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轉玉
俗話說“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家”,足見肥料在農作物生長中的重要性。小麥為禾本科作物,須根系。小麥需肥較多,每形成100公斤小麥籽粒約需純氮3.0公斤、磷1.25公斤、鉀2.5公斤,充足合理的氮磷鉀供應和適量的中微量元素是小麥高產優質的基礎和保障。
一、 內鄉縣小麥在施肥上存在的問題
1、輕有機肥重無機肥或有機肥無機肥比例失調。正常的比例應是4:6,我們接近2:8,甚至大多數農民怕費事基本不施有機肥。這樣下去,不僅影響無機肥作用的發揮,而且導致耕地質量下降,小麥品質差。
2、重氮輕磷不施鉀或偏施氮磷肥,忽視鉀肥。氮磷鉀是小麥正常生長所必須的三大營養元素,只有配合施用,才能相互配合,互相促進,增產效果是單施其中任何一養分所達不到的。氮肥過多,鉀肥不足,會引起冬前麥苗生長過旺,易受凍害;后期則表現為貪青晚熟,易倒伏,千粒重明顯降低,產量不高。所以,氮肥施用過量必然造成小麥的減產歉收,只有適量適時地供給氮素營養才能確保小麥高產穩產。足量補充鉀肥,能顯著提高小麥抗病、抗旱及抗凍能力,并對莖稈粗壯、堅韌、抗倒伏和小麥正常落黃成熟都有良好作用。小麥生長過程中鉀營養供應不足,最明顯的表現是葉緣枯焦,甚至整個葉片似灼燒狀,小麥根系發育不良,籽粒癟瘦,莖桿細弱易倒伏,抗病能力差,產量不高。
3、N、P、K比例不協調,施用結構不合理。N:P2O5:K2O合理的比例應是1:0.5:0.5,由于施肥結構不合理,造成肥料利用率低,資源浪費極大。
4、選用的化肥后勁不足。小麥生長期長,其需肥高峰在來年的拔節期和灌漿期。所以,選擇一種長效化肥做底肥是小麥高產的基礎。近幾年,有些農民朋友種小麥時選擇的肥料特別是復合肥,肥效較短,沒有后勁,造成小麥年前麥苗長勢過旺,而年后返青時生長變弱,后期出現脫肥早衰,嚴重影響產量。
5、不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中微量元素對小麥的正常生長有重要的作用,缺少某種微量元素可能會對小麥的產量造成嚴重影響。如小麥缺鋅時,麥苗長期矮縮不長,拔節期麥株拔不出節來,植株矮小;小麥缺硼時,麥穗不實等。所以全面適量補充中微量元素,是提高小麥產量最經濟有效的方法。
6、追肥方式不科學。為圖省時省力,采用撒施的方法追肥,根本不管肥料利用率高低。肥料撒施會造成有效養分的揮發浪費,特別是尿素一類的肥料,降低肥效,因此建議小麥追肥時盡量采用開溝施的方法,覆土施肥的肥料利用率要比地面撒施高的多,這樣既減少了我們的經濟投入,又能收到好的效果,正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針對內鄉縣小麥施肥中存在的問題,我們要以平衡施肥為主導技術,以提高肥料利用率為核心,以測土配方為前題,以配方肥為載體,大力推廣平衡施肥技術,確保我縣小麥優質、高產、高效、生態、安全。
二、解決問題的技術對策
1、高產麥田
高產麥田地力水平較高,連年氮肥投入量過大,鉀肥投入量相對不足。在施肥上應增加有機肥的投入,實施秸桿還田,按照控氮穩磷補鉀增微的原則,建議高產麥田畝施優質農家肥4方以上,純氮(N)12—15Kg、磷(P2O5)7—9Kg、鉀(K2O)6—8Kg,使N:P2O5:K2O調整到1:0.6:0.7為宜。同時施肥方式上氮肥60%底施,40%撥節期追施;磷鉀肥70%底施,30%返青期追施。微肥可底施每畝用硫酸鋅2Kg或硫酸錳1.5Kg。小麥生長中后期噴施0.2%的磷酸二氫鉀,增加小麥千粒重。
2、中產麥田
中產麥田增產潛力大,要實現中產變高產,應增施有機肥,實施“沃土工程”,逐步培肥地力,改善土壤保肥供肥性能,通過調整施肥結構,增施磷肥,針對性補施鉀肥,實現優質、高產、高效。一般畝施有機肥4方以上,純氮(N)9—10Kg,磷(P2O5)6—8Kg,鉀(K2O)5—6Kg。氮肥施用應根據土壤質地狀況合理分配,一般粘質土壤70%底施,砂質土壤40—60%底施,其它則視苗情而定。中后期對脫肥麥田每畝噴施2%尿素和0.2%的磷酸二氫鉀水溶液50Kg,同時針對性噴施微肥。
3、晚播麥田
晚播麥田因騰茬晚,播種后延,冬前積溫不足,要以肥促苗,達到冬前壯苗,春季轉化快的目的。此類麥田在加大播量爭取基本苗的同時,高產田應畝施有機肥3方以上,純氮(N)10—12Kg,磷(P2O5)8—9Kg、鉀(K2O)6—7Kg;中產田應畝施有機肥3方,純氮(N)11—13Kg、磷(P2O5)7—8Kg、鉀(K2O)5—6Kg。施肥方式上氮肥70%底施,30%撥節期追施,磷鉀肥一次底施為宜。中后期針對性葉面噴施多元微肥。
三、關鍵措施
1、增施有機肥,保障耕地健康、肥沃、可持續利用。
有機肥不僅能為作物提供全面均衡營養、促進生長,而且肥效長,可以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機質,促進微生物繁殖,增強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改善結構,提高土壤肥力。所以增施有機肥是保證小麥高產、穩產、優質、高效的前提和基礎。在抓好農家肥的同時,大力推行商品有機肥,同時組織推廣秸稈還田、秸稈快速腐熟新技術,提升有機肥的產量和質量。
2、實施測土配方施肥,努力提高肥料利用率。
內鄉縣肥料利用率低、小麥產量和品質低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不能按土壤養分狀況全面平衡施用各種營養元素,實行測土配方施肥(平衡施肥)既能提高小麥產量與品質,降低肥料投入成本,還能減少因施肥過量引起的農業面源污染,是一項一舉多得的、先進的實用型科學施肥新技術。
3、推廣使用配方肥,節能增產保環境。
目前,市場上出售的多數是通用型的復混肥,養分比例不合理,針對性不強,長時間不加區別的施用造成資源浪費,農產品品質下降,形成“種瓜瓜不甜,吃菜菜不香”的后果。事實上,在不同地塊上種植相同的作物,所需的養分也并不相同,使用配方肥方法簡單,效果明顯。使用配方肥有六大好處,一是減少能源消耗;二是增加產量;三是節本增收;四是減輕病蟲害;五是改善品質;六是改善環境。不言而喻,推廣使用配方肥勢在必行,刻不容緩。
(作者單位:474350 河南省內鄉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