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風
電視劇《獵場》中有一段劇情,因履歷造假被發現,獵頭公司陷入誠信危機?,F實生活中,這樣的劇情真實地發生過。一家獵頭公司為某大型企業推薦財務總監,用人單位發現該財務總監偽造了資質,轉而遷怒獵頭公司,要求獵頭公司賠償全部經濟損失。然而,現實版“獵場”最后的結局卻是兩敗俱傷。
獵到財務總監
汶德富人才資源公司是一家具有國際背景的專業獵頭公司,在全球設有多個分支機構。2012年下半年,該公司搶灘上海,業務發展勢頭迅猛,為國內多家企業開展人才招聘業務。
2013年7月,汶德富公司與國內500強企業浦東公司簽下了《委托招聘合同》,該企業委托汶德富公司招聘各類所需崗位。合同約定,汶德富公司向企業收取的人才招聘服務費標準為,企業錄用人員年總收入的25%,汶德富公司應對被推薦候選人的身份及工作經歷等真實性進行核實。這筆大單,創下了汶德富公司進駐上海后的最高紀錄。
一個月后,浦東公司發來了電子郵件,委托汶德富公司招聘一名財務總監,職務要求:財經名校本科以上畢業,具有注冊會計師證書,郵件還特別標明了“加急”字樣。時間緊,要求高,在汶德富公司的人才庫里,并沒有合適的人選。于是,汶德富公司工作人員在人才信息網上,加班加點篩選目標,經過分析比對和資格審查,終于獵到了符合要求的人選——王麗。
王麗提供的學歷證件為上海財經大學會計專業本科畢業,2012年通過注冊會計師資格考試,擅長財務,精通稅務。這不正是委托方需要的人才嗎?于是,汶德富公司火速通知王麗從蘇州趕到上海,王麗的形象氣質不錯,語言表達能力也極強,面試考官對她印象不錯,在資質審查時,她順利過關。于是,汶德富公司正式向浦東公司推薦,表示已對王麗的各項資質證書及工作情況進行了核實。
出于對專業獵頭公司的信任,2013年8月,浦東公司與王麗簽訂了勞動合同,聘請其擔任財務總監,年薪30萬元。為此,浦東公司按25%比例,向汶德富公司支付了人才招聘服務費7.57萬元。
虛假資質敗露
王麗作為財務總監,主要職責是對公司財務活動的合法性、有效性進行監督,尤其是合理、合法地審閱納稅事項,合理規劃納稅事項的實施策略等,并對納稅模式不斷分析和調整,制訂相應可行的納稅計劃。
然而,王麗上任三個月后,下屬卻向領導反映:王麗對自己的工作性質概念不清,甚至連本應由她制作的納稅計劃也讓旁人代勞,在審核時從沒有提出過自己的想法。聞此,浦東公司總經理專門約談王麗,要求她獨立做一份納稅計劃,王麗以需要進一步熟悉公司情況為由搪塞。
2013年12月,浦東公司向稅務部門報送全年報表,經過審核,稅務部門認為,該公司涉稅相關業務計算與核算的調整,存在諸多不合規的問題。董事會召開專門會議,向王麗提出質詢,王麗張口結舌,讓參會者大失所望。浦東公司只得另請高明,由會計師事務所重新調整和計算了涉稅項目,以不小的代價化解了一場稅務風險。
鑒于王麗的表現,浦東公司總經理質疑王麗的專業能力,責成人事部調查王麗的會計資質。浦東公司很快發現,王麗的上海財經大學學歷、CPA(注冊會計師)會員證及相關從業經歷多處造假。
浦東公司總經理再次約談王麗時,當面出示了調查的一系列證據,王麗這才吐露實言,她僅僅是會計專業大專畢業生,此前在蘇州一家企業做過出納會計。由于男朋友在上海工作,多次以真實的資質向上海公司求職卻屢屢碰壁,不得已虛擬了相關證書和工作簡歷。
2014年上半年,浦東公司以王麗不誠信為由,解除了與她的勞動關系。
返還委托費用
事后,浦東公司與汶德富公司多次交涉,要求獵頭方承擔薦人失察的責任。汶德富公司一邊連連致歉,一邊強調汶德富公司作為獵頭公司,僅僅是為供需雙方客戶牽線搭橋,而是否符合條件和錄用,應由用人單位審核和決定。
2017年3月,浦東公司在普陀區人民法院起訴,要求汶德富公司退還已經支付的委托費用7.57萬元,并賠償已支付王麗的工資12萬余元。
法庭上,汶德富公司不同意浦東公司的主張。汶德富公司法務稱,作為人力資源服務的獵頭公司,主要任務是按照合同約定,履行推薦義務。對于被推薦的人,其身份及工作經歷的真實性核實是企業的義務,獵頭公司僅在企業要求后協助核實,而浦東公司沒有提出過要求汶德富公司協助核實的明確要求。
汶德富公司法務還申明,王麗入職時,汶德富對證件的原件和復印件的一致性進行了審核,且個人職場信息屬于隱私范疇,無須做進一步調查,故其不存在未盡審查義務的責任。故汶德富已完成委托事項,委托費不應退還。同時,浦東公司所主張的經濟損失是王麗的勞動報酬,不應由汶德富公司承擔。
獵頭公司該不該退還委托費用?法院審理認為,獵頭公司通過向企業提供專業的人才推薦服務而收取報酬。雙方的委托合同一般基于信任而訂立,對于善意履行的要求應超過一般合同。汶德富公司作為一家具有國際背景的知名人才資源公司,浦東公司基于對其專業服務水準的信賴才與之訂立合同。雙方簽訂的《委托招聘合同》第五條第6項中約定,獵頭公司有協助企業對被推薦候選人的身份及工作經歷的真實性進行核實的義務。所謂協助核實,并不是要求獵頭公司對被推薦人的所有信息都一一核實,也不是說在企業未明確要求其核實的情況下,獵頭公司可以不作為,而是要求獵頭公司的服務體現其專業水準,盡到合理的努力來核實被推薦人信息。但如果獵頭公司盡到了合理的努力來核實,例如上相關官方網站或機構調查,卻仍然未能發現,也許可以作為獵頭公司的抗辯理由。而此案中,對于注冊會計師證書以及學歷證書這種基本的客觀信息,獵頭公司都沒有提供證據證明其付出努力來審核,明顯屬于未盡到義務。
那么,委托方能否要求獵頭公司賠償損失?法院認為,浦東公司主張的損失為其向王麗支付的費用。因該費用是勞動報酬,并非損失,不應由汶德富公司賠償。
2017年9月,上海市普陀區人民法院判決汶德富公司返還浦東公司委托費用7.57萬元,駁回了浦東公司要求獵頭公司賠償經濟損失的請求。
【以案說法】
《征信業管理條例》第十四條規定: 禁止征信機構采集個人的宗教信仰、基因、指紋、血型、疾病和病史信息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禁止采集的其他個人信息。第十三 條規定:企業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與其履行職務相關的信息,不作為個人信息。
據此,個人在職場的信息屬于公共事物、群體事務、單位事務的范疇,個人職場的誠信信息不屬于個人隱私保護的范疇。
編輯 吳忞忞 mwu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