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建新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8)2-000-01
摘 要 本文立足實際,主要論述了縣級疾控機構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當前存在的問題與主要原因,結合地方實踐,提出了加強縣級疾控文化建設的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 疾控文化 建設 對策
文化是旗幟,文化是靈魂。文化是一個行業、一個系統精神特質的積聚與表現。加強疾控文化建設,用文化積聚共識,引領方向,教化靈魂,激發廣大疾控人員的積極性、主動性與創造性,增強疾控機構的凝聚力、執行力與服務力,為疾控事業健康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與智力支持,已成為當前縣級疾控機構的重要命題。
一、加強縣級疾控文化建設的重要意義
進入新時期,黨和國家對疾控行業新的要求、新的任務,決定了縣級疾控機構需要有特定的文化理念與文化建設,從而規范和影響疾控職員的行為模式、價值觀念。引導人們認識疾控職責的光榮性與重要性,形成共有的疾控精神、理想目標、價值觀念、服務方向與文化習慣。疾控文化有利于激發社會群眾參與疾控事業建設的熱情,認知健康是人人享有的基本權利;認知文化建設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和和諧發展的動力;認知社會群眾既是疾控文化建設的參與者、實踐者,又是疾控文化建設的鑒賞者、受益者。
二、縣級疾控文化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對于疾控文化建設不夠重視
由于縣級疾控機構建設與任務繁重,文化建設受到淡化與排斥。加之有些領導層認識不足,缺乏文化建設的使命感、責任感與迫切感,致使文化建設缺乏領導力、組織力與建設力。
(二)缺乏財力支持
由于縣級疾控機構建設與發展尚處于初級階段,加之一些縣區財力緊張,使得疾控機構的有限資金與少量創收主要投向了機構建設、設備購置及社會服務保障。疾控文化建設所需經費受到限制與約束,缺乏應有的財力支持,致使疾控文化建設滯后,活力不足。
(三)縣級疾控文化建設難以開展
隨著縣級疾控機構的不斷建設與壯大,涌入的職員越多。疾控成員來源不一。他們具有不同的文化教育背景、價值觀念、自我習慣,疾控機構內呈現出“宣傳難深入,教育難開展,活動難組織”現象。疾控隊伍的整體素質與疾控事業發展的不相適應,導致疾控機構內一些思想誤區與不良作風發生。
三、加強縣級疾控文化建設的對策與健議
(一)提高認識
縣級疾控機構,尤其是領導層,應站在時代高度,以面向世界的視野,以為民惠民的情懷,看待疾控文化建設,對待文化建設。悉心研究,多做實事,構建機制,形成黨委主管,多方配合,全員參與,社會共建的大格局。
(二)加大投入
加大政府投入,融納社會資金,加大自我投入。加強疾控文化設施建設,構置必要的文化設備器材,設立必要的激勵資金,為疾控文化建設與發展提供有力的財力支持。
(三)開展活動
堅持以疾控為主題,以促進人民健康、社會和諧為主旨,堅持面向基層,服務大眾方向。大力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努力發揮文化建設的功能作用。
四、縣級疾控群眾文化建設實例分析
山東省臨朐縣疾控中心的探索與實踐,得到了廣泛認可。主要做法是:
(一)以觀念文化感召人
樹立疾控事業建設與發展的主導性理念文化。強化“樂于奉獻,艱苦奮斗,嚴謹務實,不斷進取”的疾控精神。用觀念文化積聚共識,形成合力,構建疾控事業特需的領導力、執行力、服務力與文化力。
(二)以機制文化鞭策人
制定完善文化建設機制與制度。全面落實目標、制度、責任、考核四位一體管理模式。促使強制性制度變為引導性人文制度。形成以制度管人和按制度辦事的行為習慣。努力將自覺維護制度轉化為干部職工內在穩定的心理素質。
(三)以環境文化鼓舞人
大力創建勤政廉明的辦公環境,文明向上的人文環境,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誠信規范的信用環境。全面提升疾控中心文明形象。
(四)以行為文化影響人
大力倡導面向社會、服務群眾的服務理念,提倡誠心、熱心、耐心、細心的服務行為。以行為文化感染人,以行為文化樹形象。努力追求‘始于疾控對象需求,終于人民滿意的行為目標。
(五)以動態文化熏陶人
近年來,臨朐縣疾控中心倡樹一切為了群眾,一切服務群眾的宣傳理念,制定方案,運用人才,大力開展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如:先后策劃舉辦了“健康生活,幸福你我”“紅絲帶之夜”“健康朐城”“愛心綻放”等文藝演出活動。下鄉演出100余場,縣電視臺連續播放100余天,觀眾總達30萬余人次。還先后編繪印發了“健康臨朐,幸福你我”“鹽與高血壓”“健康六十條”“我的健康我做主”等健康知識手冊20萬余份。累計受益人數達30萬余人。
總之,縣級疾控文化建設正在路上,各地已取得了不少探索經驗,同時仍存在有許多困難與挑戰。應當不斷總結經驗,找出差距,加強研究,凝結共識,將疾控文化建設不斷推向新的水平。為人民更加健康、社會更加和諧發揮更好的功能作用。
參考資料:
[1] 熊英,陳明亮.提煉疾控精神實質 推進疾控文化建設[J].中國公共衛生管理,2017,33(02):253-255.
[2] 隋紅玉.我國基層疾控機構的建設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