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英國特約記者 孫微 本報特約記者 盧昊

頭頂烈日,在偌大的煙草農場辛苦地勞作,這就是一個不滿14歲的煙草童工的日常。25日,英國《衛報》獨家爆料了了全球煙草業頗為驚人的童工現象。盡管西方煙草巨頭們聲稱正設法解決這一問題,但歐美公司的煙草農場仍大量雇傭童工。不僅如此,這樣的農場正向亞非拉貧窮國家擴散,形成真正意義上的不斷膨脹的“毒瘤”。《衛報》25日稱,煙草業屢禁不止的童工問題,幕后有巨大的驅動力。這一問題日益擴散到第三世界,進一步反映出煙草業全球產業鏈當中殘酷的經濟剝削和人權侵犯。
《衛報》稱,煙草產業是人類健康的巨大威脅,每年導致超過700萬人喪生,而現在該產業的童工問題進一步危害到人類的未來。從歐美到亞非拉,煙草農場中的童工數量正在增加。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機構負責人維拉·達科斯塔·席爾瓦稱,2011年以來每年約有130萬未成年人在煙草產業工作,隨著煙草農場從一些較富裕的國家轉移到較貧窮的國家,被雇傭的童工總數還在上升,“沒有任何有效行動被采取,來扭轉這種局面”。國際勞工組織稱,由于各種原因,目前沒有關于全球煙草童工的準確數據,但調查表明,在不發達國家的煙草農場,童工現象現在愈加猖獗。
據悉,在歐洲和北美大陸,煙草農場是傳統產業,而現在這一產業及其固有的產業鏈結構則在向亞非拉國家全面擴散。2014年,人權觀察組織曾批評美國的煙草農場大量雇傭童工從事勞動,收割煙草,晾曬煙葉,乃至操作重型機械。有數據顯示,2000年至2013年期間,土耳其、巴西和美國煙草農場的童工數量有所下降,但在阿根廷、印度和津巴布韋等其他國家則明顯上升。《衛報》的調查則重點關注了印尼、馬拉維、墨西哥等國。在這些國家,大量14歲及以下的兒童被帶出學校,在煙草田地除草,收集煙葉,從事各種艱苦甚至對身體有害的體力勞動,這些童工“生產的煙葉被源源不斷地運往其他國家,進入煙草市場,包括英國、美國和歐洲大陸”。
西方煙草公司雇傭貧窮地區及第三世界國家的童工,對這些孩子產生的影響是終身性的。由于身體正處于成長中,接觸煙草對他們的健康造成了直接的損害。在印尼一些農村,一些在煙草農場勞動的孩子惡心頭疼,甚至被發現肺部受到感染。同時,由于離開學校,他們也無法接受正規教育,這影響了他們的未來。馬拉維一名14歲的女孩對《衛報》說,她想成為一名護士,但她現在只能在煙草農場勞動,在烈日下用沉重的鋤頭除草。她的父母欠地主的債,只能將孩子當做廉價勞動力使用,“但仍然無法打破貧窮的循環”。
在全球煙草業,生產香煙產品的煙草公司壟斷了大部分利潤,而煙草農場的種植者們則處于整個產業鏈的最底層。煙草巨頭如英美煙草公司、菲利普莫里斯公司和日本煙草集團等向其遍布全球的煙草承包商發出訂單,而承包商們則支配農場,雇傭佃農們勞動。馬拉維當地佃農一年10個月在煙草農場勞動,所獲收入平均約為380美元。每公斤煙草能生產1200支香煙,而農場出售每公斤煙草的利潤僅為30美分。
一些人權組織稱,由于上游生產利潤微薄,雇傭童工并盤剝其剩余價值,成為煙草農場的“常規操作”。這是赤裸裸的經濟剝削,也是殘酷的人權侵犯。盡管很多國家明令禁止煙草農場雇傭18歲以下未成年人,但在利益驅動下,雇傭童工的問題仍然屢禁不止。
面對人權組織及社會輿論壓力,煙草巨頭們紛紛聲稱,正在采取措施消除童工問題。《衛報》援引英美煙草公司、日本煙草集團等公司的表態稱,這些公司認為“童工是不可接受的,正盡一切努力阻止它發生”。《衛報》25日稱,煙草巨頭有各自的“社會責任計劃”和社區福利項目,它們監視煙草農場,建立學校乃至推出扶貧項目。但這些公司“為了維護信譽,會積極解決一些問題,但回避更難解決的問題”。英美煙草公司和日本煙草集團甚至聲稱,“在不影響健康或教育的領域中,輕勞動對于13到15歲的孩子來說是可以接受的”。社會人士表示,很顯然,煙草公司并未真正尋求根除這一問題,而將這些問題轉移給了貧困社區。當地政府在經濟利益誘惑下,特別是利益集團影響下,也經常回避問題的要害。“這對于一些宣示重視人權保護的國家而言,是一個諷刺”。▲
環球時報2018-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