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才 王 星
寶雞創新支部的設置,讓流動黨員“流動不流失”,身在外地心在支部

在經濟不斷發展、社會結構多元的大背景下,外出經商、務工的流動黨員越來越多,如何真正讓他們“流動不流失”,身在外地,心在支部,成了黨建工作中亟待解決的難題。寶雞市創新支部設置形式,破解流動黨員去向掌握,活動開展,規范管理“三難”,讓流動黨員“流”而不“失”,離鄉不離黨。
在寶雞,網絡支部已成為流動黨員學習教育的有效形式。寶雞市開發“微陣地”,推行線上+線下、網絡+實地形式,建立組織、聯系黨員。鳳縣探索將流動黨員納入以QQ群+微信群為平臺的網絡黨支部,設置指導員,加強與流動黨員經常性聯系,實現了287名流動黨員網上常相聚,聯絡不斷線。出國留學黨員主動連線黨支部,以視頻對話的方式匯報思想,交流心得。千陽縣南寨鎮針對在外流動黨員人數較多、流入地相對集中的實際,分別成立了千陽縣勞務產業銀川黨支部和上海黨支部,實現了黨員流動到哪里,組織設置就覆蓋到哪里。目前,全市建立流動黨員QQ群、微信群55個,市縣人才交流中心建立流動黨員支部15個,建立流動黨員網絡支部9個,與流動黨員互聯互通,動態掌握流動去向,搭建起“指尖”上的黨員之家,實現流動黨員管理全覆蓋。
為更好地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提升流動黨員管理服務水平,寶雞市結合流動黨員特點,突出服務功能,最大限度提供便利,增強向心力、歸屬感。千陽縣勞務產業銀川黨支部發揮組織功能,設置黨員活動室,設立異地就業保障基金,幫助解決勞務糾紛,提供法律咨詢等服務,成為流動黨員的溫馨之家,支部書記呂守華也被黨員親切的稱為“家長”。鳳縣網絡黨支部通過電子建檔“上戶口”、空間發布“信息報”、群內互動“拉家常”、網絡“簽到”黨員會、郵件報告“交作業”、年末見面“大團圓”6種方式,組織黨員在網上重溫入黨誓詞,學習黨規黨紀,交流心得體會,分享他鄉見聞,發布用工信息,為流動黨員搭建了開展組織生活的網絡平臺。扶風縣人才交流服務中心與金融單位合作,開發網上“黨費繳費平臺”,為黨員繳納黨費提供便利。
寶雞市總結推廣流動黨員管理的做法經驗,指導基層建立健全流動黨員管理制度,要求全市各基層黨組織統一建立流出或流入黨員臺賬,在流動黨員外出前,逐一登記造冊,掌握其外出時間、地點、原因、聯系方式等。同時,對外來黨員進行登記,詳細了解其基本情況。把加強教育和嚴格管理有機結合,以學習教育強化黨員意識,以嚴格管理督促黨員履職,構建起流動黨員長效管理機制。千陽縣勞務產業銀川黨支部從2009年成立起,就認真落實“三會一課”等基本制度,堅持每月開展一次組織生活、每季度上一次黨課,每半年向鎮黨委匯報一次支部工作。隴縣建立完善黨員外出流動報告、聯系、學習活動、流動黨員活動證管理使用等制度。麟游縣建立雙向報到、定期回審、結對聯系、考核評議制度。扶風縣制定流動黨員量化考核辦法,通過“積分制”的形式,從組織生活、崗位奉獻、創業示范等七個方面實行百分制考核,年終評選“優秀黨員”。金臺區陳倉鎮建立流動黨員管理辦法,從組織管理、聯系教育、作用發揮等方面加強和改進流動黨員管理。流動黨員成為一面面“流動紅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