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 曹其聰 司玉君 丁漢鳳 李娜娜 劉玉芹 于海濤 劉世敏
摘要:以山東省育成的10個品種為材料,設置21萬/hm2、27萬/hm2兩個種植密度,通過對比兩個密度下2016、2017年各品種與機收相關性狀和產量的表現,得出:濰豆9號、齊黃34在21萬/hm2、27萬/hm2兩種密度下無論品種機收相關特性還是產量均較好,適合機收。
關鍵詞:大豆;機收;品種篩選
中圖分類號:S565.1文獻標識號:A文章編號:1001-4942(2018)04-0040-03
Abstract Ten soybean varieties bred in Shandong Province were selected and sowed at the planting densities of 210 000 and 270 000 strains per hectare respectively. By comparing the mechanical harvest related traits and yields of each variety under the two densities in 2016 and 2017, it was concluded that Weidou 9 and Qihuang 34 were suitable for mechanical harvest because of better performances in mechanical harvest characteristics and yield.
Keywords Soybean; Mechanical harvest; Variety screening
山東省是黃淮流域夏大豆主產區集中產地之一,種質資源豐富[1]。其無霜期在180~220 d,≥10℃活動積溫4 000~4 800℃,年平均降水量在550~950 mm,一般播種期在6月中下旬,收獲期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生育期在90~110 d[2]。山東省的耕作制度主要為兩季作,冬小麥收獲后種植玉米或大豆。由于大豆產量低、效益低、人工費高等缺點,農民不愿意種植大豆[3]。因此選育適合機收的大豆品種、降低收獲成本是需要實施的育種目標之一。對此,筆者以近年山東育成大豆品種為試材,針對機收要求,于2016、2017年設置相應試驗,考察各品種的相關性狀和產量表現,以期篩選出適合機收的高產大豆品種。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材料
試驗在濰坊市寒亭區濰坊市農科院試驗場(36°82′N,119°21′E)進行。試驗點氣溫與降水量情況見圖1、圖2。供試品種見表1。
1.2 試驗設計與管理
試驗采用單因素隨機區組設計,設置21萬/hm2、27萬/hm2兩個種植密度,不設重復。小區面積 14.4 m2,6行區,行距40 cm,株距分別為 12、9.2 cm。 2016年6月13日播種,2017年6月22日播種。
大豆第一片復葉展開前人工間苗,第二片復葉展開后根據種植密度定苗,去弱留壯。中耕除草,開花結莢期防治病蟲害兩次。
適合機收品種要求:直立生長,有限結莢,倒伏程度低,不裂莢,結莢高度高(大豆收割機割臺要求結莢高度大于10 cm)。
1.4 測定項目與方法
1.3.1 田間記載生育性狀 于成熟期記載各品種大豆生長習性、結莢習性、倒伏程度、落葉性、裂莢性等生育性狀。
1.3.2 室內考種形態性狀 收獲后兩處理每品種分別取樣10株進行室內考種,主要有株高、結莢高度等形態性狀。
1.3.3 產量調查 大豆成熟期調查產量及產量構成因素。每小區取中間4行收獲測產,測產面積9.6 m2 。
1.4 數據處理
數據使用Microsoft Excel 2007 進行處理和做圖。
2 結果與分析
2.1 生育期間氣象條件對大豆生長發育和產量的影響
2016年濰坊寒亭大豆生長期間6月至10月氣溫較常年偏高,降水偏少。特別是7月下旬持續高溫(旬平均氣溫達30.1℃),影響花粉活力,大豆落花落莢較多,一些品種尤其明顯,對大豆產量影響很大;其次,8月下旬至9月份持續干旱,對大豆產量也有較大影響。由此致使該年大豆產量普遍較低,品種之間差異很大。
2017年大豆生育期間溫度偏高,苗期、花莢期雨水調合,利于大豆生長;鼓粒期雨水少,大豆粒重受影響。苗期部分品種因缺鐵、缺氮而出現黃葉現象,多數品種恢復較好。
2.2 供試品種機收相關性狀表現
2016年各品種機收相關性狀及產量表現見表2、圖3。2016年除菏豆14以外,其余6個品種兩個密度下的產量均高于對照菏豆12。濰豆10號產量在21萬/hm2、27萬/hm2密度下分別排名第1位和第2位,且直立生長、有限結莢、抗倒伏,但結莢高度低于10 cm,因此不適宜機收。濰豆9號產量在21萬/hm2、27萬/hm2密度下分別排名第2位和第1位,結莢高度18.35 cm、直立生長、有限結莢、抗倒伏,適合機收。
2017年各品種機收相關性狀和產量表現見表3、圖4。濰豆9號、濰豆10號、齊黃34、菏豆 19在21萬/hm2、27萬/hm2兩個密度下產量均高于對照菏豆12。濰豆9號、齊黃34直立生長、有限結莢、抗倒伏能力強、結莢高度高(21.40、21.70 cm),適合機收。
3 討論與結論
伴隨我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農村勞動力大量轉移,農業物質技術裝備水平不斷提高,農戶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流轉明顯加快,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已成為必然趨勢[2]。大豆作為我國重要的經濟及糧食作物,在現代農業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4-7]。我國大豆產量普遍偏低,成熟后易炸莢,機收過程中大豆破損率較高。近幾年大豆種植人工成本大幅度增加,也降低了農戶種植大豆的收益。推廣產量高且適宜機收的品種是提高農民種植大豆積極性的重要舉措。本試驗結果表明,濰豆9號、齊黃34兩個品種在21萬/hm2、27萬/hm2兩個密度下無論品種機收相關特性還是產量性狀均較好,適宜機收。
參 考 文 獻:
[1] 張禮鳳,李偉,王彩潔,等. 山東大豆種質資源形態多樣性分析[J]. 植物遺傳資源學報,2006,7(4):450-454.
[2] 劉立晶,尹素珍. 黃淮海地區夏大豆生產機械化現狀及發展趨勢[J]. 現代農業研究,2016(1):16-19.
[3] 王連錚主編. 大豆研究50年[M]. 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104-105.
[4] 馬玉鎮. 大豆種植技術中全程機械化的應用[J]. 農民致富之友,2017(1):105.
[5] 王彩潔,徐冉,張禮鳳,等. 黃淮海地區大豆推廣品種的狀況與育種發展趨勢[J]. 山東農業科學,2006(5):14-16.
[6] 趙力漢,吳春勝,郭午,等. 施氮對大豆生長發育的影響[J]. 吉林農業大學學報,1993,15(1):12-16.
[7] 李紹長,王榮棟. 作物源庫理論在產量形成中的應用[J]. 新疆農業科學,1998(3):106-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