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輝,高媛媛
(徐州市環境監測中心站,江蘇 徐州 221002)
工業生產會影響空氣質量,隨著徐州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當地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空氣質量越來越關注,對藍天的向往期盼度越來越高。徐州是全國74個重點空氣質量考核城市之一,由于歷史基礎較差,以資源型城市和老工業基地為基礎的大氣復合型污染問題突出,空氣質量的源解析及改善面臨重大
難題。空氣質量是衡量城市環境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也與居民的身體健康、生活和工作效率密切相關[1-3]。本文重點分析了徐州市空氣污染的原因,從而提出相應的改善措施。
按照《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評價,截止2016年年底,徐州市區環境空氣質量達到優良二級天數為238 d,與2015年相比增加13 d,優良率達到65%,2015年徐州市區環境空氣質量達到二級以上的天數為225 d,與2014年相比減少13 d天,與2013年相比增加21 d;2015年市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63.2%,與2014年相比下降2.40%,與2013年相比上升7.3%,如圖1所示。

圖1 徐州市區環境空氣質量級別天數統計
徐州市區首要污染物主要為顆粒物(PM2.5和PM10),其次為臭氧,以上三年首要污染物統計情況如圖2所示。

圖2 市區空氣首要污染物天數統計
空氣中的污染物濃度的空間分布和時間變化由污染源和氣象條件這兩個因素共同決定。徐州市空氣污染物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本地企業及日常生活排放的污染物總量不斷擴大,在不利擴散的條件下,形成本地污染物的聚集;二是區域性霧霾及污染氣團間接輸入,導致本區域空氣質量惡化,其被稱為空氣流動時的外來輸送污染物[4]。
2.1.1 本地污染源
徐州市城市空氣中的主要首要污染物為顆粒物。主要來源于工業煙塵、粉塵和建筑揚塵、機動車尾氣等。
(1)工業煙塵。徐州市作為內陸資源型工業城市,以能源和資源消耗型為主,煤炭、電力、冶金、焦化、建材等傳統行業為經濟支柱。其中,電廠、鋼鐵廠和焦化廠主要位于徐州市區的北部和東北部,會產生大量工業煙塵。隨著城市化的推進,徐州作為江蘇北部重點發展城市及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區域發展的多元化及擴大化逐年增加,發展過程對空氣質量的影響相對較大。
(2)揚塵污染。在建、施工的場地較多,揚塵污染成為顆粒物污染的主要來源。徐州市目前處在加大城市基礎建設的關鍵時期,重點打造三環高架及地鐵項目施工等項目,各片區房地產項目及棚戶區改造、城中村拆遷進度逐年加快。但施工揚塵的監管體系不夠完善,道路清掃及灑水效果不明顯,直接導致工地及道路揚塵難以控制。
(3)機動車尾氣。徐州市機動車保有量已達140多萬輛,每年將大幅增加,機動車尾氣中排放的CO、NOx、顆粒物成為空氣污染的重要來源。機動車保有量的增加及道路交通的不完善導致目前徐州也是省內排列前面的堵城,汽車怠速下燃燒汽油不充分,釋放的污染物氣體過于集中且不易擴散,幾乎每日都在對徐州市空氣質量變差做出重要貢獻。
(4)季節性供暖。徐州市是北方集中供暖城市,進入冬季采暖期后,各供暖企業燃煤量猛然上升,其供暖期為當年12月至第二年的2月,污染物排放量不斷增加,空氣污染持續加重[5]。
2.1.2 外來污染源
徐州地處京津冀與長三角兩大污染地區的過渡地帶,同時又處在蘇魯豫皖四省交界,北面同樣是工業大省山東,受京津冀霧霾南移及周邊秸稈焚燒等輸入性空氣污染影響較大。在溫帶季風氣候、太陽輻射及大氣環流共同影響下,當出現偏北風或偏南風,風力較大時,外來污染物將傳輸到徐州市,與本地積累的污染物疊加,導致大氣污染物濃度增加。
目前,徐州市污染物排放量超出大氣環境容量,空氣質量對氣象條件變化非常敏感。在擴散條件較好時能夠及時擴散污染物,達到良好天氣級別,一旦擴散條件變差或長時間遭遇高濕靜穩天氣條件影響時,空氣質量就會逐漸下滑,直至持續出現污染天氣。其主要原因有三個方面。
2.2.1 秋冬季節霧霾多發,地形相對封閉
徐州市秋冬季節霧霾多發,徐州城區處于四面環山的小盆地中。當大面積霧霾爆發及其他惡劣氣象天氣出現時,高空大氣層層結穩定、靜穩天氣持續無風,污染氣團像大鍋蓋罩在城市上空無法擴散,直接導致PM2.5等數據持續升高,不利氣象條件等造成污染物持續累積。
2.2.2 地處中心黃泛區,空氣較干燥,易產生揚塵
徐州市地處中心黃泛區,沙淤土壤特質明顯,同時降雨量少,春、秋兩個季節年降雨量較少,進入冬季更是會出現幾個月無降雨情況。空氣干燥,濕度過低,客觀上極易產生揚塵,這是徐州市空氣質量中顆粒物污染負荷增大,相對污染比蘇南城市偏重的客觀原因。
2.2.3 冬季取暖時間長,輸入性污染威脅較大
徐州市屬于北方城市,冬季取暖時間長,主導風向為北風。京津冀許多城市在冬季供暖期均對徐州市具有輸入性污染威脅。從近年數據來看,徐州市1月份和2月份空氣質量各方面指數均高于其他南方城市,徐州一直處于全省較差水平,這與北方城市處于供暖季密切相關。
針對污染原因,為改善提升徐州空氣質量,筆者建議采取如下措施。
徐州市要對重點大氣污染企業實行長期駐廠監管。駐廠人員通過現場巡查,調閱、查看企業相關環保資料、臺賬、報表、單據等方式,重點就“生產負荷、設備運行、煤質分析、污染防治設施運行、脫硫脫硝添加劑消耗、污染物自動監測儀器運行、原輔材料防塵措施、環境信訪整改”等8項內容,對企業實施全方位監管,真正做到“實時監控、逐項記錄、每日填報”,確保企業達標排放。
徐州市要加快解決燃煤消費量過大、產業結構偏重工業化等問題。全面禁止經營性燃煤,改善餐飲業、機關和學校、醫院等企事業單位、工地食堂使用燃煤的現狀,加快完成天然氣、液化氣、電等清潔能源等替代工程;禁止新建、擴建、改建使用燃煤、重油、渣油等高污染燃料設施的建設項目。鼓勵工業企業特別是使用清潔能源企業進入工業園區,實行集中供熱、集中供氣和集中治污。
要求在建企業大幅減少冬季施工工地土方作業,強化施工工地揚塵環境監管,對達不到綠色施工標準的一律停工整頓。督促轄區內各種煤堆、散料堆全部實現封閉儲存或建設防風抑塵設施。渣土運輸車輛應采取密閉措施,禁止道路遺撒和亂傾亂倒,對不符合環保要求的渣土運輸車輛一律予以整改。對包括道路揚塵、工地揚塵等采取有效的防塵措施,加強企業環保意識,提升揚塵控制水平。
大力倡導減少燃放煙花爆竹,遇有不利于污染物擴散的天氣條件應采取臨時性限制燃放措施,以減輕燃放造成的污染影響。全面開展飯店、燒烤等餐飲露天操作的檢查,鑒于徐州特殊的飲食文化傳統,燒烤飯店一律改為室內管道排放并且必須加裝油煙凈化裝置,各部門加大街邊餐飲監管力度。
通過近期考察北京市污染物排放情況,機動車仍為城市污染的元兇。北京市現已基本清除八大類重污染企業,采取最嚴格的排放限制措施,但仍然會出現重污染天氣情況。經分析,一旦政府采取單雙號限行機制,機動車大幅度減少,污染負荷減小,空氣質量就會明顯改善,所以機動車污染絕不可忽視。利用廣播、電視、網絡、微博等媒介開展宣傳,鼓勵綠色出行,降低重污染天氣機動車使用強度。同時,要徹底治理黃標車,防止違規上路,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
1 張 艷.淺談影響廈門空氣質量主要因素及保護對策[J].城市建設,2003,5(1):34-36.
2 徐冰燁,俞 潔,沈葉民.近10年浙江省城市環境空氣質量變化趨勢及影響因素分析[J].環境污染與防治,2017,39(6):610-619.
3 王興杰.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對經濟增長和人口集聚的敏感度及區域分異——以第一階段實施新空氣質量標準的74個城市為例[J].生態經濟,2016,32(6):14-18.
4 張國勛,陳 超,王成臣.氣象因素對杭州城市空氣質量的影響[J].干旱環境監測,2013,17(3):147-148.
5 王 凱,趙聰園.淺述環境空氣質量的影響因素及改善措施[J].科技信息,2011,21(1):358-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