勁嘉股份再次收購申仁包裝印務部分股權
3月27日,深圳勁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勁嘉股份”)與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技術開發公司(以下簡稱“茅臺”)簽署了增資擴股協議,勁嘉股份將進一步收購茅臺旗下申仁包裝印務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增資完成后,勁嘉股份直接持有的申仁包裝的股權將由29%增加至35%,增資款項主要用于申仁包裝的廠房建設、生產經營及后續發展。
世界技能組織主席受聘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名譽教授
日前,世界技能組織主席西蒙·巴特利被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聘請為名譽教授,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校長陳斌為西蒙·巴特利頒發了名譽教授聘書并佩戴學校校徽。上海市人社局副局長張嵐表示,這次名譽教授的聘任,不僅是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和西蒙·巴特利之間合作的開始,也是上海繼獲得第四十六屆世賽舉辦權之后,和世界技能組織之間新一輪戰略合作的象征,對于加強國際技能交流,推動技能運動事業具有新的里程碑意義。
中國國際出版中心在倫敦正式成立
4月9日,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和英國布盧姆斯伯利出版公司合作成立的中國國際出版中心在倫敦正式運營。今后,中國國際出版中心計劃每年從中國引進100種以上圖書版權,與中國各出版社合作翻譯出版,利用布盧姆斯伯利的全球出版和營銷渠道,同時以紙質書和電子書、數據庫的形式,將關于中國文化、藝術、政治、經濟、科技、教育、旅游及生活的優秀作品更快、更大范圍地介紹給國際讀者。
《金融時報》付費墻成為最大收入來源
近期,《金融時報》CEO約翰·里丁(John Ridding)表示,用戶付費訂閱的收入已超過廣告收入,成為了該公司收入的主要來源。同時,《金融時報》的收費策略也在不斷調整。《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和《連線》等媒體每月允許讀者免費閱讀一定數量的文章,《金融時報》并未這樣做,而是讓讀者可以在首月免費閱讀所有內容。在理想情況下,讀者花1個月的時間去閱讀《金融時報》,隨后熟悉了《金融時報》,就可以成為付費訂戶,因為《金融時報》可以提供差異化的內容。
亞馬遜將收購3D打印服務商Shapeways
近日,有外媒報道稱,亞馬遜正在收購全球最大的3D打印在線服務提供商Shapeways的股權。亞馬遜進軍3D打印在幾年前就有所行動,而此次收購Shapeways,代表亞馬遜的AWS云平臺將正式進入實體服務領域,同時,Shapeways也將受益于AWS服務(包括機器學習、分析、數據庫等),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行創新,更好地滿足來自世界各地的客戶需求。
北京印刷學院再獲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
3月27日,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發布《關于下達2017年審核增列的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名單的通知》(學位〔2018〕9號),北京印刷學院獲批新增工商管理、網絡空間安全及馬克思主義理論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這是學校繼1998年成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2011年獲批7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后,在學科及學位點建設方面的又一重大突破,標志著北京印刷學院碩士學術學位、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協調發展格局基本形成。
江西新華印刷集團“智能化印刷升級改造項目”入選廣電總局改革發展項目庫
日前,江西新華印刷集團以“推動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加強傳統新聞出版企業技術裝備改造、加快智能印廠建設”為目標,緊緊圍繞印刷智能化的行業發展趨勢,積極推進的“智能化印刷升級改造項目”已成功入選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改革發展項目庫。接下來,江西新華印刷集團將全力推進該項目的實施。
中國首家噴墨打印公共平臺在蘇州揭牌
近日,中科院蘇州納米所噴墨打印公共平臺啟動儀式在蘇州工業園區舉行。噴墨打印公共平臺是中科院蘇州納米所繼納米加工平臺、測試分析平臺、納米生化平臺之后,成立的第4個公共平臺,也是國內首家噴墨打印材料和應用研發公共平臺。它融合了所內微電子、材料、化學、生物等方向的科研優勢,不但服務于蘇州納米所,更服務于周邊企業、科研院所和高校,將有力地促進國內噴墨打印技術和產業的發展。
唐山市灤縣與北京印刷協會簽訂合作協議
近日,唐山市灤縣舉辦了對接北京印刷產業推介暨創業人才交流會。此次活動緊緊抓住了京津冀協同發展機遇,充分發揮了北京印刷協會的橋梁紐帶作用,邀請了200多名企業代表實地參觀考察了灤縣經濟開發區、重點企業及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成果。會上,灤縣還與北京印刷協會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與北京錦尚高德投資有限公司簽訂了《關于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示范基地項目協議書》。
中國包裝史上首次獲得“iF設計金獎”
“iF設計獎”創立于1953年,由德國歷史最悠久的工業設計機構——漢諾威工業設計論壇舉辦,其最具分量的金獎素有“產品設計界的奧斯卡獎”之稱。近日,本屆大賽結果揭曉,共有來自全球54個國家的6402件作品參加了評選,其中,1218件產品獲得了“iF設計大獎”,75件產品獲得了“iF設計金獎”。其中,深圳綠尚設計有限公司、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和另一家來自廣東的涂料企業榮獲“iF設計金獎”,這也是中國首次獲得“iF設計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