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峰
羊傳染性胸膜肺炎我們也可以將其稱之為爛肺疫,主要是由于絲狀羊支原體羊亞種所造成的疾病,具有較高的接觸性傳染性,這一疾病主要臨床特征表現為纖維素性肺炎以及胸膜炎,發病原因較多天氣寒冷潮濕、飼養管理不當、環境消毒不夠嚴格以及羊群抵抗力較弱等都有可能會引發這一疾病,而本文主要是就羊傳染性胸膜肺炎的診療進行了以下的分析:
1. 病原
羊傳染性胸膜肺炎主要病原體就是羊霉形體,是一種多形性且細小的微生物,革蘭染色會呈現出陰性,主要是存在于病羊肺部組織、縱膈淋巴結、胸膜滲出物之中,患病樣肺肝病變周圍水腫區域還很容易會滋生出細菌。病原對于理化作用的抵抗力十分的弱,只需要使用一些常見的消毒藥,像是福爾馬林、臭藥水等都能夠在很短的時間之內殺死病原。
2. 臨床癥狀
羊一旦患有傳染性胸膜肺炎,其體溫就會達到41~42℃,而且會離群獨自呆立,還會出現食欲不振、流淚、不愿走動、眼瞼腫脹、頭低耳聳、呼吸困難、反應減弱等癥狀;另外,患病羊呼吸也會明顯增快,能夠達到1分鐘40-85次,脈搏則能夠達到1分鐘110-140次。
3. 病理變化
羊傳染性胸膜肺炎主要病變位置是在羊體肺、胸膜以及縱隔淋巴結之處,患病羊胸腔之內還會存在較多的淡黃色液體,這些液體一旦暴露在空氣之中就會出現纖維蛋白凝塊的現象。患病羊肺部還會出現水腫、胸膜也會出現變厚且粗糙的現象,而且上面還會附有黃白色纖維素樣物;患病羊心包則會出現積液、心肌也會松弛變軟;支氣管淋巴結以及縱隔淋巴結則會出現腫大。
4. 實驗室診斷
4.1直接涂片
按照無菌操作步驟取出患病羊肺部、縱膈淋巴結、胸腔積液,然后對其進行分別涂片,之后再使用姬姆薩染色后鏡進行檢查,能夠發現存在桿狀、球狀、梨形、環狀以及螺旋形絲狀桿菌。
4.2分離培養
按照無菌操作取出患病羊的肺同時剪成小塊,將其接種于含有羊血清的羊肉培養基之中,然后將其放置在37℃的培養箱中進行培養,培養時間為4d,之后將其取出能夠看見煎荷包蛋狀的菌落。用接種針將其挑取出,使用少量菌體放置在顯微鏡下進行觀察,我們能夠發現存在分支的絲狀體。
4.3血清學檢測
在血清學檢測過程中,將羊支原體絲狀亞種標準菌株PG3作為抗原,然后使用微量間接血凝試驗法(MIHA)檢測血清是否有呈現出陽性反應。
5. 防治
5.1治療
在對羊傳染性胸膜肺炎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可以使用以下幾種方式來進行治療:
(1) 西藥治療。使用新砷凡鈉明對患病羊進行治療,每一只羊緩慢靜注0.3-0.5g的量,對于癥狀較為嚴重的患病羊,則可以在使用該藥物進行治療之前先為其肌肉注射2支樟腦磺酸鈉,以此來起到緩解呼吸困難、強心等效果。另外,為了避免在使用新砷凡鈉的過程中出現藥物漏在血管之外的情況,在治療過程中可以先使用向患病羊注射葡萄糖生理鹽水,之后再換成新砷凡鈉明,1d注射1次,連續使用3-5d就能痊愈。除此之外,也可以使用氟苯尼考注射液對羊進行西藥治療,按照0.2mL/kg·bw,1次/2d肌肉注射的方式進行,連續治療4d也即可恢復。最后,還可以在患病羊飼料之中適當添加飼料,這樣也能取得較為良好的治療效果。
(2) 中藥治療。可以使用黃芩、麻黃、蘆薈、杏仁、石膏、枇杷、桔梗、木通、大青葉、知母、牙根等藥物按照一定比例進行水煎過濾去渣服用,1d1劑連續使用4-5d也能具有較為良好的效果。
(3) 消毒。在對羊傳染性胸膜肺炎進行治療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好衛生消毒工作,尤其是對于羊圈舍之中更是要進行測底的清掃,可以使用1周使用1次2%燒堿液消毒進行消毒處理,連續進行1個季度;而對于已經病死的羊則需要將其尸體進行深埋,然后對場地進行消毒。
5.2預防
為了能夠最大程度減少羊傳染性胸膜肺炎對于養殖用戶所造成的損害,養殖用戶可以做好以下防控措施:
(1) 免疫。為了減少疫病的發生,需要做好免疫接種工作,對于6月齡以上的羊可以注射5mL的羊傳染性胸膜肺炎滅活疫苗,而對于以下的則可以注射3mL。
(2) 做好引種工作。在引種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產地是否存在羊傳染性胸膜肺炎病史,并且對羊加強檢疫,在引種之后還需要對其進行2個月以上的隔離,在確認無病之后才能對其進行正常飼養。
(3) 做好羊群管理。為了避免羊傳染性胸膜肺炎的發生,還需要加強對羊群的飼養管理,給羊群補充充足的精料、做好防寒等工作,這樣能夠最大程度提高羊的抗病能力。另外,在飼養過程中一定要定期實施消毒處理、體內其生蟲驅除等工作,羊舍之內也需要保持良好的通風、干燥以及陽光。
6.綜上所述,對于羊傳染性胸膜肺炎在治療過程中可以使用西藥治療,也可以使用中藥治療,而要想有效的減少這一疾病造成的危害,關鍵還是在于有效的預防和控制。
(作者單位:654499云南省紅河縣迤薩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