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3月14日,史蒂芬·霍金在英國去世,享年76歲。
這位當代偉大的物理學家最杰出的貢獻是證明了廣義相對論的奇性定理和黑洞面積定理,提出了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在統一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基礎理論——愛因斯坦創立的相對論和普朗克創立的量子力學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而這一切都是他在輪椅上完成的。
世人推崇霍金,不僅僅因為他是智慧的英雄,更因為他還是一位人生的斗士。人們深受感動的,并不是他曾經遭受的苦難,而是他直面苦難時的堅守、樂觀和勇氣。
“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
1942年1月8日,霍金出生在臨近倫敦的城市牛津。為了躲避希特勒的戰火,他的童年輾轉于附近的幾個小鎮。兒童時期的霍金矮小瘦弱,成績并不十分出色,不過老師們公認他是一個十分聰明的學生。
17歲時,霍金進入牛津大學學習物理。期間,他發現自己的行動越來越笨拙,甚至會無緣無故從樓梯上摔下來,有一次差一點因此失去記憶。最終醫生診斷他患了盧伽雷病,即運動神經細胞病,并斷言這個21歲的青年只能活兩年。
突如其來的死亡宣判警醒了霍金,他回憶,“我突然意識到,如果我被赦免的話,我還能做許多有價值的事”。在與疾病對抗的同時,霍金開始沉入對世界的思索,并結識了未來的妻子簡,在以后的許多日子里,她支持霍金頑強地生存與奮斗下去。出乎醫生意料的是,這個他斷言即將死亡的病人不僅一直活了下來,還有了三個孩子。在1985年因肺炎造成的手術中,霍金失去了講話的能力,他只能借助電腦和語言合成器,發出金屬質感聲音,表達自己的思想。
在平常人看來,被固定在輪椅上的人生何其不幸,可霍金卻滿足又慶幸,他說:“我的手指還能活動,我的大腦還能思考,我有終生追求的理想,有我愛和愛我的親人和朋友,對了,我還有一顆感恩的心……”殘疾的霍金,為世人展現了不可殘缺的心靈。
“生活沒有樂趣,那將是一場悲劇”
命運以殘酷對待霍金,霍金卻以樂觀和幽默精彩了生活。
巴西世界杯前,霍金接受了一家公司的邀請,為英格蘭隊出戰世界杯開出了長篇的秘方,從技術、球衣顏色等方面都給出了建議。比如,他說:“沒有證據證明左腳或右腳球員更占優勢,但金發或禿頭球員罰進的可能性要大些。金發球員主罰的84%的點球都進了,相比之下,禿頭球員71%,深色頭發只有69%。其中的原因還不清楚,這將繼續成為科學界最大的謎團之一。”沒人會在意這些建議是否有效,但字里行間,霍金表現出十足的英國紳士范兒,處處充滿幽默和趣味。
對待足球如此,對待生活亦如此。在莫斯科的飯店中,他建議大家來跳舞,并在大廳里轉動輪椅;他與查爾斯王子會晤時,旋轉輪椅來炫耀,結果壓到了查爾斯王子的腳趾頭;他用唯一可以活動的手指驅動著輪椅在前往辦公室的路上“橫沖直撞”……
如他所言,“如果生活沒有了樂趣,那將是一場悲劇”,他在自己的平淡寂靜的生活中,尋找并發現了無窮的樂趣。
霍金的中國緣
霍金與中國也頗有緣分,盡管行動不便,但他還是三次來到中國,并兩次登上長城。
1985年4月28日,霍金第一次來到中國,首站是位于安徽合肥的中國科技大學。他還前往北京,并在北京師范大學作了演講。之后,他首次登頂長城。
2002年8月,霍金再次來到中國,并再次登上長城。據當時的報道,八達嶺管理處為霍金登長城特意改裝了登城纜車,在到達山頂后,霍金要求所有工作人員和他保持一定的距離,自己面對長城獨處了許久,在工作人員的不斷勸說下才不情愿地離開。
霍金第三次來中國是2006年6月。先是在中國香港進行訪問,隨后,前往北京參加了當年的國際弦理論大會,并在人民大會堂作報告。據報道,霍金這次訪華還來到天壇,并在皇帝祭天的圜丘上環繞一周。
中國對這位科學巨人表現出了極度的真誠和友好。他每次來華,都會在中國掀起一股“霍金熱”。2016年4月12日,他在中國開通微博,兩天內他的微博粉絲已突破三百萬。
霍金的偉大精神和頑強意志時時給我們激勵和鞭策。無論到什么時候,霍金的故事都可以與人分享——只要有智慧和精神在,沒有什么能戰勝自己。
(網易、新華網、中宏網、綜合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