,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促進術后康復,提高骨科護理質量。
【關鍵詞】踝關節骨折;人文關懷式護理;術后康復;護理質量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8..02
踝關節是由脛腓骨下端與距骨組成,是人體負重的重要關節之一,在間接暴力作用下易發生骨折和/或關節脫位,是人體最常見的骨質之一。由于踝關節的組成較復雜,運動度良好和生理負重等原因,骨折時常會累及關節面,合并韌帶、肌腱和軟骨等損傷,常需手術治療[1]。較多患者因肢體腫脹疼痛常存在較多不良情緒,對手術和術后康復帶來負面影響。近年來,我們對行踝關節手術的患者實施人文關懷式護理措施,收到較好的效果,現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骨科2016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行手術治療的踝關節骨折患者70例,作為研究對象;排除重要臟器功能衰竭、精神性疾病和智力障礙等。其中男性46例,女性24例;年齡18~76歲,平均43.8±6.7歲;外踝骨折32例,內踝骨折22例,雙踝骨折10例,三踝骨折6例。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按入院日期的單雙數將患者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5例;比較兩組的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①對照組:按骨科的護理常規進行。②觀察組:對患者進行病情和心理測評,制訂個體化的護理干預方案,給予以健康宣教、心理輔導、舒適關照和康復訓練為主要內容的人文關懷式護理措施。
1.2.1 健康宣教
大多患者對疾病的手術和康復治療護理的相關知識認知不足,應根據患者的認知水平,結合圖片、畫冊、視頻等方法,患者出院時做好出院指導,采用微信、電話、家訪和復診等機會,做好延伸性服務措施,給予針對性的健康宣教。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列舉既往成功的范例,向患者告知康復鍛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康復鍛煉期間的注意事項,不僅可減輕肢體腫痛,還能縮短康復時間,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提高踝關節的功能。使患者了解遵照醫囑的重要性,初步康復治療的步驟,提高手術和康復治療護理的認知度和依從性。
1.2.2 心理輔導
絕大多數患者為突然事故導致的踝關節骨折,肢體的痛苦常帶來焦慮不安和恐懼緊張等不良心理反應。護理人員以熱情的態度,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和交流,多勸慰和鼓勵患者,盡量滿足患者的合理訴求;告知現代麻醉和手術等醫療技術水平較高,能基本治愈踝關節骨折,一般不會遺留明顯的后遺癥,逐漸消除患者恐懼緊張的心理[2]。邀請患者的家屬和親友多陪伴和關心患者,使其感受到來自家庭和社會的溫暖,以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紓解焦躁不安的情緒,樹立積極樂觀的心態,配合手術和康復治療。
1.2.3 舒適關照
努力為患者營造干凈整潔、舒適溫馨的就醫環境,保持室內溫濕度適宜,做好病區管理和消毒隔離工作。指導和挾制患者合理擺放患肢, 保證功能位,促進血液循環;按需給予鎮痛劑治療,減輕患者的疼痛指數,提高生活質量;指導患者術后早期即可開始行患者按摩和翻身,減少并發癥率。為患者指導科學合理的膳食標準,增加高蛋白和高維生素等營養供應和攝入,提高機體抵抗力;保持良好的心態和充足的睡眠時間,促進術后康復。
1.2.4 康復鍛煉
術后患者的生命體征平穩后,即可開始行股四頭肌、趾間關節、跖趾關節和膝關節等的被動屈伸活動練習,促進血液循環[3]。每個動作堅持5秒鐘,每次15~20次,每天5~10次。術后1周后開始進行踝關節靜力性收縮和非負重行屈伸等練習,根據患者恢復情況逐漸增加鍛煉頻率和活動力量;術后3周可行踝內外翻肌收縮練習,用足跟輕叩地面;術后6周時行踝關節背伸和跖屈練習,逐漸過渡到拄杖行走及負重練習。
1.3 觀察指標
患者出院時,再次對兩組患者進行焦慮評分(SAS)和疼痛指數(VAS)的測評,統計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率和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術后6個月時,進行Maryland評分。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例(n)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觀察組的SAS、VAS和并發癥率等指標明顯低于對照組,Maryland評分和護理滿意度等指標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距顯著(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相關指標的比較(x±s)
組別 n SAS VAS 并發癥率 Maryland評分 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 35 30.2±4.6 3.05±0.37 1(2.86) 93.5±1.2 34(97.1)
對照組 35 38.6±5.3 3.87±0.42 3(8.57) 87.7±2.4 30(85.7)
3 討 論
踝關節是負重關節,背屈位時比較穩定,當跖屈位時關節間隙增大,活動度明顯增大,此時關節穩定性下降,當踝關節遭受直接暴力,以及外翻、內翻或外旋等間接暴力時,易發生骨折[4]。踝關節骨折常伴有韌帶或肌腱損傷,而且均為關節內骨折,傷后或術后的康復鍛煉治療非常重要,若恢復不好易形成創傷性踝關節炎,導致傷踝畸形愈合、僵硬疼痛、行走困難,患者遭受的身心痛苦較大,明顯降低了生活質量。組織創傷和踝關節活動障礙導致局部腫脹疼痛顯著,患者的自理能力下降,易發生便秘和各種感染,加上對疾病、手術和術后康復鍛煉的相關知識認知度不高,患者常存在著焦慮急躁、恐懼緊張等不良心理反應,降低了治療護理的依從性,對術后康復帶來負面影響。
我們對踝關節的患者,首先從其病情特點和心理狀態進行評估,制定出個體化的護理方案,實施針對性的人文關懷式護理措施。向患者解釋手術治療和康復鍛煉的必要性,告知治療護理中的注意事項,提高患者的認知度,力爭得到患者的配合。為其營造舒適溫馨的就醫環境,指導和協助患者采取舒適的體位,提供優質的護理質量[5]。加強護患溝通,關心和體貼患者,促進患者的自尊和自我決策能力,紓解焦慮急躁的心理;做好正確引導,耐心解釋疾病和術后病情進展,為患者樹立信心。指導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飲食和排便等習慣,提高機體免疫力,促進術后康復。為患者制訂科學合理的康復方案,根據患者的病情和恢復情況,從術后到出院后居家休養的全過程,給予個體化的、循序漸進的康復鍛煉。在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SAS、VAS和并發癥率等指標低于對照組,Maryland評分和護理滿意度等指標高于對照組,組間差距顯著(P<0.05)顯示出較好的護理效果。
綜上所述,對行踝關節骨折手術患者采用文關懷式護理措施,能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降低手術和康復的疼痛指數,減少術后并發癥率,促進術后康復進程,明顯提高踝關節的功能,增進護患關系,提高臨床骨科的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 王德芳.53例踝關節骨折患者的康復護理[J].醫藥前沿,2014, 4(3):245-246.
[2] 尹芝華,秦 晴,高 征,等.167例踝關節骨折圍手術期護理流程[J].四川醫學,2011,32(12):2033-2034.
[3] 李秋月,韓 蔚.踝關節骨折術后冷敷壓迫療法的觀察[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1):57-58.
[4] 王華穎.67例踝關節骨折術后疼痛的護理體會[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8(13):193-194.
[5] 張 莉.優質護理對三踝骨折患者恢復和護理滿意度影響的研究[J].世界臨床醫學,2015,9(7):198.
本文編輯:李 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