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印刷技術協會柔性版印刷分會秘書長施建屏:“在中國,柔印版材的高成本問題一直制約著柔印的高速發展。柔印版材的生產復雜程度高、要求精度細,且國內市場整體消耗量不大,因此遠不如膠印版材那么普遍。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里,中國的柔印版材主要依賴進口,如杜邦、富林特、麥德美、東洋紡、旭化成、柯達等。而現在中國企業也已經開始批量生產柔印版材了,中國的柔印版材正在慢慢崛起。”
輕工業杭州機電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桑如岳:“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國內造紙設備已經發展到了一個較高的水平。但如果與國際一流水平相比的話還是有相當大的差距。從應用的技術上看,當前國內紙產品的質量也存在著不小差距。除了造紙設備商自身的生產實力之外,還涉及到技術和材料等方面。但我相信,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以質量替代速度的大背景下,國內造紙設備商一定會拿出釘子精神,提高產品質量,趕超世界一流水平。”
東莞虎彩印刷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成穩:“印刷包裝行業經過這么多年的發展,整體開始出現瓶頸,產能過剩、產品生命周期越來越短、產品批次變多、成本變高,又陷入大客戶低價競標等不良競爭的泥淖中,互聯網數碼新技術的出現更是對傳統印刷造成了巨大沖擊。由于產品周期短,數碼印刷技術進步,加速客戶對多批次、小批量、零庫存的需求,由此形成了印刷包裝企業向按需印刷轉型的催化劑。”
中國快遞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孫康:“快遞包裝的綠色化不但是系統工程,還需要分階段來實施。目前市場上已經出現了共享包裝盒、綠色包裝袋等嘗試推動綠色化進程的快遞包裝產品,同時業內也在以高校和機關單位為切入點,嘗試建立快遞包裝回收的激勵機制。而普通消費者也是快遞包裝綠色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首先,消費者要樹立起綠色環保意識,養成綠色消費習慣。其次,消費者在包裹包裝階段,應該盡量少使用膠帶,同時可以收集舊包裝箱以重復使用。”
陽光印網首席運營官楊斌:“印刷企業如果只是一味按照傳統印刷業的模式運營,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客戶日益增長的碎片化、一站式、全品類的采購需求。這個時候,利用互聯網平臺的力量去協調在地域上、資源上、原材料采購上的難點,平臺和企業聯手打造‘互聯網服務平臺﹢智能工廠生態圈,使每個印刷廠都能在各自的經營范圍內做好專業化,將是最佳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