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舉
隨著人們的生活質量的提高,對茶葉的質量安全要求越來越高,綠色、有機產為消費者所青睞。但是,蔬茶葉生產管理過程中,標準化生產程度不斷提高,特別是農藥使用不當,造成的問題很多,形勢嚴峻。針對這一現狀,生態茶園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應用推廣將確保茶產品質量安全,達到促農增收的目的。
一、相關綠色防控的概念:
1、綠色防控是一種以農業防治為基礎,以物理防治為導向,以化學防治為應急措施,采取人工捕殺、燈光誘殺、色板誘殺、性誘殺、誘餌誘殺和科學使用農藥等無公害防治措施,以控制病蟲、保護環境為目的的新型病蟲害防治技術。
2、農業防控:是生態茶園病蟲害防治的根本性措施,主要是通過加強茶樹栽培管理,即合理間作、行間鋪草、適時施肥以及中耕除草等有效措施,使茶園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促進茶園生物多樣性提升,對茶樹病蟲害進行長期持續性控制,使茶樹產生對病蟲害的抗性。
3、生物防控:保護利用茶園中的天敵昆蟲、有益生物減少人為因素對天敵的傷害,采取以蟲治蟲、以菌治蟲、以病毒治蟲的方法。允許有條件使用生物源農藥,如微生物源農藥、植物源
二、生態茶園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
1、 農業防控技術。(1)合理選種與品種搭配不同的茶葉品種對于病蟲害的抗性有著十分明顯的差異,因此,茶農必須慎重對待選種工作,并做好不同茶樹品種的搭配工作,盡量避免大規模的種植單一茶樹品種,盡可能選擇與當地氣候土壤、栽培管理條件等相符的品種,并且要求所選品種具有抗逆性強、產量高、茶葉質量好的茶樹品種。選種、配種工作完成后,應結合茶園栽培環境,營造合適的茶園氣候,促進茶樹抗病豐產性能的提升。(2)改善茶樹生長環境。茶園茶樹的生長環境往往能夠決定害蟲及其天敵的比例,對于大面積的連片茶園而言,其群落結構過于簡單,容易導致害蟲大規模爆發,對茶樹正常生長造成嚴重威脅。茶園內現存的植被和樹林,要盡可能地減少對其造成的破壞,要保持生態性,并在不適宜進行茶樹種植的山頂、山腳或陡坡上種植覆蔭樹,還可以在茶園的風口區域種植防護林帶等,通過這些舉措,使茶園整體環境得到有效改善,從而提高茶園生物多樣性。只有讓茶園生態環境得以改善,才能使其形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3)強化茶園的管理。①加強中耕除草,能夠把存于落葉層和表層土中的害蟲翻耕至土壤內深處,并及時翻出土壤內部害蟲,這樣既能減少草害,又能消滅部分害蟲,使得茶園環境更加適合茶樹生長。一般,耕鋤主要分為深耕和淺耕,其中深耕的深度約為20 cm左右,而淺耕的技術深度標準為5 cm左右,每年大約需要進行3次耕鋤活動,即春茶和夏茶后分別進行一次淺耕,秋茶采摘完畢后進行一次深耕,耕鋤完成后,還要進行一次施肥。在耕鋤過程中,不得使用化學除草劑,以免導致污染。②通過合理施肥,能夠使茶樹保持營養均衡,提高其抗逆性。通常,基肥主要是農家肥、菜籽餅以及堆肥等肥料,也可以在其中添加一定量的礦物源以及微生物的肥料,在秋季進行開溝深施,開溝深度要超過20 cm。在施用農家肥前,必須經過有機化和無害化處理,可通過建造專門的發酵房對農家肥進行悶堆和發酵處理。在確保基肥施足的前提下,還要及時根據茶樹生長與發育狀況適時追肥。開采前一個月在茶樹根部開溝,開溝深度約為10 cm,并向溝內施加適量已經腐熟的有機肥料,施加完畢及時覆土,同時,還應適時噴灑葉面肥,葉面肥必須經過有機認證,到采摘前10 d,就應停止噴灑葉面肥。
2、 物理防控技術。(1)人工捕殺茶園害蟲:人工捕殺是一種應用比較廣泛的捕殺茶葉蟲害的方法,但缺點是作業效率較低。在進行人工捕殺時,要注意根據害蟲的習性與棲息場所,比如說,茶毛蟲往往傾向于在茶樹葉片背面成堆產卵,所以可以選擇在每年11月到次年的3月之間摘除掉茶樹葉背的卵塊,通常幼蟲喜歡聚集于葉片背面,很容易發現受害葉片癥狀,這時可直接剪下帶蟲的枝葉,直接踩死,通過人工摘除病葉的方式能夠減輕病害對茶樹生長的危害。(2)誘殺茶園害蟲 :茶園中很多害蟲往往都具有較強的趨光性,這就為燈光誘殺提供了可能。比如說,太陽能殺蟲燈,耐用性強,誘殺范圍廣泛,可誘殺多種害蟲,整個殺蟲過程不會對環境產生任何污染,還能保護害蟲天敵和有益蟲,是一種理想的誘殺茶樹害蟲的途徑。(3)合理修剪:茶樹修剪是培養樹冠、更新復壯樹勢的關鍵技術,。修剪是茶樹優質高效樹冠培養最重要的手段之一。目前,我國推廣應用最多的修剪方法有定型修剪、輕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和臺刈五種。
3、生物防控技術。(1)注重生物多樣性防控。對茶園中害蟲天敵和有益生物進行有效保護,比如說植株、青蛙、鳥類等,盡可能地降低人為對天敵所造成的傷害,采取一些有益措施為害蟲天敵創造絕佳的生存生長環境。如,種植行道樹、預留適當數量的雜草以及蜜源植物,為天敵創造有效地繁殖和棲息場所;如果茶園條件允許,也可以放養一些家禽,使茶園生態調節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另外,通常茶樹病蟲害的天敵主要活躍時間在6~8月份,這時可以實行“半休采”制,也就是在6~8月份,不進行茶園的采摘和耕作施工,只是人工拔除那些與茶樹爭奪養分與陽光的雜草,并選擇在7月下旬和8月上旬的時間內進行茶樹的修剪作業,最大限度地降低對天敵的傷害。(2) 生物農藥防治。①合理選擇生物農藥,根據農藥安全間隔期選擇高效、低毒和無殘留農藥,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如三氯殺螨醇、氧化樂果以及甲基對硫磷,優先推廣使用生物農藥,如苦參堿、白僵菌、天然除蟲菊素以及蘇云金桿菌等生物制劑,也可以采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10%的帕力特和吡蟲啉或者濃度為3%的莫比朗等低毒低殘留農藥,螨類可使用噠螨靈或者炔螨特等。②應當加強病蟲害監控,合理用藥。根據對茶園內病蟲害分布選擇正確的施藥方式,針對病蟲害的具體情況,對于能夠挑治的,堅決不能普治,局部處理能夠解決盡量避免普遍用藥,減小用藥面積。同時,做好病蟲害測報工作,選擇最佳的病蟲防治期根據防治指標合理用藥。
(作者單位:445000 湖北省恩施市舞陽壩街道辦事處農業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