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云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工業現代化的步伐加快,很多工業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出現。我國的企業在發展和壯大過程中,由于生產工藝的不同,其不同的企業使用的生產設備也不盡相同。企業的生產裝備是有不同的機械設備組合而成的,因此,企業機械設備的管理水平和管理狀況直接影響著生產裝備的生產效率,只有提高企業的機械設備管理水平,實施標準和規范的管理,企業的機械設備才能保證生產裝備的效率,從而更好的為企業的生產經營服務,同時做到企業的又好又快發展。本文主要從我國機械設備管理的發展趨勢出發,揭示了機械設備管理出現的一些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以期為企業加強機械設備的管理提出可行性的建議,提高機械設備的利用率。
關鍵詞:企業;機械設備;管理
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離不開機械設備,特別是對于生產企業來說,機械設備作為企業的硬件設施和固定資產,在企業的生產過程中發揮著決定性的作用,因此,機械設備的管理也應該納入到企業的日常管理之中,并且持之以恒。在企業機械設備的管理工作中,還要高度重視機械設備的安全性能和效率。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企業機械設備的技術含量決定著企業生產的效率,只有加快科技進步和技術創新,才能提高企業機械設備的利用率,確保生產的安全性,降低生產成本和生產事故的發生率,從而更好的服務于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
一、機械設備管理的發展趨勢
(一)信息化管理
當今世界已進入了信息化時代,特別是信息化技術的發展和電子計算機的應用,使得企業的機械設備管理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在這種情況下,企業的機械設備管理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的優勢,實現從人工化管理向智能化和自動化管理的轉變,通過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來提高機械設備現代化管理的水平,與時俱進,打造機械設備信息化管理新模式。
(二)社會化管理
企業生產經營的直接目的是為了獲得企業利潤,為了達到這一目標,企業的生產規模才不斷擴大,企業的生產機械設備也在不斷的增加,設備的技術含量和效率也在不斷的提高,以適應生產發展的需要。由于企業產品生產的多樣化發展,機械設備的種類也趨于多樣化,設備的構造日益升級,技術元素也越來越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因此,對機械設備日常的保養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基礎上,落后的企業組織制度已經無法滿足當前企業機械設備的管理和維護保養工作,因此要引進社會機構來對機械設備進行專門的管理,整合社會資源融入到企業的日常管理當中,提高企業的整體管理水平,提高機械設備的維修保養效率。同時,通過整合社會管理資源,還可以減少流動資金的使用,提高企業的融資和償債能力,既能更好的將資金投入到生產經營當中,又可以做到保證機械設備的安全穩定運行,可以說是利大于弊。
(三)新技術管理
當前企業之間競爭的實質是科學技術的競爭,只有不斷的運用新技術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的科技含量,企業才能擁有長遠的核心競爭力。由于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企業對于機械設備的生產效率和智能化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通過新技術的運用和管理才能實現機械設備的高效使用,因此,機械設備的結構越來越復雜,技術含量越來越關鍵,機械設備中的每一個部位和零件都會直接影響著整個機械設備的正常運轉,從而導致重大生產事故的發生,因此,通過新技術來對機械設備進行日常管理和維護成為了當務之急,也是企業機械設備管理的發展趨勢之一,只有通過新技術進行管理,才能規避風險,及時發現機械設備在生產過程中出現的故障,提高設備的安全性能,減少企業生產風險成本。
二、機械設備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制度不完善
企業內部的管理制度是否完善,直接決定著企業機械設備管理水平是否提升。在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過程中,對設備的維修和保養必須要責任到人,由維修小組負責被分配的機械設備,簽訂安全責任協議,使維修保養的企業工作人員提高自己的安全責任意識,但是在很多企業當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機械設備管理制度并不健全,缺乏必要的責任機制,而企業在新設備購置后沒有及時的進行記錄和存檔,從而使設備的使用出現混亂的狀況,對設備的維修保養也不及時,這無疑會增加企業的生產經營成本。
(二)復合型人才缺乏
由于新技術的層出不窮,企業的人員變化較為頻繁,對企業設備管理和維修保養員工的崗前培訓工作呈現出滯后性,新的設備被買來后,還沒來得及對其充分了解,就馬上投入到生產工作當中,一旦機械設備出現問題,維修工人在面對新設備時也無能為力,而其他操作工人和保養人員只會做他們份內的事情,甚至維修工作陷于停滯,只能請設備生產廠家里的專業維修人員來完成維修工作,這樣就會增加大量的維修成本,浪費了很多生產經營的時間。因此,企業嚴重缺乏一些既會操作,又能勝任維修和保養工作的復合型人才。
(三)重使用輕保養
在很多企業的生產過程當中,在對機械化設備進行管理工作中采用的是人機制度,這樣在生產過程中,每一臺機械設備都固定由一個操作工來進行使用和管理,但卻沒有相應的建立人機保養制度,機械設備的維修保養責任沒有具體落實,這樣就導致維修保養較為混亂,不能明確的對責任進行劃分,從而給設備的正常使用帶來較大的影響,不利于機械設備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
三、目前加強機械設備管理的建議
(一)加強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
設備的操作員工是與機械設備接觸最為頻繁的人,他們肩負著機械設備的保養和維護的重任,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他們對機械設備的熟悉程度可以說是了如指掌,因此,他們在日常操作工作中很容易發現機械設備的安全隱患和發生的故障。因此,我們必須要加強對這些操作人員的專業技術培訓,提高他們的企業責任感,嚴格按照操作規程來使用和維護機械設備,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避免違規操作;同時,保障他們行使批評建議的權利,提出設備在使用過程中的意見,更好的服務于企業的生產經營。
(二)加強機械設備的維護與管理
在日常工作過程中,加強機械設備的維護與保養工作,在第一時間發現并且排除掉各類故障和隱患,是設備始終在適當的負載下運轉,不但能夠提高機械設備的完好率和利用率,是延長設備使用壽命的重要舉措。在管理機械設備時,一方面要認真執行機械設備的檢修規程,定期保養,并且嚴格監管。而且在遇到緊急情況,比如生產任務緊急不能按時保養時,應該采取實時設備狀態監測和特殊技術維護等方法,一定要避免機械設備“帶病作業”現象的發生,規避企業生產的風險和不必要的生產事故的發生。
(三)建立機械設備動態庫
建立機械設備動態時間表,使我們能夠隨時掌握每一臺設備的狀況,實現跟蹤管理。通過動態表,我們可以看到每臺設備在任何時間的工作或待機狀況,并且對維修機械領取的各種材料或費用都得由主要負責人簽字,才可以報銷,并且每隔一段時間檢查設備動態記錄是否正常,并且對同一廠家的同一臺設備的工作狀況進行對比分析,來確定每臺設備的使用和維修狀況。
四、結語
總之,機械設備的管理是企業日常管理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決定著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是否正常運轉。因此,在對企業機械設備的管理工作中要與時俱進,加快科技創新,提高機械設備的管理水平,提高設備生產的效率,為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發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杜浩鈞.工程機械維修現狀及對策分析與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2]李康寧.加強設備管理工作 提高設備運行效率[J].市政工程,2011(1):12-14.
[3]趙鐵栓,陳新軒,韓斌.淺談公路施工企業對工程機械的管理[J].機務管理,2012(10):91-93.
(作者單位:黃石新興管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