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維
2018年1月3日,早上剛一上班,深圳市公安局沙頭角派出所就接到了一個報警電話。電話是一位李先生打來的,他報警稱自己被騙了18萬多元。
事情發生在5天前。2017年12月27日,李先生通過網頁鏈接開了一個“環球證券”的證券賬戶,轉入20萬元,29日9:56買入“IC1801”,15分鐘后賣出,賬戶還剩19038元。15分鐘,18萬元。不得不說,這股指期貨風險太大了!
慢著,好像有些不對!
1. 股指期貨開戶資金門檻50萬元。李先生只投了20萬元。
2. 股指期貨必須臨柜開戶。李先生是網上開戶。
3. IC1801對應的是中證500,29日中證500全天波幅不足0.8%。9:56起的15分鐘內,波幅極小。李先生咋就虧了這么多?
據李先生介紹,大概在3個月前,他加入了一個名叫“股海淘金”的群,這個群是專門講股票的,每天晚上8:30分有老師通過視頻講課。最近3個星期,群里開始講期貨,說期貨更好賺錢,他有點心動。
2017年12月27日,群主主動加他為好友。一番交流后,李先生確立了做期貨的想法,群主馬上推薦了一個“環球證券開戶客服”QQ給他。在客服的幫助下,李先生很快通過對方給出的網絡鏈接,注冊開戶,隨后從農業銀行轉入20萬元至這個新開的賬戶之中。
29日,李先生接到群主的操作指示,賣空中證1801,要求馬上操作,并將成交截圖發送給他。李先生按令操作,9:56賣空20萬元的IC1801。15分鐘后,群主通知李先生止損。李先生沒敢耽誤,馬上操作,止損出來后,剩下的錢返回到他的賬戶中,但只剩19038元。害怕不安全,李先生馬上將賬戶中剩下的19038元轉回農行卡中。
李先生問群主怎么回事?群主回復:“你自己的操作需要自己承擔風險。我也感到抱歉,我沒有給你講清楚,也有責任?!?/p>
接下來是2018年元旦,但李先生一家毫無迎新年的喜悅感。1月2日,股市開市了。李先生的太太通過上網查詢,發現環球證券的官網和李先生開戶的那家“環球證券”不一樣,LOGO也不一樣,主頁也沒有。兩人意識到可能被騙,于是就有了開頭的那一幕。
從2月份至3月份,小朱已經組建了20多個40人左右的投資微信群。在2月份之前,他的主要工作是在微信上賣黃片,幾塊錢一個小視頻。2月份公司“業務轉型”后,由公司的邱總給他們業務員作了一下培訓,主要是股票的基本知識,比如什么是A股、B股,如何買賣等基本概念。
培訓完成之后,他被分到公司二部一組,由組長發給他一個有大量手機號碼的Excell文檔。他通過手機號碼,不斷發送請求添加微信好友,再把通過請求的好友拉入到他建立的投資微信群“談股論金”里。除了加人當初打聲招呼之外,他跟客戶基本是不聊天的,“講得很多,我也看不懂”。等到群里的好友累積到40人左右,即把群主資格轉讓給經理,這個拉人的號立即退群,只留一個自己的小號在里面做托。
他的工作就是這樣,加人,建群,退群,周而復始,底薪3000元加提成,提成怎么算不清楚。
邱總是小朱公司的老總。公司一共19個人,在他之下,還設有投資經理、主任、業務員等職位。
人員進群以后,工作即由投資經理接手。投資經理在微信群里推薦股票代碼、期貨,還分析個股走勢、技術特征,推薦群里的人買。如果誰想了解更多更好的股票,經理就讓他們單獨加微信,加了微信之后,經理再把這些加他微信的人拉到一個500人的大股票交流群。業務員用小號做托,順著經理的意思,說自己根據在群里面收到的信息買入了什么期貨、股票賺了多少錢,并且會搞一些自己做的模擬盤截圖,發到群里面證明真的賺了多少。
目的是什么呢?就是騙取群里面的客戶去他們的交易平臺里面交易??蛻舾鶕W址下載了平臺之后,就要在平臺里面注冊,綁定銀行卡,投入資金,然后在公司提供的平臺里面買賣期貨、股票。怎么賺錢呢?主要有兩部分:
1. 客戶虧的錢??蛻籼澋腻X怎么算呢?簡單點來說,就是按照客戶轉進來的錢計算。如果客戶投入30萬元,獎勵業務員1000元;客戶投入50萬元,獎勵業務員3000元;客戶投入100萬元,獎勵業務員10000元;客戶投入200萬元,獎勵業務員30000元;客戶投入300萬元,獎勵業務員50000元。進金即獎勵,似乎也意味著平臺有很大信心,能讓客戶進來的錢有去無回。
2. 手續費。這個手續費不是我們所理解的那種,高得離譜,買賣都收,即使你做對了方向,幾番操作下來,手續費也能讓你虧得吐血。所以公司對于手續費的分成也是相當大方,比如說,賺取到A客戶手續費100萬元,整個A客戶這條線分成如下:經理分到30萬元,主任級別分到23萬元,業務員分到15萬元。
李先生的錢轉入“環球證券”的那一刻,他的錢已經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轉入一家清算公司,后再轉入“河源X康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邱某某控制的個人賬戶。這個賬戶共收入了136.6萬元,客戶只轉出來9.6萬元,也就是說,有127萬元被吞了。
這127萬元是怎么分的呢?第三方支付的通道手續費2.6萬元,購買軟件2萬多元,公司領導及員工分成75萬多元,公司運作費用約20萬元,公司備用金30萬元。
問題出在軟件上。這個軟件是在網上購買的,賣方按照買方要求定制,在軟件后臺增加風控軟件,使該軟件平臺具有“殺大放小”功能(使投資金額大的客戶虧損,投資金額小的客戶賺錢,以引誘進一步投資),以及操控虛擬實物期貨指數、操控漲跌杠桿、提高手續費等功能。
投資經理扮演老師,通過在微信群、QQ群講課,誘導客戶多次交易等方式,使客戶賬面本金不斷虧損,讓客戶認為是自己投資失敗。其實,虧損在他資金轉賬的那一刻已經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