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蓉
摘 要:在近代,中國文物在遭到了極大的破壞的同時,還有大量文物流失到國外。改革開放后,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民的物質文化需求日益增長,人們對于保護文物這項工作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在現階段,如今的文物保護管理工作已經形成了一個獨特的體系,各地各部門在這方面的工作流程基本相同。如何進行創新,從而更加規范地進行文物保護管理工作,這是相關人員在日常工作中應該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博物館;文物保管;創新
前言
現代文明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要對歷史進行回顧、總結與研究。中國在成為經濟大國的過程中,愈加重視文物的保護管理工作。而我國在這方面也進行了大量的努力,從制訂制度、修訂法律到成立博物館、建立考古遺址公園等,都體現了我國政府的對文物保護管理工作的重視。但仍有不少問題暴露出來,如部分制度尚不完備,有些地方的相關工作與實際情況存在矛盾等。政府逐漸意識到了這些問題,提出要科學合理地進行文物保管工作,同時要求各地文物管理部門結合各地實際情況總結出一套符合各地實際情況的工作方法,以建立更加完備的管理體系。
1 保管人員嚴謹的工作態度和人民群眾的參與至關重要
文物是極為珍貴的文化遺產,是不可再生資源,保管人員要擔負起保護文物的責任。在具體工作中,保管人員應具備嚴謹的工作態度。國家相繼出臺了政策、法規和管理辦法,對藏品管理作了嚴格的規定和要求,保管人員要嚴格執行有關政策和標準,樹立正確的工作態度,熱愛本職工作,安全妥善地保管文物藏品。
保護文物不僅是管理部門工作人員的責任,更是每個中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因此,要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如定期向群眾開展相關主題講座,豐富群眾對于文物的認識,提高群眾保護文物的積極性。同時,要從小培養學生的文物保護意識,可以定期組織學校學生參觀博物館,將學生所學的歷史知識與文物密切聯系起來。
2 根據以往經驗對文物進行準確分類
在中華文化五千年的漫長歷史中,各種文化百花齊放,層出不窮,不同地區的文化更是相去甚遠,在這些文化下誕生出的文物同樣也各具特色。由于我國地大物博,各地區的氣候、經濟等情況各不相同,這就對各地的文物保護管理部門提出了要求,要在結合實際情況的前提下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是否完善、管理方式是否科學,都會對文物的保管產生影響。在文物的實際保管中,文物會有流動的可能性,這就需要文物保管部門做好文物的相關記錄,建立完備的文物保護制度。要建立完備的文物保護管理制度,就必須準確、及時地對文物的具體情況有所了解,同時還應該對文物進行準確分類,這樣才能針對不同的文物采取適當的保護措施,從而確保文物的安全。但文物的分類工作是極為繁瑣的,雖然現如今科技相對發達,計算機與網絡技術也得到了普及,在具體實行過程中還是會給工作人員帶來不小的挑戰。現如今各大博物館、紀念館對文物進行分類主要是根據年代、質地、出土區域以及種類等因素進行區分。但隨著文物數量種類的增多,這種分類方法暴露出了它的弊端:信息不完整,檢索困難。這些問題的出現,既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與時間,還為保管人員帶來了很大的麻煩。對此,就要求當地的管理部門制訂出實用方便的分類制度,從而不僅提高工作效率,也能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費。典型例子就是恭王府的轉型。2003年,文化部籌建了以恭王府為基礎的文化博物館,從此,恭王府由旅游單位向博物館轉型。在成立之初,恭王府文物保管部借鑒了具有相對成熟完備制度的遼寧省博物館的經驗與工作方法,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在原有的文物保護管理制度的基礎上制訂出了適合恭王府的新管理制度,為后續工作奠定了基礎,保障了文物的安全。而為了解決文物保管這一基礎問題,恭王府也進行了一系列的努力,包括建立一套全新的文物保管制度,對恭王府中的文物進行特殊編號,同時結合恭王府藏品基數小的實際特點,建立了專門檔案,而后對每件文物進行拍照與登記。這些舉措的實施,極大地提高了恭王府文物保管工作的成效。
在最近一段時間里,也有人提出了將文物按照民族進行分類。國家尊重每個民族其特有的文化,如果能夠按照民族進行文物分類,有助于考古學家了解各個民族在不同時期的特點以及各個民族在整個歷史中的發展過程。
3 加強對文物的鑒定
文物是我們借以窺探、了解歷史的重要證物,其中包含的種種信息不盡相同,信息的完整性更是不同。為此就需要專家來進行鑒定,從而衡量文物的價值。在鑒定過程中,專家要結合各個時期文物的不同特點與長期的工作經驗來進行文物的甄別。但在具體實行過程中,有關文物鑒定工作的開展并不盡如人意,權威機構與權威專家的缺乏,同時由于各位專家鑒定手法不一,鑒定難以統一標準,加之鑒定管理條例的缺失,導致一些鑒定機構不能給出真實可靠的鑒定報告。而因為這些報告的不準確,一部分有價值的文物被埋沒甚至被人為損壞,失去了其本來應有的價值。對此,我們必須加強對于文物鑒定工作的管理。
4 明確各部門的職能
在實際的文物保護管理工作過程中,各部門所負責的工作不同,如果把不同種類的工作分派給一個部門,可能導致工作效果差強人意,難以順利地完成任務。為此,要明確各部門的職能,實現文物保管工作的有序進行。例如,在管理過程中保管員與總登錄員的設立,就有效地避免了在進行文物保管時文物檔案不全或檔案丟失的情況。
5 建立和完善文物數據共享系統
當今時代科技飛速發展,計算機與網絡已經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計算機技術與網絡技術的大規模應用為信息的保存和共享提供了一個平臺。如今,信息共享系統構建技術已經成熟,但國內博物館的數據共享系統卻并不完善,這種不完善不僅體現在文物信息不夠全面,而且部分文物的信息也沒有進行共享,這對博物館各項工作的開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礙。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政府部門應當首先對各管理部門提出這方面的要求,比如加強共享系統的建設等,這樣既有利于工作人員進行信息檢索,還可以滿足觀眾的知識需求,同時還可以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對文物信息進行共享,還可以更好地掌握文物的相關信息,例如文物的位置與去向,從而確保文物的安全,便于信息的交流和文物的管理。例如,恭王府在進行文物管理時,建立了文物數據庫。在建立過程中,由于恭王府的文物流失較為嚴重,在收集過程中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但在建設中恭王府管理中心以清代王府為核心對清代的文化、建筑、文物、生活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的研究,研究人員發現盡管文物在近代動蕩歷史中流失嚴重,但在全國仍舊有不少文物得到了收藏。為此,恭王府通過與收藏有這些文物的博物館進行合作,以借展的方式將這些文物進行了有效的組合,創辦了“大清王府文化展”。
6 結語
現階段我國在文物保護管理工作方面仍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國家對文物的保管工作越來越重視,博物館與文物保管部門等相關單位應當順應發展潮流,抓住機遇,在做好基礎工作的同時應用好現代計算機技術與網絡技術,同時將文化研究納入工作內容中去,以拓寬工作思路與工作內容,為我國文物保管工作的進一步發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參考文獻
[1]宋妍妍.文物保管工作的實踐與創新設想[J].文藝生活,2016(8).
[2]周勁思.文物保管工作的實踐與創新設想——以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文物保管工作為例[J].遼寧省博物館館刊,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