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奮 蔣悅

【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探討循證護理健康教育對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方法 選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1月收治的精神分裂患者56例,隨機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28例患者應用常規護理教育,研究組28例患者應用循證護理健康教育,觀察兩組患者的依從性(從完全依從、部分依從以及完全不依從三方面考慮)。結果 對照組患者的依從性比較差于研究組患者的依從性,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循證性護理能夠改善患者的依從性,對患者的康復有非常大的益處,值得臨床應用。
【關鍵詞】循證護理健康教育;精神分裂癥;依從性;臨床分析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8.8..01
精神分裂有許多臨床表現癥狀,主要表現在知覺出現障礙(幻聽、幻視、嗅覺出現障礙),會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思想出現障礙,從而引發幻想或者出現被害妄想癥,從而會做出一些攻擊性的行為,對身邊的人造成傷害;出現的情感方面的障礙,主要會使患者出現焦慮、抑郁、特別興奮等情感;行為方面的障礙,表現在患者喜歡靜坐、對工作以及學習失去興趣,影響工作和學習的效率;認知方面出現障礙,則一般會表現出患者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能集中,使患者對自己病情認知能力不足,從而延續病程。精神分裂的患者雖然可以被治愈,但是復發率也很高,而其中也有大約25%的患者沒有被治愈,屬于非常難治的精神分裂的疾病類型,為了在治愈時或者治愈后實施護理措施而消除疾病的復發,需要對患者進行有針對的護理,本文主要就循證護理健康教育對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展開探討。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1月收治的精神分裂患者56例,其中男30例,女26例,年齡25~45歲,平均年齡為(31.54±1.22)歲,隨機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28例患者應用常規護理教育,研究組28例患者應用循證護理健康教育,觀察兩組患者的依從性(從完全依從、部分依從以及完全不依從三方面考慮),排除患者患有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1.2 方法
1.2.1 常規護理健康教育
首先,需要駕馭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避免患者出現情緒激動的情況,消除他們緊張、恐懼、憂慮等不良的心理情緒;其次,從飲食方面展開,需要對患者以及其家屬進行飲食方面的知識拓展,給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平常還需多食水果以及蔬菜,避免刺激性的食物而影響患者的健康,刺激患者疾病更為嚴重或者復發;第三,需要對患者的生活健康方面進行教育,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大便時也不要用力過度;第四,需要指導患者家屬加強功能訓練,如果出現行為以及思維障礙,需要進行這方面的訓練;最后,還需指導患者正規服藥,定期到醫院進行檢查。
1.2.2 循證護理健康教育
首先,護理人員需要對癥狀不是特別明顯的患者講解疾病的情況,及時和患者進行交流,讓患者對自己的病情有一定的認知度,如果患者精神分裂嚴重,則可以對患者的家人進行交流,了解患者的情況;其次,需要對患者進行用藥方面的指導,比起常規護理,循證護理人員還需對患者講解用藥的時間與方法,并且對服藥后的不良反應進行關注并記載;第三,護理人員還需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定期觀察,掌握患者的恢復情況,并和常規護理一樣需要對患者的飲食以及作息進行教育,并對在家進行康復治療的患者隨時進行跟蹤隨訪,隨時關注患者的恢復情況。
1.3 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 17.0軟件系統,以百分數(%)表示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比較患者應用循證健康護理與常規護理后依從性的情況,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后依從性比較(n,%)
組別 n 完全依從 部分依從 完全不依從 依從率(%)
對照組 28 10 5 13 53.57
研究組 28 21 3 4 85.71
從上表信息進行分析,兩組數據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所以對精神分裂的患者實施循證護理健康教育后,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的康復情況。
3 結 論
常規護理對患者的護理沒有進行持續性的跟蹤隨訪,只在患者在住院治療期間進行一些基本的護理操作,例如測量患者的體溫、心率等,并隨時進行跟蹤記錄,從而判斷患者疾病的發展情況,并且根據文章所進行的一些數據與信息分析,可以了解到循證護理健康教育對患者的依從性有很大的影響,從飲食、用藥、心理、等各方面進行護理教育,可以明顯增加患者的依從性,從而提高對患者的治愈率,值得進行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 高翠蓮.循證護理健康教育對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中外醫療,2014,33(25):175-177.
[2] 殷俊先,程 平.循證護理健康教育對住院精神分裂癥患者依從性的影響[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13,(002):182-183.
本文編輯:吳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