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博
黑龍江省春小麥在我國小麥區劃上被確定為優質強筋“硬紅春”小麥優勢產業帶。小麥品質優良,商品性能穩定,對進口強筋小麥替代性強,目前商品率保持在80%以上。近年來受氣候條件和比較效益影響,我省種植小麥面積急速下滑,嫩江縣年種植面積穩定在200萬畝左右,占全省80%以上,主要集中在我縣北部和東部部分地區,尤其第五、第六積溫帶的山區、半山區,這里氣候冷涼,適合大面積種植的農作物有限,只能以小麥和大豆進行輪作,另外,隨著我省“鐮刀彎”地區玉米結構調整和麥、米、豆合理輪作模式的形成,這些區域發展小麥生產是條好路線。
1品種選擇及搞好種子處理
根據市場要求,選擇適應當地生態條件,經審定推廣的優質、高產、抗逆性強、抗病性強的強筋品種。在我省表現較好的強筋麥品種北部地區有:龍麥35、克春1號、龍輻麥21、龍麥37等品種;東部地區有:龍麥26等品種。
播前要進行種子清選,質量要達到種子分級標準二級以上。純度不低于良種,凈度不低于98%,發芽率不低于85%,種子含水量不高于13%。
根據病害發生情況,采取相應的種衣劑進行拌種。要混拌均勻,拌種后悶種5~7天再播種。
防治小麥根腐病:每100公斤種子用50%福美雙或40%拌種雙0.3公斤拌種。
防治小麥散黑穗病:每100公斤種子用2%戊唑醇150~200克加水1.5公斤,或用40%唑酮·福美140~200克,或者用6%戊唑·福美100~125克拌種。
2茬口選擇及輪作
在合理輪作的基礎上,選用大豆茬、馬鈴薯茬、小麥茬無氟磺胺草醚、異噁草松等長殘留性除草劑的地塊,避免甜菜茬。
3整地
伏、秋整地。要求整平耙細,達到待播狀態。前茬全部深松25~30厘米后耙茬作業(采用160馬力以上的大型機械),耙深12~15厘米。采取對角線法,不漏耙,不拖耙,耙后地表平整,高低差不大于3厘米。耕整地作業后,要達到上虛下實,地塊平整,地表無大土塊,耕層無暗坷垃,每平方米2~3厘米直徑的土塊不得超過1~2塊。三年深翻一次。秸稈粉碎還田。
4施肥
施肥原則:測土平衡施肥,最好是秋施深施。增施有機肥,穩氮磷、增鉀肥、因地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
有機肥施用量:每畝施1.5噸腐熟的農家肥(有機質含量大于30%)或等效商品有機肥。
化肥施用純量要求:根據土壤基礎肥力,氮磷鉀比例為1~1.2:1:0.4。
土壤有機質含量3%~5%的地區,每畝施底肥純氮4.5~5.5公斤,磷4.0~5.0公斤,鉀 2.5~3.5公斤;土壤有機質含量5%以上的地區,每畝施底肥純氮3.5~4公斤,磷 4.0~4.5公斤,鉀 2~3公斤。
商品化肥參考施用量:尿素6.7~8公斤/畝,二銨8.7~10公斤/畝,硫酸鉀5.3~6.7公斤/畝。
施肥時期:秋深施肥。一般在氣溫降到10度以下(10月1日以后)時進行。施肥深度8~10厘米。
追肥:4葉期至拔節前,每畝噴施0.5 公斤尿素;抽穗期和揚花前,每畝用磷酸二氫鉀0.2公斤,加尿素0.3公斤,對水噴施。若生產富硒面粉,每畝可用硒肥0.1公斤,對水7公斤噴施。
可施用緩釋氮肥代替部分速效氮肥,使氮素肥效后移。
5播種
早春耢地,耢平后播種。
土壤化凍達到5厘米~6厘米深時,及時播種。采用10厘米、15厘米單條播或30厘米雙條播。要邊播種邊鎮壓。鎮壓后的播深為3~4厘米,誤差不大于1厘米。播種密度要根據品種特性、土壤肥力和施肥水平等確定,畝保苗以37萬株~43萬株為宜。
春季施種肥時,切勿種肥混播,避免燒苗。可采取分次施肥播種,有條件的單位最好采取復合作業方式,施肥、播種、鎮壓一次完成,減少濕土裸露時間,減少土壤散墑。干土層厚或干旱時,增加鎮壓次數。播種時土壤水分較多,鎮壓后會出現板結,應暫緩鎮壓,至表土稍干再鎮壓。
6病蟲草害防治
防治病蟲草害要選用低毒、低殘效農藥。正常年份應在小麥3~4葉期進行化學除草。除草劑一般采用2,4-D丁酯、驃馬(除野燕麥)等,具體配方依據草情而定。
防除闊葉雜草:在分蘗末期到拔節初期,每畝用90%2,4-D異辛酯乳油30~40毫升,或72%2,4-D丁酯乳油60毫升,或72%2,4- D丁酯乳油30毫升混48%百草敵水劑25毫升,選晴天、無風、無露水時均勻噴施。
防除單子葉雜草:野燕麥、稗草可用6.9%精噁唑(驃馬)濃乳劑每畝40~50毫升,或64%野燕枯可溶性粉劑120~150毫升,對水噴施。手動噴霧器畝用水量15公斤,機械噴霧機公頃用水量20公斤。
防治赤霉病:每畝用40%多菌靈膠懸劑100毫升或80%多菌靈顆粒劑66毫升或25%咪鮮胺乳油53~66毫升于小麥揚花期對水噴施。赤霉病近幾年為主要病害,必須加強防治,并以預防為主,否則不但影響產量,對品質及食品安全威脅更大。
防治粘蟲:每平方米有粘蟲30頭時,在幼蟲3齡前,噴施4.5%菊酯乳油每畝30毫升對水噴施。防治蚜蟲可在每百穗有800頭蚜蟲時,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每畝20克,對水2公斤~3公斤噴霧處理。
7田間管理
小麥3葉期壓青苗,根據土壤墑情和苗情用鎮壓器鎮壓1~2次,采用順播行壓法。機車行進速度:10~15公里/小時,禁止高速作業。
如遇干旱,適時灌水,一般在拔節至抽穗進行2~3次灌水。隨中后期灌水灌施氮肥0.5公斤/畝,效果更好。
8適時收獲
人工收獲和機械分段收獲在蠟熟后期進行,聯合收割機收獲在完熟初期進行。
(作者單位:161400 黑龍江省嫩江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