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彭博社6月25日文章,原題:在西巴爾干地區,投資為中國贏得人心 要了解中國在歐洲后院巴爾干地區的影響力,不妨在發薪日到塞爾維亞小鎮斯梅代雷沃感受一下。
每到那時候,索普拉諾斯披薩店的臘肉腸披薩就供不應求,而賈斯米拉·什柳基奇在主廣場開的服裝店也總是顧客盈門。當地最大雇主是Zelezara鋼鐵廠,距離披薩店只有一小段車程。2016年,中國河鋼集團的投資使該廠得以生存,當地零售商也懂得中國投資者的重要性。49歲的什柳基奇說:“沒有他們,那就是糟糕透頂。”這足以使中國贏得當地的人心了。由于戰爭、制裁和政治騷亂,這個地區發展落后于歐洲其他前共產主義國家。
中國企業收購這家鋼鐵廠的舉動與提高中國在巴爾干地區聲譽的一連串備受關注的投資相符。如今,中國以及俄羅斯不用花多少代價就令歐盟黯然失色。塞爾維亞的五大投資者中有4個來自歐盟。但據一項政府調查,塞爾維亞百姓認為中俄應占據前三位中的兩位。由于對加入歐盟的支持度在下降,歐盟越來越擔心失去對前南斯拉夫部分地區的掌控。
位于英國劍橋的智庫歐洲新星的政治風險分析家蒂莫西·萊斯說:“這一切都具有政治后果,因為它削弱了認為歐盟是地區最好和唯一希望的看法,此外還降低了民眾對加入歐盟所需痛苦改革的意愿。”在巴爾干地區的影響力之爭中,觀念看法勝過現實。據歐盟統計,在非歐盟的西巴爾干地區,2017年所有貿易有73%來自歐盟。中國和俄羅斯各自僅占約5%。中國把該地區視為進入歐洲的關鍵走廊。項目包括南克羅地亞的海橋建設;華為公司為塞爾維亞電話公司提供升級服務建設項目;在黑山修建連接貝爾格萊德與亞得里亞海的高速公路項目等。
位于貝爾格萊德的IPSOS戰略營銷咨詢公司總裁斯爾詹·博戈薩夫列維奇說:“對中國的正面態度不斷上升。現在達到一個很高的水平,原因可能是中國的投資被作為一個友善姿態。
最新的報告稱,歐洲議員認為,全球權力中心的競爭沿著不同的關注點展開。歐洲聚焦法治、援助和商業發展;美國更重視安全;俄羅斯側重能源和外交;中國著眼于基礎設施和市場。歐洲議會去年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稱,“每一方都有特定關注點和比較優勢。”塞爾維亞“處于一種不穩定的平衡”。
今年,河鋼集團的煉鋼廠將生產180萬噸鋼鐵。在什柳基奇服裝店隔壁,伍約維奇剛完成干洗店的工作。在她看來,全球大國圍繞這個國家爭奪影響力沒什么不尋常。▲
(喬恒譯)
環球時報2018-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