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發

土耳其地跨亞歐兩洲,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500年之間,土耳其是世界文明的中心。
安卡拉位于安那托利亞中部、廣闊的安那托利亞高原的東端,海拔850米。安卡拉市有非常肥沃的麥田,在東北方分布著廣闊的森林。這里的歷史是從青銅器時代的哈梯文明開始,又繼承了公元前2000年的西泰特人、公元前10世紀的菲爾吉斯人、利迪亞人、波斯人的文明。其后,繼葛拉特亞人之后,公元前3世紀蓋魯特人在安卡拉建設了最初的首都。安卡拉從那時起被稱為安求拉,是錨的意思,這是熱愛海洋的蓋魯特人的蓋魯特語的最古老的單詞之一。
安卡拉是土耳其的首都,但并不是第一大城市。所有外國使節官邸、土耳其著名學府、政府樞紐機關等均集中于此。但與伊斯坦布爾相比,旅游名勝相對少一些。
城堡是安卡拉的主要旅游點,位于舊城的山上,從長途巴士站,或火車站附近,出車站后不用過馬路,搭乘16或64號巴士,在山腳下車,車程約10分鐘,然后朝著城堡的方向向山走,即可到達。從城堡上可俯瞰安卡拉市的全景。
伊斯坦布爾是土耳其的古都,最大的新型城市與港口。其中最著名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大橋聯接歐亞兩洲,為歐洲最大吊橋,全長1560米,寬33米,橋身離海面64米,能通過各種船只。夜晚,橋上華燈齊明,宛如巨龍凌空,美不勝收。

該市是土耳其旅游重鎮,既有沿海峽地形蜿蜒曲直的古老街道,又有現代化寬敞的土耳其大道。大道兩旁建有現代化大廈。市內建筑頗具特色,非常引入注目,尤其是哥德式建筑的紅屋頂及古色古香的伊斯蘭屋宇,間有現代化洲際旅館。市內擁有著名的伊斯坦布爾大學等高等學府。旅客還可觀覽輝映的古羅馬的狄奧多西城墻,它已有千年歷史。此外,尚有新老共存的城墻,例如馬爾馬拉海濱城墻等。旅客還可參觀艾哈邁德三世噴泉與新磚閣景點,著名游覽地還有托魯卡珀博物館、卡帕多西亞石窟、哈圖沙什城、內姆魯特山考古遺址及多爾恩赫切宮等。值得旅客瀏覽的1461年創建的市中心古老的巨型市場,占地3萬平方米,開設店鋪4000多家、20家客棧、65條街道,每天車水馬龍,人如潮涌,繁華熱鬧。
伊茲密爾是土耳其第三大城市,位于安納托利亞高原西端的愛琴海邊,是土耳其重要的工業、商業、外貿、海運中心之一,同時也是歷史文化名城、旅游勝地和軍事要塞。從伊斯坦布爾到伊茲密爾很快,只要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



在伊茲密爾我看到了以弗所古城遺址,這里曾是古羅馬帝國在亞洲的一個重要省份,面積十分大,在全盛時期這里曾經居住過25萬人口。現在遺留下來的仍然還有可以容納二萬五千人的露天劇場,氣勢恢宏,讓我對當時土耳其人民的智慧稱贊不已。讓我有些奇怪的是,整個以弗所古城里養著許多貓,它們都慵懶地躺在地上、屋頂上,許多游客都和它們合照,它們也毫不害怕生人,在陽光下打著盹,曬著太陽。讓我充分感受到了當地人與動物之間和諧的感覺。
伊茲密爾的綺麗風光每年吸引數百萬外國游客到此觀光度假。青山碧水映襯著棕櫚樹下寬闊的海濱大道,愛琴海泛起微瀾,拍打著長長的海堤,鳳尾、銀箭等魚類頻頻躍出水面,一群群海鷗飛掠于浪花之間,水天相接,景色美不勝收。
艾菲斯古城遺址在伊茲密爾以南75公里,這里是目前全世界保存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羅馬城市遺址,是圣經中曾提及的“以弗所古城”。據說這里曾經是古羅馬的國都,鼎盛時期人口達到25萬,面積2000公頃,是意大利龐貝古城的8倍,而如今,當我們走進古城入口,卻只見一片片廢墟。蹲守在殘壁上的一排石雕十分引人注目,這動物似綿羊、又似烏龜,俯首貼耳,無比虔誠地守候著眼前這片古老文明。古代文明的輝煌最終就以這種廢墟的悲壯呈 現在我們面前,古城中的殘垣斷壁無處不在,它們似乎正在向到訪的每一位游客訴說著幾千年前的都市繁華。勝利女神的石雕惟妙惟肖,而很多人像雕塑卻都已身首異處,刻意保留著那一份歷史的神秘感。式樣各異、紋路精美的門廊展示著當年羅馬建筑的驕傲。
整座城市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眼前這座兩層的大理石建筑——圖書館,相傳這是當年艾菲斯的羅馬總督切爾所死后,兒子為紀念他而修建的。雖說是圖書館,但從建筑結構來說卻更像宮殿,門前共有16根粗壯的大石柱,石柱四周和頂部都有精美的雕刻和花紋裝飾。一層正面有四尊女性雕塑,據說分別代表博學、智慧、科學、耐心四位女神,但是個別女神的頭顱卻已不翼而飛。雖然僅剩正面一堵墻壁,但是它的宏偉和壯麗依然令人震撼,當年的圖書館絕對可以稱之為精美絕倫的建筑精品。
棉花堡是土耳其一個特別美麗的自然景色。土文Pamukkale是由Pamuk(棉花)和Kale(城堡)兩個字組成的,棉花是指其色白如棉,遠看像棉花團,其實是堅硬的石灰巖地形。城堡是說它由整個山坡構成,一層又一層,形狀像城堡,故得名棉花堡。
此地多溫泉,溫泉自洞頂流下,將山坡沖刷成階梯狀,平臺處泉水蓄而成塘,人們可坐在里面泡溫泉,既解乏,又健康;泉水中的礦物質沉淀下來,把整個山坡染成白色,像露天溶巖。

從上往下看,一方方溫泉平臺像一面面鏡子,映照著藍天白云;從下往上看,像剛爆發完的火山,白色的巖漿覆蓋了整個山坡,頗為壯觀。游客們拎著自己的鞋從山頂沿曲折的小徑往下邊走邊泡,身心都融入了美麗的大自然。
泉水從山頂往下流,所經之處歷經千百年鈣化沉淀形成層層相疊的半圓形白色天然階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制造出如此美妙的仙境令人感嘆。為了防止鞋底磨損棉花堡的石灰巖,游人要赤腳才行,都說這溫潤的泉水能防病治病。
棉花堡的溫泉水深淺不一,有的地方只及腳踝,有的地方可及腰部。光著腳踩在凸凹不平的石灰巖上,游人們把它當成免費的足底按摩。
卡帕多奇亞距離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約260公里。數百萬年前,三座火山先后大爆發,火山灰覆蓋了卡帕多奇亞地區,巖漿冷卻、自然風化及雨水沖刷,將軟土和泥沙帶走,堅硬的石灰巖突兀挺立形成巖錐、山谷或磨出平滑的石頭波浪。巖石一波一波卷向前方,隨陽光的變幻,由白到粉紅再變成暗紫色。
在這里,自然的偉大力量鍛造出了世上獨一無二的神奇地貌。隨著時光的流逝,玄武質巖石碎裂,變得疏松,將松軟的風化巖重又暴露出來。慢慢地,除了被玄武巖像傘一樣遮蓋起來的地方外,雨水把風化巖石侵蝕出一條條溝壑,形成了陡峭的神奇煙囪景觀。一路上,你可以飽覽如神話般壯美的神奇“煙囪”,有的高聳陡峭,有的像筍尖,有的如柱形,還有色彩斑斕、高低起伏的小山,以及一叢叢綠意盎然的楊樹。
徒步穿越卡帕多奇亞繁多的峽谷是探尋這些壯觀巖窟教堂的最好方式。其中最有名的要算已經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的格萊梅露天博物館所包羅的數十座中世紀巖窟教堂。
歷史與現代的交融,會讓你對這個神秘的國度——土耳其,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