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54研究所 張志華 蘇 麗
近幾年天線技術發展迅猛,享受無線通信帶來的快捷便利的同時,也面臨著天線網絡系統的更新換代。作為天線系統核心部件的微波網絡,它秉承天線的發展潮流,也具有小型化、頻帶寬、多頻共用、新結構形式的特點,越來越多寬頻、多頻復用天線被應用,微波網絡的發展迫在眉睫。這里討論了一款5.2GHz-9GHz的寬帶圓極化網絡,它打破傳統網絡形式,采用新結構新材料研制,具有結構簡單、頻帶寬、免調試的特點。
鑒于目前使用頻段的帶寬,傳統圓極化網絡形式已經無法滿足要求。這里我們采用門鈕正交器和介質加載波紋移相器實現。
新網絡設計方案具有如下特點:
1)頻帶寬:從傳統的百分之十幾的帶寬,拓展到53%,性能更優良。
2)結構緊湊:因為網絡只有兩個元器件,整體尺寸小巧,結構更緊湊。
3)免調試:整體網絡無需做任何調試工作,解放設計,提高產品的一致性。
網絡三維模型如圖1所示:
圖1 寬帶網絡三維結構模型
網絡由兩個主要的元器件組成:寬帶正交器和寬帶極化器。這兩個器件均不同于常規器件的實現方式,能夠在較寬的頻帶內實現良好的電氣性能。
正交器是網絡的關鍵器件,它能實現兩個不同極化信道信號的同時傳輸,且具有較高的極化隔離特性。傳統正交器主波導有方波導和圓波導兩種形式,根據頻率選擇適當的口徑,只允許主模傳輸,其它高次模截止。這種形式的正交器帶寬一般≤20%,用在這里無法滿足設計要求。為了拓展帶寬,選用門鈕方式實現:先用分波頭分為四路,然后對稱的兩路再進行合成,能夠保證在一個很寬的頻帶取得良好的性能。
2.1.1 公共端口圓波導的選取
為了保證圓波導內主模TE11模的傳輸,其半徑R應滿足下式λ / 3.41< R <λ / 2.62。
2.1.2 分波臺選擇
三階圓臺進行分波,能達到最好的電氣性能,相比于方臺分波,圓臺的一致性更好,且對加工工藝的要求稍低。
寬帶正交器仿真模型及內部結構如圖2所示:
圖2 寬帶正交器仿真模型
此時的正交器在使用頻帶內駐波小于1.2,隔離大于40dB。
圓極化器有多種實現方式:圓波導螺釘加載圓極化器、隔板圓極化、方波導波紋圓極化,介質加載圓極化器等等。前兩種方式相對帶寬窄,易于加工,成本較低;后兩種方式,帶寬較寬,加工時對工藝的要求較高,成本稍高,具體選擇哪種實現方式應時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這里選擇介質加載波紋方波導形式,能有效的增加使用頻帶。
其仿真、結構模型如圖3所示:
圖3 寬帶圓極化器三維模型
在全頻帶內能實現±5度的移向偏差,軸比能達到0.75dB以下。
每個單獨元器件設計好后,組裝起來的網絡并不一定能達到最好的狀態。每個器件彼此之間有干擾和失配的情況存在,因此還需要對網絡進行整體的仿真再優化。在優化設計單獨元器件時,所有的關鍵參數已經有了初始化設置,整體仿真時以當時的最優解有基礎,重新匹配適當參數,消除過渡及匹配臺的不連續性,使得電氣性能最優。
優化后的網絡仿真和實測結果如圖4所示:
圖4 網絡整體仿真、測試結果對比
這套網絡的所有元器件均屬于免調試器件,所以除了仿真設計要嚴謹、精確,盡可能達到最優狀態,同時還需關注加工時對尺寸精度的把握,使得最大限度的滿足設計尺寸和安裝要求,就需要對關鍵參數進行精度的調整,對關鍵工藝進行反復實踐。
正交器分波臺的尺寸是關鍵參數,它的精度對駐波的影響很明顯;極化器中間介質的尺寸也是敏感參數,它的細微變化引起的移向度數改變明顯,所以對這些參數提出±0.05的誤差范圍。
正交器結構復雜,加工起來比較困難,特別是圓波導與分波主體鏈接的位置還要起到支撐的作用,這個部位非常容易斷裂,造成整個器件的損壞,對這個部位采用一體加工的方案,保證足夠的厚度支撐后面波導部分,一體成型,減少焊接斷裂的風險。
以全新的寬帶器件取代傳統方式,實現整體網絡在較寬頻帶內的良好的圓極化性能。網絡組成簡單,且實現整體網絡免調試,減少75%的調試時間,大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同時也解決了產品一致性問題。以此種方式為基礎,已經設計出其它頻段的圓極化網絡,使用狀況良好。這種結構方式的圓極化網絡應該得到進一步的研究并推廣。
[1]顧銳龍,沈民誼等.微波技術與天線[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1980.
[2]齊述堂,田哲民.高性能C波段800 MHz帶寬頻譜復用饋源網絡[J].無線電工程,1998(8):1-5.
[3]秦順友,許德森.衛星通信地面站天線工程測量技術[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6.
[4]王進,杜彪等.寬頻帶四端口饋源網絡系統設計[J].電子與信息學報,2017(6).
[5]田俊.一種新型寬頻帶同軸饋源設計[J].無線電工程,1991(6).
[6]張廣求,馬金全,雷雪,李志剛.現代微波網絡分析中的幾項新技術[J].信息工程大學學報,2002(2).
[7]李振生.一種寬頻帶L/S雙頻共用微波網絡的設計[J].計算機與網絡,2009(16).
[8]毛辰石.微波網絡分析誤差與修正簡析[J].空間電子技術,1999(3).
[9]張博,蘇麗.一種分時工作Ku/Ka頻段微波網路[J].電子科技.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