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云澤
(吉林省科技創新平臺管理中心,吉林 長春 130012)
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6〕32號,明確指出要打造農業農村領域的眾創空間—星創天地[1]。隨后,科技部下發了《發展“星創天地”工作指引》,明確提出在廣大農村地區建立星創天地。“星創天地”是發展現代農業的眾創空間,是農村“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有效載體,是新型農業創新創業一站式開放性綜合服務平臺,是實現農業現代化、推動農業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舉措[2]。吉林省抓住星創天地建設的契機,在全省范圍內開展了星創天地的建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通過對吉林省星創天地的建設情況進行分析,分析星創天地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探討星創天地建設的路徑,為吉林省的星創天地建設提供參考。
目前,吉林省共有經備案的星創天地75家,其中經過科技部備案的國家級星創天地34家,經吉林省科技廳備案認定的省級星創天地41家。這些星創天地的運營主體為55家不同的企事業單位,其中事業單位3家,合作社5家,企業47家。
星創天地的運營主體分部與吉林省的9個市(州)36個縣(區),各地的數量如圖1所示,其中長春市數量為12家,占所有運營主體比例的21.8%,四平市的運營主體數為2家,只占所有運營主體比例的3.6%。
吉林省星創天地所涉及的行業主要有種植業、養殖業、特產業、蔬菜花卉、信息技術、中草藥、食品等,其中種植、養殖和特產的占比達到62%以上,信息技術相關的星創天地占有的比例較小,為7%,如圖2所示。

圖1 長春市各市州星創天地運營主體數量

圖2 不同行業所在的比例
星創天地的運營主體多是涉農企事業單位,與城市眾創空間以及信息技術行業等的雙創群體相比,存在著許多問題和不足。在區域分布方面,星創天地多集中在農村地區,地理位置偏遠,經濟發展相對遲緩,影響了技術、資金、人才、信息等創新要素的聚集,直接影響了農業星創天地的發展動力與活力,限制了星創空間的發展;資源稟賦是農業發展的重要基礎[3],農業資源分布不均必然會導致星創天地發展的失衡,而且農業的利潤空間小、附加值低[4],影響了創客的積極性;農業涉及范圍廣,而且傳統的農業生產創業對青年創客缺乏吸引力,傳統農業與現代技術以及管理方法的融合是星創天地雙創的重要方向,但這對創客主體的科學技術以及管理水平提出了更改的要求。
任何企業的成立、生存與發展都需要不同規模資金的支持,任何經濟活動均離不開資金的配合和推動[5],資金的體量大小直接影響了對雙創機遇的把握和企業發展的走向。星創天地的運維以及創新創業活動的開展,同樣也離不開資金的支持,目前,星創天地的資金來源主要是運營主體的支撐以及升級科技主管部門的支持,資金的來源途徑和體量均較小,難以維系星創天地雙創工作的持續開展;而且由于星創天地的農業特性、缺乏可抵押貸款的實務、農業生產周期長、資金周轉周期長等原因,也必將導致融資貸款的困難;農村雙創的主體是畢業大學生和返鄉農民工等,創業資金儲備不足、而且資金來源與規模有限,資金與融資問題,資金問題已成為農村雙創的主要問題。
目前吉林省的星創天地主要集中在長春市、吉林市以及延邊州,且行業多為種植、養殖和特產業,資源基礎相對薄弱的西部和南部地區的星創天地的數量較少,規模較小,關于新型現代農業的星創天地較少,現階段的星創天地建設明顯依賴當地的農業資源,各種創新創業資源難以向西部等農業資源相對薄弱的地區流動,不同部門和區域的利益博弈以及落后的管理制度影響了星創天地的發展壯大。
星創天地的建設對農業技術的要求較高,農業科研院所及農業院校應該為星創天地的建設提供技術支撐和智力支持,但是目前吉林省僅僅有一家科研院所成為了星創天地的運營機構。農業院校及科研單位在星創天地建設中的地位尚未顯現出來。
星創天地的快速高效發展,離不開相應的配套設施和服務。星創天地的壯大離不開現代化的物流配套服務,雖然物流產業近年來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服務網絡得到了有效延伸,但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仍然是農村、農業領域現代化物流產業需要解決的問題;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是星創天地建設的重要支撐,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網絡的建設是星創天地雙創的促進劑,現階段我省在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深入基層農村的現代化金融服務是星創天地的強心劑,目前全省尚無針對星創天地的專門化的現代金融服務。
吉林省農業基礎較好,種植、養殖以及特產業有較好的前期基礎,發展壯大一批農業龍頭企業,發展精深加工,提高產品附加值,可帶動當地的就業,實現農業產業鏈的延長和完善,為農業產業細分和創新創業創造更多的發展空間和機遇,有利于創客在農業細分市場實現突破,為星創天地的發展營造發展機遇。在全省范圍內建設打造一批星創天地品牌,扶持農業產業的精深加工,形成規模化和區域化優勢,建立統一的產業鏈品牌,實現品牌的貢獻,形成合力,共同發展壯大。
各涉農部門,全盤規劃,統一協調,整合全省農業行業金融服務業務,深化星創天地金融支持研究,借助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全面開展針對星創天地以及創新創業的金融服務業務,借鑒國外的“硅谷銀行模式”,建立基于星創空間、銀行等金融機構的高效、快捷的服務模式,股份制銀行特別是本土銀行機構,提高對農業、農村領域貸款比重,主動發現并培育優質項目和潛力項目,解決創客的融資貸款問題。
按照吉林省農村經濟發展以及星創天地的建設情況,各星創天地運營主體,應加快組建創業培訓師資講師團,講師團邀請國家、省機關的科技、財政、金融、工商等專家及領導組成,在專業技術層面有種植業、養殖業、深加工專家,管理專家層面有科技管理、經濟管理、金融管理、財務管理專家。通過專家導師團隊的建設,引導先進的技術及管理經驗在基層農村地區流動,特別是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師資向農村地區流動,進而實現技術、人才等雙創資源的有效合理配置。
雙創配套的設施與服務包括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現代物流網絡建設以及雙創的政策與服務。加快推進農村特別是村屯道路硬化建設、水利設施、農村電力和農村能源、農業產業和農村市場、環境生態、文衛教建設等;建立并完善農村現代物流網絡建設,完善公路、鐵路運輸網以及配套的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各級政府部門出臺并完善星創天地建設的支持政策,包括土地政策、稅收政策等。
積極鼓勵和引導畢業大學生、返鄉農民工等開展創新創業,促進星創天地建設,指導優惠政策和措施,加大政策的宣傳力度,通過各種媒體包括電視、網絡、報刊等豐富多樣的形式進行宣傳和引導,及時公開、宣講新的政策、措施以及創業資訊等信息,滿足星創天地創客的雙創信息需求,避免盲目創業,提高雙創的成功率。
[1]張來武.以六次產業理論引領創新創業[J].中國軟科學,
2016(1):1-5.
[2] 武圣俊.構建支持“星創天地”需求的農村創業金融體系[J].中國農村科技,2016(10):38-40.
[3] 蘇薈.資源稟賦對農業技術誘致性選擇研究——以兵團棉花滴灌技術為例[J].科研管理,2013,34(2):145-151.
[4] 冷志杰,沈舜禹.基于農業多功能視角的大慶市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策略[J].農場經濟管理,2016(9):28-29.
[5] 俞娟.創業企業融資行為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D].沈陽理工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