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我國成人高校招生、考試制度還不夠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成人高等教育的發展。成人高校招生工作需要改革,轉變成人高等教育的發展模式,同時也要適應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本文在分析當前成人高校招生工作存在問題的基礎上,總結了對招生工作改革的幾點思考。
關鍵詞:成人高考 成人高校招生工作 改革
一、成人高考的含義及地位
在世界近代歷史上,曾經出現三次非常著名的追趕:美國對英國的追趕,日本對當時西方發達國家的追趕,韓國對發達國家的追趕。這些趕超的背后,投入和伴隨的是人力資源的超越,而教育是整個國家人力資源系統的根本,想要實現國與國之間的趕超,就要實現人力資源的超越,教育應首先被重視。
成人高考是成人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的簡稱,也是我國各種成人高等學校選拔合格畢業生,讓其進入更高水平和層次的學歷教育的入學考試。成人高考有三個層次,分別是高中升本科、高中升專科、專科升本科。
在我國,勞動人口受教育的程度與發達國家相比總體上還比較低,由于勞動人口基數十分龐大,其受教育程度成為中國人力資源發展程度的一個標志,關系著中國人力資源的發展速度,因此成人高等教育十分重要。在經濟不斷發展的今天,社會發展對于人才的需求離不開成人高等教育。因此,當前的招生考試制度與工作有必要進行改革,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二、成人高校招生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是考風考紀問題。成人高考應該在嚴肅考風考紀的基礎上構建公平、公正的考試環境。雖然在考試過程中出現的違紀行為只是少數,但是影響很大,所以應該重點解決。
二是教學質量和教育系統不完善。部分成人高校招生工作在招生過程中被當作“創收工作”而不是“教學工作”;在教育方面被當作“社會服務”而不是“人才培養”;在形式上,更注重學歷教育,而不是非學歷教育和繼續教育以及高層次的崗位培訓。
三是成人高校招生工作的過程中存在著對生源的無序競爭,成人學歷教育的生源數量也開始下降。
三、成人高校招生工作改革的建議
工業化程度是一個國家現代化程度的標志,而工業化程度的標志就是傳統制造業的水平。和發達國家相比,目前我國高技能勞動者和高素質勞動者相當匱乏,這成為制約傳統企業發展和轉型的瓶頸。成人高校招生工作改革應受到重視,關于成人高校招生工作改革,筆者有如下建議。
一是嚴肅考風考紀。有關部門要按照國家、省、市的要求部署進行成人高校的招生考試工作。要堅持以考生為本的理念,加大對考生誠信考試的教育力度,嚴肅考生的考風考紀,打擊各種違紀行為,各單位要加強對考試工作的組織和領導,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密切配合,加強合作,保證考試的公平性。
二是科學設定教學專業,提升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和素養。加強非學歷教育培訓,實現多形式、多規格的教育發展模式。積極發展網絡教育和現代遠程教育,使社會上更多的人能夠享受到現代教育的科學成果。成人教育應該加強職業教育,努力培養出職業素質更高的社會成員,增強他們的生存能力和競爭能力。
三是要確保規范的招生秩序,針對實際招生工作所面臨的問題,積極創新招生制度與工作,不斷擴展高校招生范圍,突破傳統意義上的教學模式,防止無序競爭帶來的資源浪費。個別高等院校應該根據自己學校的辦學實力開展相應的考試和招生工作,以免造成教育資源的浪費和無序辦學以及質量下降的情況。
四是要合理地設計試題的難度,在對考生進行知識方面的全面測試后,也要鍛煉考生的分析能力。綜合性的試題在論述的基礎上著重考查考生的實際運用能力,還可以對廣大考生的綜合素質進行全面考查。
四、結語
成人高考招生考試改革應該圍繞成人高等教育的發展,通過改革和創新,使成人高等教育更有生機和活力,充分發揮成人高等教育的作用,為我國培養出更多的人才。強化考試管理,維護考生利益,落實考務制度,更好地為廣大考生服務。
參考文獻:
[1]吳慶偉.我國成人高考面臨的挑戰和發展方向[J].湖北招生考試,2012(24).
[2]趙衛軍,陳默祺,李中亮.成人高考內容改革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2(22).
[3]顧健輝.成人高校招生考試制度的改革創新[J].成人教育,2012(07).
[4]李中亮,趙衛軍.成人高考科目與內容研究綜述[J].中國考試,2012(03).
[5]李中亮.國外成人高校招生考試比較研究[J].西北成人教育學報,2012(01).
[6] 姜志華.試論成人高考考試科目改革[J].考試周刊,2011(73).
[7]姜孔橋.成人高校招生考試改革的幾點思考[J].中國考試,2010(12).
[8]蔡立鋒.成人高考(高起點)數學習題課的教學策略[J].中國科技信息,2010(20).
[9]鄒娟.上海正籌建全國首個“開放大學”或取消成人高考[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0(03).
[10]姜鋼.成人高考發展二十年的回望與思考[J].中國高等教育,2006(21).
(作者簡介:劉文科,男,本科,吉林省松原市寧江區教育考試辦公室,實習研究員,研究方向:中考和成人高考)(責任編輯 劉月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