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會遠
科學技術是決定生產力的第一要素,現代農業的生產技術發展速度飛快,并且很多現代話的種植手段在不斷的應用于實際生產當中,合理的進行利用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小麥的產量。接下來從小麥的品種選擇、土地管理、小麥病蟲害的防治手段等方面進行探討,僅供種植農戶參考。
1、 耕種品種優良的小麥品種
要想實現小麥高產的目標,首先在選種方面要高度重視,必須選擇品種優良的小麥。在選種的過程當中要充分的考慮到種植當地的氣候以及土地條件,選擇抗逆性強,單株小麥生產力高的、抗疾病、抗阻力、生命力頑強的優良品種,目標選擇的前提是優良的小麥品種可以實現畝產千斤以上的產量的目標,其次在選種之后要對種子進行預處理之后才能進行播種。
2、保證土地有充分的底肥,將土地進行精細整改
要達到小麥高產量的目的,在選擇品種優良的小麥用來耕種之外,所必須要進行的進行耕地的整改,保證整改后的土地能夠做到底肥充足。在小麥的種植過程中必須做到在前茬收割后要盡早的進行土地的深耕,去除前茬的農作物收割過后留下的雜草,在下一茬的小麥種植前保證土壤能夠做到足夠的平整、濕潤。并且可以充分的改善土壤的結構,比如說將土地進行深耕23~25cm以增加其蓄水能力。也可以進行秸稈還田的操作,這樣既可以讓土壤的肥力變得更高并且讓土壤更加符合小麥的生長環境。此外,在小麥的生長過程當中不方便進行施肥,因此要保證在種植前保證土地整改的時候有足夠的肥料,要將小麥的整個生長過程中的肥料一次性的施入,保證有充足的營養可以保證小麥的生長。同時在施肥過程中應該保證以有機肥料為主、無機肥料為輔的方法進行施肥,這樣可以不斷的改善土壤中小麥生長中所需要的有機質的含量,達到均衡施肥的目的。
3、 做好引水和排水工作,保證小麥生長過程水源充足
在進行土地的耕種的時候首先要做到的是修繕好麥田里排水的相關工程,必須要挖好田埂、溝渠,保證其是相通的,這樣可以滿足麥田里排水需求,防止小麥過澇。在一些水源并不是很充足的地方最好提前修建好水利設施,這樣不僅可以起到增加儲水能力的作用更加可以增加防水和灌溉的要求。可以做到將水資源進行合理的分配,保證小麥在生長過程中有充足的水源。
4、正確選擇除草劑并合理運用
通過除草劑的運用可以有效的減輕小麥種植用戶除草的負擔,也可以防止在麥田里雜草過多導致麥田里的營養成分被分走以及保證小麥可以得到充足的陽光照射。但是如何選擇效果好并且對環境污染性小的除草劑是一個問題。對于除草劑來說大體可以分為以下兩種,一種作用于單子葉植物,另一種作用于雙子葉植物。而小麥是一種單子葉植物,因此在選擇時要注意選擇對于單子葉植物沒有效果的除草劑,當然在選擇的時候不能以偏概全,對于雜草較多的麥田要根據實際情況出發,綜合利用除草劑將除草劑的功效最大化。在溫度、時間等方面都要選擇最適宜的情況進行噴霧,保證其高效性。
5、 地膜覆蓋技術的應用
要想得到高產的小麥要懂得適可收集最新的小麥種植技術,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種植技術的選擇。比如說合理的使用地膜的覆蓋技術,該種技術的優點是在使用后可以為小麥的生長提供更加適宜的溫度環境并且同時也可以減少少水分的散失,保證土壤濕度,減少灌溉次數。此外通過地膜覆蓋技術可以有效的提高土壤中的肥力以及小麥的光合作用等。目前該技術已經在許多地區廣泛應用。但是在使用時要注意使用密度,并且地膜所用材質不易降解,對環境有一定的影響,因此應盡量合理使用地膜。
6、 在合適的時間收割
小麥進行收割前必須保證小麥成熟的前提下,過早或過晚收割的小麥其產量以及小麥中蛋白質的含量都會受到影響。在合適的時期收割小麥才能保證小麥的產量高、質量好。過早收獲的小麥往往會出現其顆粒不飽滿的現象,并且產量低、品質也不好。而收獲時間過晚會導致小麥經受了長時間的呼吸作用,其內的蛋白質含量會下降。碳水化合物減少所帶來的結果是在田間容易落粒,雨水多的時候小米顆粒容易發芽。一般最適宜的收割的時間是在五月的中下旬至六月初,在此期間內選擇合適的天氣時間情況下進行收割為最佳,并且在收割時要注意保證環境的干燥,保證小麥顆粒的含水量為14%左右,這樣更有利于長時間的存儲。
總之,要想達到小麥的高產量要從多個方面入手進行。
(作者單位:637321 四川省南充市南部縣鐵鞭鄉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