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辰
中圖分類號:G221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8)2-000-01
摘 要 微博是當下最流行的一種集交際、實時、娛樂等集于一身的互聯網應用。就目前形式看來很多的大中型網站,都非常積極的推廣、使用微博。這樣的舉動不但可以拉近互聯網的距離,更是拉近了人們的快捷方便的交流平臺。微博是一個實時消息分享和發布的平臺,自其發展以來,很多的官方新聞相繼在上面為人們發布相關的消息。本文就微博在新聞傳播中的應用優勢進行了具體分析。
關鍵詞 新聞傳播 微博應用
如今是一個快節奏生活的時代,很多的實時新聞事件每天都在發生,在這其中,微博的使用就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微博是當前一種十分流行的,將交友、時事和娛樂聚集在一體的互聯網應用,在當前的狀況看,很多的大型中型的網站都在十分積極對微博的運用進行推廣。這種情況不單能夠將互聯網之間的距離拉近,同時也把人們與信息分享以及交流平臺之間的距離拉近。
一、微博的發展現狀及特點
博客也簡稱微博,其是一種客戶使用實時的短小文本形式,將相關的小心公開發布的平臺,其能夠被任何人進行閱讀。在網絡的發展下,這些信息會用多種方式相互的傳遞。微博的特點一般有快捷性、原創性以及草根性,不管是普通群眾還是公眾人物都可以使用微博,在上面發布消息或者維系自己的形象。目前的微博還是具備著一種舞臺式的表演,很對的公眾人物現在也逐漸的不喜歡在微博上發布消息了,但同時也給一些普通的網民提供了一個展現自己的平臺。
二、微博的應用優劣分析
在對微博信息進行獲取的時候,能夠知道其具備著自主性以及選擇性的特點,相關的微博博主可以依據自己的興趣愛好以及對方博主發布消息的質量,以此方式決定自己是否去要對其進行關注。同時微博的內容影響力度和博主的粉絲數量有關,當微博博主發布的消息具有很強的吸引力時,就會有更多的博主微博用戶對其產生興趣并且成為粉絲。微博的內容主要是以短小精煉為主買這種形式的消息不需要使用很多的文字,其發布的門檻也比較低,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進行發布。因此現在微博上也出現看了很多的虛假消息,讓微博的內容和用戶魚龍混雜,這也是其缺點之一。不過相關的部門已經對這種情況有了一定的措施,即使是在微博上發布的信息,其博主也有一定的責任。所以我們在使用微博的時候一定不能夠發布不實的消息來引起關注。
三、新聞傳播中微博應用的具體優勢
(一)建設全新的新聞形式
微博最大的特點就是,其能夠讓人們不花費大量的時間就可以在簡單短小的文字中,對相關的信息進行閱讀以及判斷其存在的價值,分辨這種信息是不是自己需要的,所以微博建設了一個大眾化短新聞的寫作時代。在傳統性的新聞傳播形式上,往往是篇幅大,信息量包含的太雜不精簡。傳統的新聞傳播平臺也不方便信息的傳遞和共享,而微博的出現精簡了文字信息,讓新聞的內容更加具有實時性和精煉性。
(二)高實效的新聞源
微博開辟了一種全新的新聞流通渠道,其能夠將網民的力量發揮出來,每一位微博的客戶都有可能成為突發事件現場的記者,使用快捷的發布平臺將相關的信息進行及時有效的報道。比如某酒店女生遇襲事件,該女生使用微博平臺將自己的親身經歷詳細的報道出來,被人們關注后轉發立馬過萬,隨即各大媒體進行傳播。還有各大網站的網民也熱烈的討論,每個關注這個事件的網民都在全程跟進,整個事件一共用一天多的時間做全程報道,直至酒店官方發表道歉聲明結束。微博上的信息傳輸具有著及時高效的特征,這樣就對網民在獲取實效新聞上的需求進行了滿足。
(三)碎片信息可以聚集成新的話語權
大部分的微博信息是相對零散的,其中存在著很多無用的消息,這就容易上信息形成泛濫的效果,不過這要這些單獨的消息與網民們關注的事件產生聯系后,信息的制造者就成了所謂的目擊證人、知情人以及經歷者。大量的信息碎片在一個特定的實事件下聚集,就會形成新的事件消息,進而一種新的話語權。
這樣的話語權突出事情的真相,參與者一般是處在各個地方,其中間有親身經歷者,也有對事情進行分析的人,同時也有對事件的背景提供知識的人。在信息、觀點以及相關的知識聚集在一起時,這樣就讓事實上的真相得到了還原,然后大量的相同新聞就會讓這個事件成為焦點,比如人們比較關注的薩德事件,由于樂天集團愿意提供部署的場地,中國國內就對樂天超市進行了檢查,使用消防的理由將其關閉,而這種事件大都是由有樂天超市地區的人們親眼目睹,然后將這個消息發布到微博上。在整個事件中,有人分析了樂天這樣做的原因,有人對薩德對中國的危害進行了科普等等。這些消息就成了一個巨大的新聞事件,然后促使相關的新聞繼續發酵,從而就讓更多的微博用戶一起討論和參與進來。
四、結語
信息時代的人們越來越離不開網絡,微博這種信息發布的渠道讓人們有了更多的信息來源。在新聞傳播中對微博進行應用,能夠讓相關的新聞傳播的更快,具有一定的時效性,且內容豐富。因此,新聞傳播和相關的媒體與微博是不能夠分開的,這種結合的形式也讓網絡時代開啟了新的篇章。
參考文獻:
[1] 殷俊.微博的傳播特性與發展趨勢[J].今傳媒,2010(04).
[2] 甘霖.微博微信在廣播節目中的作用[J].中國傳媒科技,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