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要經歷“成長的煩惱”?近日,香港一項研究發現,香港中小學生的“希望感”與“快樂感”隨著年級越高,有下降趨勢。與此同時,學生的睡眠問題越嚴重,希望感和快樂感亦會下降,更會出現自殺傾向等情緒問題。調查機構建議,家長可在興趣等方面給予子女支持,建立自信心。
據《香港經濟日報》19日報道,香港品格教育協會在今年3月至6月期間,通過問卷調查方式訪問1400多名中小學生。研究發現,小學四年級至中五(高二)學生的希望感與快樂感隨年級變高有下降趨勢:小學生希望平均值達4.3分(6分滿分),而中學生平均只有3.7分;小學生快樂平均值達5分(7分滿分),中學生快樂平均值為4.3分。研究同時表明,睡眠不足與希望感和快樂感息息相關,睡得越差的學生,希望感與快樂感同時會下降。
香港教育大學心理系助理教授劉月瑩博士表示,“希望感與快樂感下降,可能導致學生自殺傾向和抑郁等問題,對認知能力也有影響”。她建議,小學生至少睡10小時。有專家認為,小升中是學習環境變化的重要階段,學生此時的“希望感”會大受影響,因此家長應引導子女除學習外,培養多元興趣、建立人際關系等,這都是幫子女心理鍛煉的重要一環。▲
(李耀)
環球時報2018-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