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賓 王海蓮 管延安 楊延兵 秦嶺 陳二影 王潤豐 張華文
摘要:本試驗研究9種化學除草劑對‘濟粱1號播后苗前和苗后田間雜草防效、產量等性狀的影響,篩選出既能有效防除雜草又能保證‘濟粱1號正常生長的除草劑。即:苗前單一除草劑50% 異甲·莠去津懸乳劑 200 mL(666.7m2用量,下同)和33% 二甲戊靈 150 mL封閉噴霧,苗后5—6葉期噴施單一除草劑75% 氯吡嘧磺隆 8 g和復配除草劑(56% 二甲四氯27 mL+50% 二氯喹啉酸10 g+38% 莠去津79 mL+75% 氯吡嘧磺隆2 g)均可用于高粱雜交種‘濟粱1號的雜草防治。
關鍵詞:高粱;除草劑;雜草防效;產量
中圖分類號:S482.4文獻標識號:A文章編號:1001-4942(2018)04-0108-04
Abstract In order to screen out the herbicides which had efficient weed control effects and could ensure the normal growth of Jiliang 1,the weed control effect and yield under 9 kinds of herbicide treatments were researched in the experiment before and after emerge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efore emergence, the 200 mL of 50% ISO-propylene compound atrazine and 150 mL of 33% pendimethalin per 666.7m2 could be single used for closed spray, which were safe for the weed control of sorghum hybrid Jiliang 1. At the 5-6 leaf stage after emergence, 8 g of 75% halosulfuron-methyl and compound herbicide(27 mL of 56% MCPA+10 g of 50% quinclorac+79 mL of 38% atrazine+2 g of 75% halosulfuron-methyl) per 666.7m2 could be used for the weed control of Jiliang 1.
Keywords Sorghum; Herbicide; Weed control effect; Yield
山東省是我國農業大省,農業生態類型豐富,黃河三角洲地區存在大面積鹽堿地。高粱具有耐鹽堿、抗旱、耐澇、耐瘠薄等多重抗逆性,在鹽堿度0.3%~0.6%的土地上仍能較好的生長發育。因此,在黃河三角洲地區種植高粱,對提高我國鹽堿地區農村經濟效益、增加農民收入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高粱田雜草發生普遍、種類繁多,雜草憑其自身特有的生長競爭能力與高粱爭奪陽光、養分、水分和生長空間,這嚴重影響高粱正常生長,并導致產量和品質下降[1,2]。20 世紀80 年代,隨著農業現代化發展和農業勞動力的逐步轉移,我國栽培耕作方式趨向規?;?、機械化和集約化,對除草劑的需求量顯著增加[3]。高粱在使用除草劑時容易出現藥害[4-7],可應用于高粱雜草防除的除草劑種類較少,致使高粱生產中嚴重依賴人工防除雜草,提高了生產成本、限制了高粱產業化規?;N植。因此,本研究在山東省農業科學院試驗基地使用9種化學除草劑對‘濟粱1號進行處理,探索、篩選既能有效防除高粱雜草、又能保證高粱正常生長發育的除草劑,以便在高粱生產上推廣應用。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材料
供試品種為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選育的高粱雜交種‘濟粱1號。
供試苗前除草劑:20%乙氧氟草醚、33%二甲戊靈、38%莠去津,50%異甲·莠去津懸乳劑。
供試苗后除草劑:75%氯吡嘧磺隆、56%二甲四氯、50%二氯喹啉酸、38%莠去津。
1.2 試驗設計
高粱播后苗前用3種單一除草劑、1種復配除草劑,清水為對照;苗后用3種單一除草劑,2種復配除草劑,清水為對照。各處理詳見表1。每處理高粱種植10行,行長5 m,行距0.66 m。小區面積33 m2,重復3次,每小區為1次重復。
1.3 調查方法
各處理30天后調查田間雜草(分闊葉和禾本科雜草)株數、鮮重。每小區隨機調查3點,每點調查1m2,計算雜草株防效和鮮重防效。收獲前對每小區高粱株高、莖粗、穗長進行測量,成熟期收獲中間6行測產。
計算公式:
株防效(%) = (對照處理雜草株數- 施除草劑處理雜草株數) /對照區雜草株數×100;
鮮重防效(%) = (對照處理雜草鮮重- 施除草劑處理雜草鮮重) /對照區雜草鮮重×100。
1.4 數據分析方法
采用SPSS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差異性顯著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雜草株防效
高粱播后苗前、苗后9種除草劑均極顯著降低了田間總雜草株數(表2、表3),其中苗前噴施50%異甲·莠去津(H4)、20%乙氧氟草醚(H1)株防效較好,分別達到81.40%、83.06%。苗后噴施復配除草劑56%二甲四氯+50%二氯喹啉酸+38%莠去津(H7)效果最為明顯,株防效為68.77%。苗前除草劑雜草防除效果優于苗后除草劑。
2.2 雜草鮮重防效
高粱播后苗前、苗后9種除草劑均極顯著降低了雜草鮮重(表4、表5)。其中苗前除草劑33%二甲戊靈(H2)、20%乙氧氟草醚(H1)、50%異甲·莠去津(H4)對總雜草鮮重防效較好,分別為85.94%、90.68%、95.7%。苗后除草劑以75%氯吡嘧磺隆(H5)、56%二甲四氯(H8)防效較好,分別為82.91%、85.94%。
2.3 噴施除草劑對高粱農藝性狀和產量的影響
高粱苗前除草劑處理均極顯著提高產量(表6)。20%乙氧氟草醚(H1)處理極顯著降低株高,說明對高粱有藥害作用,噴施其它苗前除草劑對株高、穗長及莖粗沒有顯著影響。噴施苗后除草劑對產量有極顯著影響,除56%二甲四氯處理下產量(H8)低于對照外,其它處理產量均高于對照(表7)。苗后除草劑56%二甲四氯(H8)和復配劑56%二甲四氯+50%二氯喹啉酸+38%莠去津+75%氯吡嘧磺?。℉6)極顯著降低了株高,說明這兩種除草劑對高粱有藥害作用,其它除草劑未對株高、穗長和莖粗有顯著影響。
3 討論
莠去津是國內高粱應用較多的主要除草劑之一,本試驗中無論作為苗前除草劑(H3)還是作為苗后除草劑(H9)使用,其總雜草株防效和鮮重防效均較差。這說明38%莠去津單獨作為高粱除草劑效果不理想,需要加強研究以莠去津為基礎的復配型高粱除草劑,以增強除草效果。
苗后噴施復配除草劑56%二甲四氯+50%二氯喹啉酸+38%莠去津+75%氯吡嘧磺?。℉6)處理下高粱產量最高,但防除禾本科雜草效果不是最好,與前人研究結果一致[8,9]。這有可能是因為此復配除草劑對高粱的副作用較小,如需加強對禾本科雜草的防控,尚需繼續研究探索。
目前在生產上用于高粱除草的專用除草劑很少,本試驗除草劑類型、復配方法以及用量是在前人研究[5-10]基礎上進一步優化得到的,本研究結果建立在對高粱雜交種‘濟粱1號的研究基礎上,其它高粱品種或雜交種能否適合該結果必須經過進一步試驗才能確定。高粱對除草劑較為敏感,使用時應選擇適當藥劑,同時注意用藥劑量以及用藥時的天氣狀況。應避免大風、高溫以及陰雨天用藥,特別注意用藥后降雨情況的發生。一旦用藥不當,將會產生藥害,嚴重抑制種子萌發或影響植株正常生長,甚至造成植株死亡,直接影響高粱產量[6,10]。
4 結論
苗前除草劑處理的總雜草株數和鮮重防效與對照有極顯著差異。20%乙氧氟草醚(H1)處理的雜草株防效最佳,為83.06%。50%異甲·莠去津(H4)處理的雜草鮮重防效最佳,為95.70%。除草劑處理間株防效及鮮重防效均有極顯著差異。20%乙氧氟草醚(H1)與50%異甲·莠去津(H4)雜草株防效、鮮重防效均高于80%,雜草防治效果極佳。33%二甲戊靈(H2)雜草株防效僅為66.11%,但雜草鮮重防效卻高達85.94%,說明33%二甲戊靈(H2)極大抑制了雜草的生長。噴施50%異甲·莠去津(H4)處理的高粱產量最高,33%二甲戊靈(H2)處理下次之,20%乙氧氟草醚(H1)處理產量最低并極顯著降低高粱株高,而該處理拔節前葉片明顯發黃、萎蔫、發育遲緩,說明該劑量的乙氧氟草醚對高粱有明顯的藥害作用。
苗后除草劑處理的總雜草株數及鮮重防效與對照有極顯著差異。復配除草劑56%二甲四氯+50%二氯喹啉酸+38%莠去津(H7)總雜草株防效最佳,為68.77%,雖然有效地減少了雜草株數,但鮮重防效僅為45.82%。56%二甲四氯(H8)處理下總雜草鮮重防效最佳,為85.94%,株防效僅為50.16%,該處理下高粱產量減少極為顯著,說明56%甲四氯對植株有顯著的藥害作用。其它除草劑處理均顯著提高高粱產量,其中復配除草劑56%二甲四氯+50%二氯喹啉酸+38%莠去津+75%氯吡嘧磺?。℉6)最高,單一除草劑75%氯吡嘧磺?。℉5)次之。雖然復配除草劑56%二甲四氯+50%二氯喹啉酸+38%莠去津+75%氯吡嘧磺隆(H6)在此試驗中產量最高,但防治禾本科雜草效果較差,而氯吡嘧磺隆(H5)處理下高粱產量不是最高,但對闊葉雜草及禾本科雜草均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綜上所述,苗前除草劑除草效果優于苗后除草劑。高粱播后苗前單一除草劑50% 異甲·莠去津懸乳劑(H4) 200 mL(666.7m2用量,下同)、33% 二甲戊靈(H2) 150 mL,苗后單一除草劑75% 氯吡嘧磺隆 8 g、復配除草劑H6(56% 二甲四氯 27 mL+50% 二氯喹啉酸 10 g+38% 莠去津 79 mL+75% 氯吡嘧磺隆 2 g),均可用于高粱雜交種‘濟粱1號的雜草防治。
參 考 文 獻:
[1] 張志學,劉占江,高振東,等. 國內外高粱發展趨勢及對策[J].雜糧作物,2002,22(2):72-74.
[2] 石永順. 高粱除草劑的篩選與評價[J].雜糧作物,2009,29(6):403-404.
[3] 梁麗娜,郭平毅,李奇峰.中國除草劑產業現狀、面臨的問題及發展趨勢[J].中國農學通報,2005,21(10):321-323.
[4] 王健.雜草治理[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7.
[5] 李鶴鵬,楊廣益.高粱除草藥劑的篩選[J].黑龍江農業科學,2010(12):65-67.
[6] 董海,楊皓,楊眉,等.高粱田苗前化學除草技術初探[J].雜草科學,2007(3):48-49.
[7] 劉麗華,鄭桂萍,錢永德,等.幾種化學除草劑對甜高粱除草效果的比較[J].安徽農業科學,2009,37(22):10560-10561.
[8] 冷廷瑞,王瑛霞,楊君.幾種除草劑在高粱田中的效果比較[J].遼寧農業科學,2012(5):26-29.
[9] 張姼,潘映雪,隋虹杰,等.高粱播后苗前和苗后除草劑的初步篩選[J].東北農業科學,2016,41(1):78-80,99.
[10]王麗娟,徐秀德,董懷玉,等. 多種除草劑防除高粱田雜草的研究[J].中國植保導刊,2013,33(1):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