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責任”的“明日來知府”
哲理的故事:
明朝宣德年間,趙像出任松江知府一職。
新官上任的他,辦公有個奇怪的習慣,就是在處理官司糾紛時,只要事情不是太過緊急,他總是勸說當事人雙方明天再來。
時間一長,人們無法認同他的這種工作態度,罵他拖拉懶惰,私下還用“松江知府明日來,今日來了也白來”的順口溜來嘲笑他,甚至背地里給他起了一個“明日來”的外號。
趙像生性寬厚,聞得這個稱呼,淡然處之,從不追究諷刺他的人。正因如此,關于他消極怠工、只領工資不干活的事兒也就越傳越廣,終于有一天驚動了明宣宗朱瞻基。明宣宗認為這種人玩忽職守,簡直是犯了瀆職罪,影響實在惡劣,于是專程派人去調查他。面對專程前來調查他的欽差,趙像坦誠地說:“很多來我這里打官司的人,都是帶著一時的憤怒而來的。冷靜下來后,經過家人的耐心勸解,很快也就消氣了。這樣的官司其實根本沒必要打,這樣就會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糾紛。因為打官司一定要判決的,總有一方勝出,一方敗訴。判決一下來,恐怕兩個人從此就成了冤家對頭,一輩子也不會來往了。說起來都是鄰里鄉親啊,整天抬頭不見低頭見。所以,本著和諧社會、長治久安的理念,官司能不打,盡量不要打。”
欽差聽了,深為感動,回去向明宣宗匯報說:“趙像盡職盡責,守得一方清明,百姓安居樂業,是個好官。”趙像這樣做,其實就是“冷處理”,給前來打官司的人一個緩沖地帶。等當事人雙方于憤怒之后,回歸理性,再來決定是不是還要繼續打官司。因為趙像深知,治理一方,攻心為上。明白了百姓打官司的心理,他這一劑“明日來”的良藥,算是對癥下藥。
皇上派人前來調查的事情一傳開,百姓們終于明白了趙像的良苦用心。(李素珍)
故事的哲理:
老子云:無為而治。無為是不做那些本來可以通過自然法則和時間穿梭就可以消解卻偏要人為干預的事。在管理中,確實大量存在看起來很緊急其實并不需要馬上處理,或說處理了反而添亂的事。一個聰明的管理者,不是疲于事必躬親判斷是非的人,而是懂得審時度勢判斷輕重的人。棋理云:很多棋,留著不走比急著走要好。
愛打扮的蜘蛛
哲理的故事:
蜘蛛們世世代代都穿著一身顏色灰暗的衣服。
老蜘蛛總是諄諄告誡小蜘蛛:這種衣服雖然不好看,但是便于隱藏,不易被獵物發現。你們要想吃飽肚子,就不要惦記著把自己打扮得漂亮。想漂亮,得有蝴蝶那樣的翅膀。
蜘蛛們都很聽長輩的話,世世代代穿著灰不溜秋的衣服,一動不動地守在自己織就的網上,等待著粗心大意的獵物落網。
然而,美麗實在太有誘惑力了。
一天,幾只小蜘蛛毅然脫下身上的灰衣服,換上了五彩斑斕的禮服,個個打扮得花枝招展,好不快活。
富有經驗的老蜘蛛趕緊警告其他蜘蛛:“孩子們,你們千萬別學它們的樣兒!它們這樣張揚,肯定要吃虧的!你們就等著瞧吧!”
但是,老蜘蛛的話沒有應驗。穿花衣服的蜘蛛們不僅沒有挨餓,而且捉到的蟲子比其他蜘蛛還要多。因為,森林里有許多愛漂亮的蟲子,把它們的花衣服當成了盛開的鮮花哩!
故事的哲理:
傳統應該尊重,但尊重傳統絕不意味著永遠一成不變。沒有變革就沒有創新,沒有創新就沒有進步。人類的進步,就是在一個個顛覆傳統的變革中實現的。而越是經驗豐富的前輩,越需要待后生以寬容,給予他們哪怕犯低級錯誤的機會。
小橡皮圈拯救轟炸機
哲理的故事: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軍方為“起輪事故”的頻發頭疼不已。許多飛行員在降落后,總會在收起側翼時誤將輪子收起。可以想見,飛機在陸地上滑行時收起輪子,有多么危險。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軍方請來一位心理學專家阿方斯·查帕尼斯中尉。查帕尼斯中尉提出了自己的疑問:為什么這些飛行員會如此粗心?他們太過疲勞嗎,還是他們太早放松警惕、覺得完成艱巨任務后可以就此“放手”?或者是在培訓他們時出了什么岔子?
很快,一條線索浮出水面:問題只出在駕駛B-17轟炸機和B-25轟炸機的飛行員身上,而運輸機飛行員不會犯這樣的錯誤。這條線索幫助查帕尼斯中尉打破了自身的偏見:他決定不再從飛行員的大腦中找原因,而是去看一看他們的駕駛艙。
在這些轟炸機的駕駛艙里,機輪控制桿和側翼控制桿緊挨在一起,看上去一模一樣。相比之下,運輸機的控制桿布局就非常不同。
這一問題發現后,轟炸機的駕駛艙從此改頭換面。在此之前,軍方的關注點一直在飛行員培訓和如何確保飛行員時刻保持警覺上,并且著重于培養那些不會出錯的“優秀飛行員”。而查帕尼斯中尉,僅僅在著陸時變速桿的末端安裝一個小橡皮圈,就解決了轟炸機存在的問題。([美]塞德希爾·穆來納森)
故事的哲理:
很多時候,人們常常將過錯歸咎于一個非常復雜的原因上,比如改變人的行為。而事實上,一些看似復雜的問題,通過一個小小的改變就可以得到改善。真正的品質,往往并非來自人的行為,而是在設計時就已經決定了。
假的物震懾虛的人
哲理的故事:
在秘魯首都利馬停車十分困難,因此一些司機常把車停靠在殘疾人專用車位。利馬交通隊曾設置過各種各樣的警示牌,但似乎都起不了作用。
前段時間,交通隊的一個警員加雷卡想了一個辦法。他在街道各處殘疾人專用車位旁豎立了高桿,然后在高桿頂端安裝上攝像頭。每個攝像頭的旁邊,加雷卡還寫了一句調皮的警示語:小心哦,社交網絡正在看著你。果然,這些攝像頭的出現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幾乎沒人再往殘疾人專用車位上停車。
有一次,其中一處殘疾人專用車位的附近發生了交通事故。負責事故調查的警員找到交通隊的加雷卡,希望他能提供當天事故發生時高桿攝像頭拍攝下的監控錄像。
加雷卡肩膀一聳,表示愛莫能助:“抱歉,我安裝的那些攝像頭都是假的,它只是放了電池閃燈,并沒有實際的錄像功能。”
警員簡直不敢相信:“假的?那人們為什么那么懼怕它?” 加雷卡有點無奈地說:“因為他們本來就心虛。也正是利用了人們的心虛,我用假的攝像頭震懾住了他們。”(流念珠)
故事的哲理:
只要洞悉人性,自然就會有制約人性的辦法。
(摘自《中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