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懿 周建東 燕子杰
摘要:“現代武俠”理念的核心是以武治心,不僅重視技能的習得,更注重武術文化的培養。文章選取中國傳統武術文化瑰寶之一的梅花拳為例,通過文獻梳理、邏輯分析等研究方法將傳統梅花拳與“現代武俠”理念糅為一體,指出梅花拳中“梅花傲雪”的精神實質。而對種類繁多樣態各異的中國傳統武術文化,應當恪守以武治心的精神內核,基于“現代武俠”的理念篩選出其中的文化精髓進行傳承。研究指出:推動中國傳統優秀武術文化的發展,需要在恪守傳承者“匠心”的基礎上,借力國家在體育、文化、教育等領域的最新政策,采用“互聯網+”等現代高科技宣傳媒介,搭建“社會健身”和“校園推廣”兩大平臺,扶持和培養中國傳統武術的優秀人才,從而使中國傳統武術實現多維發展。
關鍵詞:現代武俠 中國傳統武術 梅花拳
中圖分類號:G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1839(2018)3—0010—05
1梅花拳與“現代武俠”理念
有謂治致之世而武可以不練,此言者迂也,蓋武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不備。梅花拳五代祖師楊炳在《習武序》當中論述了武術在和平年間存在的必要性,但是在如今槍炮等熱兵器盛行的時代,武術該如何傳承,有何意義成為了一個問題。而梅花拳以其獨特的練法,文理對人的教化,在當今時代中,有利于培養文武雙全,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人才,
為繼承和發揚這門優秀的傳統文化,燕教授在全國各大高校傳播梅花拳,培養現代武俠。但筆者認為,不僅高校梅花拳有其優秀文化,在小學,中學當中都有積極意義,在當今東西方文化交融的過程中,有利于提高國民的文化自信,以及開發學生的智慧,培養文武雙全的現代武俠。然如今學校體育當中武術課只注重套路,武術套路確實具有強身健體,培養堅韌不拔的意志等功能,但是與傳統文化的思想并沒有進行有效融合。
武術作為傳統文化的精華,應當合理利用武術來教化人,使人變得意志堅定,身體輕靈,頭腦靈活,使他們在未來的學習和生活當中,能夠更加的輕松,感受生活的美好。現在,傳統文化的娛樂節目遍地都是,但基本上都是古文的背誦,成語之類。不可否認,這對傳統文化的傳承確實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傳統文化當中的優秀思想卻沒有被傳承,多數浮于形式。但是梅花拳有自己的文場,將傳統文化當中“不二”“變化”等優秀思想進行傳承,從傳統文化的角度思考宇宙,集佛、道、儒三家精義,化周易為神奇妙用,含孫子兵法的謀略,所以,練習梅花拳就是在學習傳統文化。
作為一個中國公民,有義務提高自己的文化自信,積極學習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強大我們的內心,鍛煉我們的體魄,成為文武雙全的現代武俠,更好地服務于社會,提高科研水準,增強綜合國力。那么,何為現代武俠理念下的傳統武術呢,筆者認為,就是通過以武治心,思維變得活躍,能夠在自己的領域取得大的成就,更好地服務于社會和人民。
武俠,是指武藝高且重俠義的人。在古代,武俠一般都是殺富濟貧之人,或者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大多靠自己的一腔熱血作為行事準則。但是,在如今法治社會這種武俠將不適應社會的發展。但是,這么傳承會不會有人質疑能否把梅花拳的技擊傳承下來呢,必然會的。其實這個問題是完全不需要擔心的,傳統武術的本質就是技擊,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從技擊里來的,我們通過以武治心,警覺性就會提高,技擊出手是來自于自己的本能,這是一種潛意識。所以,現代武俠應當是技擊能力很強的,這就是梅花拳的“不二”,一真一切真,法法皆真。
梅花拳以武治心的功能就很好的反映了現代武俠的理念,所謂性命雙修,梅花拳在育人方面不但重視身體的培養,還有精神方面,處事堅毅果敢,為人忠厚隨和,身體健康靈活。“靈通濟世本其天經地義,玄妙教人全憑真文大武”,梅花拳祖師牌位上的這幅對聯充分反映了梅花拳是文武并重,七分文教三分拳腳,培養的人都是頭腦靈活,思維敏捷,身體健康的。
2梅花傲雪:追尋中國傳統武術的精神實質
《中國梅花樁文武大法》指出,夫人生之最幸福者體格精神之健康也,而金玉權勢之不與焉。人生最幸福的事莫過于有一個好的身體,健康的心理,武術對人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梅拳密譜》有云,今文明進步科學發達,西洋交通之便利,其種類之繁多不可勝計矣。雖然如是之多,而其對于人之功效,蓋有偏于一方者,有益于四肢者或不健于腦,有益于心氣者或不健于四肢。非其無益于人,是其每種有益而不能遍于周身也。夫其有益能遍于全體發展,健壯體格活潑精神,惟學拳是為其良方矣。故云拳術者,吾中華之國粹也。所以,現代武俠的理念比單純的強身健體,高難新美的表演,擂臺的比賽對人的教化能力要更明顯。不可否認,競技武術確實需要觀賞性,但是,并不是每一個人學習武術都是為了比賽,武術應該能帶給人不一樣的東西,梅花拳的以武治心就是一個非常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功能,通過以武治心,成為現代武俠,是當今社會所急需的武術傳承理念。
首先,現代武俠應該要懂得傳統文化的思想,并付諸到生活實踐當中,才能有技擊能力,這同時也是在響應黨中央的號召,傳承真正的中國傳統文化。那么,就有人會問了,現在國家已經在通過各種形式在傳承和保護傳統文化了,為什么要練拳,為什么要成為現代武俠?當前傳統文化的傳承措施多數浮于形式,并沒有傳承到真正的東西,只是在背一背古詩詞,這對于科技的發展,國家的富強,個人的提升都沒有現實意義,只有傳承到真正的思想才可以。現代武俠應該是為國家,為民族做貢獻的。改革開放30年以來,隨著西方各國先進科學技術的引進,各種糟粕也隨之而來,然而我們的年輕一代缺乏分辨能力,崇洋媚外,導致民族文化自信心大大衰退,爭相學習韓流、日流,卻忽略了我們自己的東西。所以我們的年輕一代應該通過現代武俠理念的影響,提高文化自信,不能讓國家外表強硬,靈魂卻是腐朽的。
其次,現代武俠應該是身體好,適應能力強的。由于西方文化入侵,導致人的審美發生畸形,男生沒有陽剛之氣,沒有一種自強不息的精神,女生缺乏陰柔之美,沒有一種厚德載物的精神。所以現在人的體質不斷下降,我們應該通過現代武俠理念的傳承,使得人們思想端正,不再以柔弱為美,國民體質才能提高。現代武俠應該是思維敏捷,靈感思維活躍的。我們通過梅花拳武功的訓練,以武治心,不但技擊能力提高,思維也會變得敏捷,在工作當中,才能表現突出,更好地為國家和民族做貢獻。
再次,現代武俠應該是處事得當,遇事冷靜的。通過梅花拳架子的訓練,使人靜下來,驚懼之心就會消除,慢慢的在面對復雜的社會事務中能保持一顆清醒的頭腦。現代武俠應該有一顆博愛的心,現代社會,亂象迭出,不論是黨內還是群眾,很多人做事大都私心過重,黨中央反腐也提出從不敢腐到不能腐再到不想腐,最根本上還是要從思想上解決這個問題。梅花拳打神不打人的技擊原則就體現了要想解決問題,主要還是從思想上教化一個人,所以現代武俠理念下培養的人才,胸懷寬大,有大愛,不自私,才能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更好地做貢獻。現代武俠應該是年輕態的,年輕人的特點是身體靈活,思維敏捷,進取心強,這樣國家才能生生不息的發展,不能成為現在網上所謂的“佛系少年”,年紀輕輕的,似乎看開了一切,實則失去了進取心。現代武俠應該是表現出一種奮發向上的精神,國家才能強大。
3梅花千朵:傳承中國傳統武術的文化精髓
經過歷代武術大家的努力,武術在歷史的長河中變得多種多樣,門派眾多,然筆者認為,武術的真東西應該是殊途同歸的,我們應該順應時代的潮流,來尋找,傳承武術的文化精髓。在此以梅花拳為例,筆者淺談一下對武術真東西傳承的思考。
3.1技擊
如今,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進行依法治國,傳統的俠義觀那種“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已不再適合如今的社會環境,有困難找警察,所以,我們基本不會有技擊的機會,即使上升到國家層面,軍隊也有了各種現代化武器,傳統的冷兵器作戰已經不再適合于現代戰爭。那么,武術的技擊作用還需要傳承嗎?不管哪門哪派的拳法,只要練出真功夫來,其結果是一樣的。這就叫做殊途同歸,因為宇宙的真理就是一個。所以,梅花拳的靈魂就是技擊,不管是強身健體,治病救人還是開發智慧,都需要練出技擊能力來,要知道一真一切真,只要練出了技擊能力,其它的方面自然也會練出來。因為技擊就是在靈感思維的狀態下所引發的,所以靈感思維練出來,自然頭腦靈活,技擊能力強。
3.2以武治心
《易經·系辭》中有一句話: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于此。這里的至神就是指人的大腦,所以,我們練拳要注意大腦的開發,靈感思維也是由大腦產生的,我們都聽說過殘奧會,但是沒聽說誰沒腦子也去參加殘奧會的。
其實,人的技擊能力是本來所具有的,在生物學上稱其為非條件反射,一旦有危險逼近,人的本能就會使人自動躲避危險,但是,我們的本能被從小到大一種慣性的邏輯思維所掩蓋,所以要通過以武治心來將靈感思維激發出來,梅花拳的技擊就是一種潛意識之下的本能反應。這里并不是說邏輯思維不好,我們要正確處理邏輯思維與靈感思維的關系,學習西方的先進科學技術,需要邏輯思維,但是要將制造變為創造是需要靈感的。
我們知道,通過眼耳鼻舌身意等感官接收的信息,都要經過大腦的處理,在大腦所接收的信息中,除了正常活動的信息外,還要經常接收很多有害的信息,在這些雜亂的信息的干擾下,人們往往不能靜下來進行正常的學習和工作,更嚴重的是,大腦若因為雜念處于長時間的興奮狀態,就不容易靜下來休息,影響正常的生活,干擾健康。所以,我們需要通過鍛煉使自己靜下來,人的潛意識就會得到激發,這樣,不管是技擊出手的本能,還是思考問題的速度,都將大大提高,真正做到文武雙全。
3.3“不二”
在這里,首先有必要解釋一下何為不二,比如我們畫一個圓,就分了圓內和圓外,平面內就“二”了。梅花樁武功就是“不二法門”,“不二論”認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組成都不是單一的,純粹的,都含有不是該物質的雜質。世間一切拳法,如果是單一的,純粹的,它就練不出真東西。
老子《道德經》提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王侯得一以為天下正。這不就是優秀的傳統文化嗎,從練拳的角度,梅花拳架子的求一是“動靜互根”,成拳的求一是相互“喂拳”,器械的求一是“凝神忘形”。前文提到的邏輯思維與靈感思維,傳統文化與西方科學技術等等,我們都要以不二的心態來對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直到沒有區別,做事也才能不偏不倚,不貪不歉,而不是非此即彼,徒增煩惱。對于技擊,不二包含了閃化即打的優秀思想。包括武術當中的擒拿,將自身練成一個整體,渾元一氣,使自己成為一,使對方成為二,才能立于不敗之地,拿住對方。
3.4借假傳真
拳無拳,藝無藝,無拳無藝是真藝。一切有形有象的拳法都是假的,那只是一個套路,真正的東西其實就是技擊出手的本能,什么時候能把拳練沒有了,就能達到出手不見手的高級階段了,技擊能力自然也會提高,同時也是一種靈感思維的閃現,這種練法,對人靈性的開發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這是直指人心的,并不是浮于表面。練出真的東西來也就達到“一真一切真,法法皆真”的狀態了。所謂真的東西其實就是找到自己的本心,練拳是減法而非加法,越練雜念越少,自己的本心就會顯現出來。所謂學道先須識自心,自心深處最難尋,若還尋到無尋處,方悟凡心即真心。通過借假傳真,找到自己,學到真東西,活動起來才能自然,無拘無束,表現出一種年輕態,思維也才能發散。
3.5書不盡言,言不盡意
首先,有必要說一下,這和武術有什么關系,其實我們在學習拳法的時候,還是用邏輯思維,比如邁右腳,伸左手之類的邏輯語言,但是試想一下,人們在兒時學習走路,說話,使用工具的時候,根本不會有邏輯語言,他們靠的就是模仿,這種模仿的本領我們是說不出來更寫不出來的,但是,我們還是學會了,這就說明人類天生的模仿本領是非常強的,只是隨著年齡的增長,邏輯語言的學會,我們不再使用這種模仿的本領,學習東西的時候就變慢了。所以,還是要增強模仿能力,人天生的本能被激發出來,學習能力將大大提高。
3.6正順圓滿夠
梅花樁架子要求正順圓滿夠,這種精神對人體的作用,對人思想的影響,都是非常有積極意義的。首先,從拳腳方面,梅花拳架子要求務必要站正,不偏不倚,這有利于人體氣血的疏通,對人體的健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并且要求有一種自然之態,不抗不擰,對于關節的保護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式。然后,動作要圓滑,要做完整,大開大合,有利于對自己的身體進行有效的保護。第二,從思想方面,正順圓滿夠的思想,對人的教化作用是非常積極的,首先,我們要做一個正直的人,不能對社會,對集體產生危害。其次,我們要順勢而為,不可逆天行事,對抗自然。然后,我們做人要圓滑一點,不能棱角分明,才能在與人交往中,給人一種舒服的感覺。做事要做的恰到好處,做完整,有始有終。花拳正順圓滿夠的思想,對人的教化有非常積極的作用,我們要合理利用這種思想,更好地教化人。
3.7天地君親師
天地君親師,統稱為報五恩。天,在古代人的印象中它是人間禍福的主宰,也是自然的支配者。地,萬物之本源,人們賴以生存的萬物,都是從大地生長出來的,故有“大地母親”之說。君,古代的有道明君把人類引導至文明社會,提高了生活質量。親,人的至親就是父母,子女應當孝順父母。師,如果說父母孕育了人的肉體,那么師培育了人的心靈。這個師不僅僅是傳授文化知識的老師,而且也指心靈根源的精神導師。梅花拳弟子敬天地,“忠君報國”,也就是緊密團結在黨中央周圍,遵紀守法,愛國愛黨,擁護黨中央的領導,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做貢獻,并且孝敬父母,尊師重教,這是人的一種美德,也是傳統文化的精神。
3.8七分文教三分拳腳
梅花拳祖師牌位上有一副對聯:靈通濟世本其天經地義,玄妙教人全憑真文大武。師訓也說:七分文教三分拳腳,世世代代文武齊全。由此可以看出,梅花拳是講究文武兼練的,所以被稱為文化拳。梅花拳文理集佛道儒三家精義,化《周易》為神奇妙用,得《孫子兵法》的神奇變化,所以非常有利于我們對傳統文化的傳承,也能調動學拳人傳承傳統文化的積極性。并且,能夠真正將傳統文化融入生活中,這種傳承,比背背古詩詞好得多,因為,傳統文化的思想能夠得到有效的傳承,這種思想,將影響一個人的處事作風和思想高度,進而影響中國的科技發展水平。
4梅花三弄:探索中國傳統武術的多維發展
如今的武術界,為方便競技,刻意的追求高難美新,雖方便競技,但是卻忽略了武術的真東西。高難美新,更像是雜技,這種武術是在以前的太平盛世,沒什么一技之長的人打拳賣藝所練習的,在亂世之中,武術其實是殺人技。不管是雜技還是殺人技,都不能展現武術真正的價值,那么,我們現在練習武術,該側重哪一方面呢?
“人生什么最寶貴,長白山上不老松”,這句流傳于梅花拳弟子當中的一句話,代表了梅拳弟子的追求,像長白山上的不老松那樣,永遠年輕,永遠健康。通過梅花拳的練習,能夠表現出一種年輕態:有朝氣,有追求,有開拓的精神,有奮斗向上的決心。我們練拳的目的就是鍛煉自己的身體,學習年輕人朝氣蓬勃、奮勇向前的精神,磨練自己的意志和性格,不怕困難、努力開拓。筆者認為,這才是順應時代的傳承模式,現代武俠,練出年輕態。
4.1恪守傳承者的“匠心”
首先,需要各門各派的武術前輩參與進來,拋除門戶之見,積極謙虛的交流,找到各門派武術的共性,發揚各門派的特點,尋找發揮武術的育人功能的方法。其次,積極學習本門武術的文化精髓,不要追求表象,而是本門派的武學思想,尋找各門派武學思想的新的時代意義。最后,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匠心”,傳承人切不可借助武術大發橫財,借機炒作。心懷“匠心”,發揚武術文化。各門各派通力合作,為武術文化發揮新的時代意義做貢獻。
4.2借力國家在體育、教育、文化等領域的最新政策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國家富強的重要標志。”體育不僅僅是一種身體身體運動,還是一種文化活動,一種教育手段,我們要借力國家在體育領域的最新政策,增進人民健康,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后,習主席又強調:“全民健身是全體人民增強體魄、健康生活的基礎和保障,人民身體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涵。”所以要增強人民的健康僅靠競技體育是不夠的,要加強全民健身,而武術又恰恰適合于各個年齡段,所以,順應全民健身的政策,發揚武術文化是有效的傳承方式。
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而十九大也為青年人提出了要求:青年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這恰恰符合了現代武俠理念中擁有“不老松”精神的一種年輕態的人才,我們要借力教育領域的最新政策,積極宣傳和發揚現代武俠的理念,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養更多的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貢獻的“現代武俠”。
習近平主席表示,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國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者和踐行者,又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當代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應該而且一定能夠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實踐創造中進行文化創造,在歷史進步中實現文化進步。我們應順應時代潮流,響應國家政策,弘揚武術的優秀文化,賦予武術新的時代意義。人民有信仰,國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而梅花拳的信仰則是天地君親師,敬畏天地,擁護黨的領導,孝敬父母,尊師重教,這都是傳統文化當中優秀的傳統美德。
4.3采用高科技媒介,搭建推廣平臺
為了進一步地傳播“現代武俠”的理念,有必要采用現代高科技傳播技術作為媒介,來傳播梅花拳等各類武術文化。比如,建立各類武術專題網站,發布學習視頻資料,建立學習平臺,向相關名師提問;還可以制作宣傳片,在央視及地方衛視播出,宣傳武術,介紹武術的育人功能,發揚優秀中國傳統文化。另外,利用最火熱的直播平臺,邀請武術家進行網絡授課,介紹武術文化及拳理等,能夠與武術愛好者直接問答式互動。
不僅如此,武術的傳播仍需要廣泛的社會群體參與,而參與的平臺需要推廣者進行建立。在“現代武俠”的理念指導下,我們需要搭建“社會健身”和“校園推廣”兩大平臺。“社會健身”是面向中老年,發揮武術強身健體的作用,促進體醫融合,治未病之病。還可以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所以應培養相關方面社會體育指導員,或利用當地武術前輩,在群眾中宣傳和教授武術文化。而“校園推廣”平臺是充分利用體育課及學校社團,開展武術進校園活動,但不以武術套路為主,而是以武術文化為主導,內外堂交替,使學生身體及精神全面提高,成為現代武俠,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貢獻。但應加強相關人才培養,杜絕練成一介武夫,遇事沖動,增加校園暴力,所以相關人才的培養方面應加強武術文化教育,使武德觀念深入人心。
5結語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無論是古代武俠還是現代武俠,能夠為國家和人們貢獻出自己的力量是“俠客”們的不懈追求。而武術,則是俠客們“強筋骨、練意志”的共同選擇,也是我們文化寶庫中的戰略資源,如果我們能夠傳承的得當,使“現代武俠”的理念達到“百姓日用而不知”,將在新時代大放異彩,提高民族的文化自信,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不可磨滅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