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杰
(六盤水師范學院體育學院,貴州 六盤水 553000)
第31屆奧運會籃球比賽女子籃球比賽,美國隊奪得金牌,西班牙與塞爾維亞分別獲得銀牌和銅牌,中國女籃以1勝4負的戰績排在第10名。本研究以本屆奧運會12支參賽隊伍運動員為研究對象,通過對參賽運動員身高、體重及克托萊指數等3項指標進行比較分析,探討不同位置、不同國家運動員在身高、體重及克托萊指數等3項指標所存在的差異,以期為我國女子籃球在運動員選材、訓練及參賽等方面提供理論參考。
本研究以第31屆奧運會女子籃球比賽12支隊伍不同位置運動員身體形態為研究對象。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學術期刊網查閱目前國內外有關籃球運動員身高、體重、克托萊指數等方面文獻資料,對其進行歸納梳理,形成本研究理論基礎。
1.2.2 數理統計法 通過建立第31屆奧運會女子籃球運動員身高、體重、克托萊指數等指標數據信息庫,利用SPSS13.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處理,主要涉及描述性統計分析、列聯分析,所有統計量的顯著性水平設置為α=0.05。
圖1顯示,不同位置女子籃球運動員身高均值特征表現為中鋒最高、前鋒次之、后衛最低(LSD多重比較,P<0.01)。相同位置不同國家間比較發現,中鋒,澳大利亞及美國球員身高最高(P>0.05),其次是西班牙及中國(P>0.05),巴西及塞爾維亞列第三(P>0.05),土耳其、白俄羅斯、法國及塞內加爾列第四(LSD多重比較,P>0.05),最后是加拿大及日本(均值分別為190.00cm、189.00cm,P>0.05);前鋒,澳大利亞球員身高最高(均值189.60cm),其次是西班牙、塞爾維亞及中國(LSD多重比較,P>0.05),加拿大、白俄羅斯、美國及巴西列第三(LSD多重比較,P>0.05),土耳其、塞內加爾及日本列第四(LSD多重比較,P>0.05),最后是法國(均值為:179.33cm);后衛,法國球員身高最高(均值為:178.00cm),其次是中國及美國(P>0.05),加拿大、塞爾維亞及西班牙列第三(LSD多重比較,P>0.05),巴西、白俄羅斯及澳大利亞第四(LSD多重比較,P>0.05),塞內加爾及日本最低(均值分別為170.75cm、163.67cm,P>0.05)。
圖1 本研究第31屆女子籃球運動員身高特征差異示意圖
圖2顯示,不同位置女子籃球運動員體重均值整體特征表現為中鋒體重最重、前鋒次之、后衛最輕(LSD多重比較,P<0.01)。相同位置不同國家間的比較發現,中鋒,西班牙球員體重最重(均值93.00kg),其次是澳大利亞、法國及中國(LSD多重比較,P>0.05),美國及巴西列第三(P>0.05),塞內加爾、土耳其、加拿大、日本及白俄羅斯列第四(LSD多重比較,P>0.05),塞爾維亞體重最輕(均值78.00kg);前鋒,巴西球員體重最重(均值84.50kg),其次是中國及土耳其(P>0.05),加拿大、澳大利亞及塞爾維亞列第三(LSD多重比較,P>0.05),白俄羅斯、美國及塞內加爾列第四(LSD多重比較,P>0.05),西班牙及法國列第五(LSD多重比較,P>0.05),日本體重最輕(均值71.88kg);后衛,澳大利亞球員體重最重(均值71.00kg),其次是巴西及美國(P>0.05),塞爾維亞、白俄羅斯及加拿大列第三(LSD多重比較,P>0.05),中國、西班牙、法國及塞內加爾列第四(LSD多重比較,P>0.05),土耳其及日本體重最輕(均值分別為 62.75kg、60.33kg,P>0.05)。
圖2 本研究第31屆女子籃球運動員體重特征差異示意圖
圖3顯示,不同位置女子籃球運動員克托萊指數整體特征表現為中鋒克托萊指數最大、前鋒次之、后衛最小,其中塞爾維亞出現了中鋒較前鋒小現象(LSD多重比較,P<0.01)。相同位置不同國家間的比較發現,中鋒,法國、西班牙及中國球員克托萊指數最大(LSD多重比較,P>0.05),其次是巴西及澳大利亞(P>0.05),美國、塞內加爾、加拿大、土耳其及日本列第三(LSD多重比較,P>0.05),白俄羅斯列第四(均值434.05),塞爾維亞最?。ň担?02.21);前鋒,巴西球員克托萊指數最大(均值453.70),其次是中國、土耳其及塞內加爾(LSD多重比較,P>0.05),加拿大、白俄羅斯、澳大利亞、塞爾維亞及美國列第三(P>0.05),法國列第四(均值407.29),最后是日本及西班牙(P>0.05);后衛,澳大利亞球員克托萊指數最大(均值405.37),其次是巴西、美國及白俄羅斯(LSD多重比較,P>0.05),塞爾維亞、塞內加爾、加拿大及西班牙列第三(LSD多重比較,P>0.05),日本、中國及法國列第四(LSD多重比較,P>0.05),法國土耳其(均值356.82)。
圖3 本研究第31屆女子籃球運動員克托萊指數特征差異示意圖
3.1 不同位置間運動員身高、體重及克托萊指數均值特征基本趨于一致,均存在顯著性差異。其中,身高均值特征比較發現,中鋒最高、前鋒次之、后衛最低;體重均值特征比較發現,中鋒最重、前鋒次之、后衛最輕;克托萊指數均值比較發現,中鋒最大、前鋒次之、后衛最小,其中塞爾維亞出現了中鋒較前鋒小現象。
3.2 不同國家間運動員身高、體重及克托萊指數均值特征比較發現,運動員身高與體重、克托萊指數不具有相同的變化趨勢,體重與克托萊指數具有相同的變化趨勢。其中,美國、澳大利亞及西班牙3隊球員在身高、體重及克托萊指數3項指標均排在中等以上,說明其運動員身體形態指標發展非常均衡,中國球員個別指標排名在前幾名,但整體發展出現失衡現象。
[1]李國,馬德森,孫慶祝.第30屆奧運會女子籃球項目參賽球隊技術統計的RSR分析[J].中國體育科技,2013,49(3):45-48.
[2]曾捷.第28屆奧運會中外女子籃球快攻對比研究[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6,32(3):63-64.
[3]陸長青.第29屆奧運會女籃8強運動員年齡和身體形態特征的比較[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9,32(9):134-135.
[4]韓玉柏,胡洪泉.第29屆奧運會女子籃球比賽運動員身體形態比較研究[J].安徽體育科技,2009,30(6):27-28.
[5]董倫紅,尹恒.世界女籃優秀后衛隊員身體形態與技術特征分析[J].山東體育科技,2005,27(3):21-22.
[6]馮其明.2011-2012賽季WCBA聯賽運動員年齡、球齡和身體形態特點分析[J].長春大學學報,2012,22(2):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