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蘭肖
摘要:農田水利基礎設施是農業生產的血脈,是保障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基礎建設。在目前我國農田水利建設過程中還存在著很多問題,致使我國的農業發展受到了很多限制影響。所以,我國農田水利建設要不斷的革新和發展,要重視建設過程中的開源和節流兩方面,并且重視在建設中對水資源的保護和利用。我國的水利工程建設要不斷向著合理的方向發展,保障農田水利建設的可持續發展,發展我們自己的生態農田水利建設。
關鍵詞:農田;基礎建設;管理
1 導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城鎮化進程進一步推進,農村人口在大量的涌入到城市中去,農村人口在日益減少。目前農村青年很少有人愿意在農村繼續從事農業生產,重要原因就是農村經濟的發展落后,科學技術發展落后,致使農業勞動目前還是需要大量的體力勞動來進行生產,所以年輕人即便去城里打工也不愿意堅守農村從事農業生產,這種情況就制約了農業的發展,為了國家糧食安全,保證十八億畝耕地的紅線,我們要提高農田水利建設和管理,提高農業發展。
2 農田水利建設目前存在的問題
2.1 農田水利建設資金投入不足
國家對農村基本建設投資的減少同加快農村經濟發展的客觀需求呈現矛盾擴大的形勢,同時由于部分地方鄉政府為了政績而進行的超前建設和達標活動脫離了農村基本建設的客觀實際情況,導致鄉鎮政府財政資金運用不科學。基層政府不能夠從老百姓的切實需要角度出發有效的利用公共資源為促進當地農業的發展建設必須的基礎設施,部分地方政府官員從自身利益出發,考慮政績,不愿意將資金投入到老百姓需要,但是投入資金多、短期顯性效益不明顯的農業基礎建設上去,因而導致了農村基礎設施格局的不完善,甚至主體缺位,影響了農村水利建設工程的及時實施。
2.2 農田水利基礎設施作用不足
農田水利灌溉建設對農業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時關系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和小康社會目標的達成。由于農田水利建設資金的缺乏,導致在建設中不得不降低標準,導致目前已經建成正在使用的水利工程無法抵御干旱、洪水等突發自然災害,使得農田水利工程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目前存在一些年數比較多的農田水利設施已經落后于現代農業發展的現狀,使得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的實現面臨很多現實的問題。
2.3 農村水利基礎設施管理難
我國農村因為地域跨度廣,地區差別大,農民的具體需求差別較大。政府缺乏與當地發展情況向適應的組織和制度規劃,農民不能找到有效的渠道向政府表達他們的真實意愿和心聲。因為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目前農民作業的組織化程度不高,參與項目管理的條件不成熟,導致在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中農民的聲音不能有效地表達,農民的需求無法得到切實滿足。
3 加強農田水利建設的幾點建議
3.1 加強抗旱水源工程建設
跨流域調水和重要水源工程建設要加快實施,構建布局科學、配置合理的水資源保障體系。國家要加大對灌溉工程建設的資金投入,加快對抗旱水源的建設,擴大有效灌溉面積,滿足農業用水需要。要在水資源豐富的地區,充分利用已建和在建的重點水利工程,積極開展新灌區;在某些不具備正常灌溉條件的地區,要根據地區的具體情況,充分的利用當地分散水源,來保障農業用水需求。水利工程建設也要充分利用因水災而受到破壞的水利工程,將它們作為水利基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樣既可以減少工程的資金投入,也可以充分利用之前的方案,有助于后期的項目施工。為了保證水源供給的充足,水利工程建設的前提是要選擇大型骨干水源作為配置水源。小型水源建設作為大型水源建設的補充部分,也是我們在水源建設時要重點考慮的,因為這些小水庫、小堤壩對于涵養水源、清除淤泥、保持水土、改善土質都有著積極地作用,這些小型水源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目前的干旱情況。同時我們要做好農田水利設施的管理和維護工作,做好縣鄉河道疏浚、灌區改造工作,加快田間工程、末級渠系以及涵閘泵站的建設工作。田間配套工程建設要加大投資力度,推進末級渠系改造進程,,疏通“腸梗阻”,打通農田灌溉的最后一公里,同時加強農田水利設施的管理,提高現有農田水利設施的使用效率,增加灌溉面積,增加灌溉區的整體效益。
3.2 推廣節水灌溉技術
每天農業灌溉浪費的水資源數量是巨大的,我們要做好水資源的利用和節約工作,節水灌溉技術作為一項解決現代農業發展中缺水問題的重要技術,我們要充分的利用好。一,加大資金投入力度。節水灌溉技術的推廣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上文我們已經提高到目前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資金的投入不足,缺乏資金的投入,基礎設施建設和新技術的開發都是空中樓閣,無法實現。所以,政府要加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力度,并且要進行持續的投入。二,提高技術水平。水利建設是技術導向型,技術先進才會產生高效率,所以,資金投入首先要投入到新技術開發上面。三,資源的合理配置。由于各地區資源稟賦不同,水資源分配不均勻,大家要本著互幫互助的精神,合理配置水資源,同時體現社會主義的制度優越性。四,調整農業結構。傳統的農業結構同現代化農業生產已經出現了矛盾,要對社會關系作出適當的調整。
4 新時期農田水利建設管理
4.1 加強水利設施綜合管理
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是一項涉及農業和農村多方面的系統工程。只有國家加大對農業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農村才能在擴大灌溉面積、推廣節水灌溉技術,還是治理洪澇災害和水體污染、優化農業生態環境等多方面加大開發力度,增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切實提高農田水利水平。農田水利設施規劃要根據本地農業的發展實際情況和現有水利設施的存量情況,進行科學的規劃,要依托地區水利設施建設,以治水為中心,對山、水、田、林、路實施綜合治理。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規劃要同中小流域治理規劃相協調,二者起到互補的作用,更加有效的充分利用水資源,實現防控結合、防控有序的管理目標。
4.2 政府加強投資力度以及政策引導
政府加大對農村水利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在每年財政預算中為水利設施建設劃撥專項資金來保障農村水利建設項目的順利實施。當地農村根據政府的政策引導,對現有的水利設施進行改造升級,并建設必須的新的水利設施,如果政府財政資金緊張,政府還可以動員當地農民集資來籌措水利設施升級和新建的資金。在資金籌措過程中,政府要做好當地農民的思想工作,講清楚水利設施建設的重要性和能給他們 帶來的效益,并對募集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詳細說明,消除農民的抵觸心理,讓老百姓心甘情愿的為水利建設做貢獻。
5 結論
綜上所述,農田水利項目建設是促進農業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也是我國農業步入現代化、專業化時代的前提條件。政府要加大對農田水利項目的投入力度,推動水利項目的升級和擴建。農田水利項目工程作為一項涉及多方面內容的系統工程,相關人員要對其進行科學分析,尋找有效的管理辦法,提高我國農田水利建設的管理水平,促進我國農業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馮海花.試論如何加強農田水利建設管理[J].中國水運(下半月).2013(09):152-153.
[2]王冠軍,陳獻,柳長順等.新時期我國農田水利存在問題及發展對策[J].中國水利.2010(05):10-14.
[3]王新國,喬鵬,陳克杰.新時期定陶農田水利建設與管理淺析[J].科技創新導報.2013(12):128.
(作者單位:槐樹鎮農業枝術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