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祥
隨著中央惠農政策的開展,農機購置補貼得以落實,廣大農民購買和使用農機的積極性逐漸被調動起來,導致對農業機械的需求也不斷增加,對我國農業現代化的發展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但與此同時,農業機械的安全事故發生率也逐年增加。
一、 農機安全管理存在的問題
1.農機監理業務裝備不規范。在農村,一些農機監理車無統一的標志,監理服裝制式也不統一,監理檢測設備不齊全,能夠熟練掌握計算機技術人員少。
2.地方政府財政投入不足。農機安全監理工作本是一種政府行為,但在實際工作中農機監理工作變成了一種部門行為,特別是多數地方政府對農機監理執法人員的人頭事業經費均未納入財政全額預算,致使監理工作經費短缺導致農機監理靠收費養人形成重收費、輕監理的現象,給農機安全監管造成負面影響。
3. .當地政府重視不夠。在個別地方,政府部門不能正確處理安全生產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對農機安全生產缺乏足夠認識,存在重農機推廣、輕農機安全的意識,也沒有將農機安全發展納入到農機化發展戰略當中,致使農機“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成為空中樓閣,農機安全意識只是體現在講話中和文件上,并沒有將農機安全生產形成為自覺的行動。
4.農機安全生產基礎薄弱。主要體現在農機安全生產監管工作不到位,資金缺乏投入不足,致使農機安全生產投入欠賬嚴重。同時,農機安全生產責任落實不明確,責任不到位,安全意識淡薄,有些領導誤認為農機安全生產僅僅是農機監理部門的職責,和他們無關。
5.宣傳教育培訓滯后及農民群眾安全意識薄弱
由于宣傳教育培訓工作方法和手段落后,加上少數地方、部門漠視安全防范,不愿進行必需的安全投入,致使安全隱患嚴重。因接受培訓需要較大的財力和較多的時間投入,許多農機從業人員,幾乎從未進行過安全培訓,缺乏安全意識和安全知識,忽視安全操作,處險境而不自知,遇險情而難自救,常常因小小疏忽或操作失當,釀成重特大事故,付出慘痛代價,“十年辛勞奔小康,一場事故全泡湯”。實踐證明,有無培訓教育,情況大不一樣。農機從業人員有了安全生產的意識,有了安全生產的知識,有了自我防范的能力,農機安全生產的任務才能真正落到實處。為農民著想,這是最重要的著想對農民負責,這是最重大的責任。
6.農機監理基層管理服務網絡不健全。從目前配備人員來看,縣、市、區都設有農機安全監理機構并有人員編制、裝備、設施,而鄉鎮、農場沒有專設機構,監理人員很少甚至沒有。農機監理基層網絡不全,對分散在千家萬戶并行駛在鄉村道路上的農機安全生產無法進行有效監管,部分地方對拖拉機及駕駛員的牌證管理率只達到50%左右。
二、加強農機安全管理的辦法與措施
1.履行職責強化宣傳。
要抓好農機安全生產責任制的落實工作,努力做到任務明確、責任到人,要嚴格履行目標管理責任制,做到各個部門有責任,人人身上有擔子,組織農機執法人員到鄉村、農戶中,采取多種靈活有效的方法,對農機安全進行宣傳工作,提高農機手遵章守法的自覺性。
2.加大隱患排查力度 農機監理工作必須深入到鄉村道路、田間場院,進村入戶對無牌、無行駛證、無駕駛證的三無車輛和人員進行徹底清查,堅決取締拼裝的拖拉機和已報廢的車輛行駛,嚴格查處違章載人、超速、超載、酒后駕駛、疲勞駕駛、不參加年度安全技術檢驗等違章違法行為。協調力度組織行政執法督查組,深入基層進行農機工作執法督查,深化農機安全生產大檢查活動,加強拖拉機等農用機械的管理力度。突出拖拉機違法行為治理、農機維修站點無證經營清理、農機作業服務組織安全責任落實以及違規培訓、違規發牌發證、偽造變造牌證行為治理等重點,加強對重點地區、重點單位、重要場所和重要環節的管理與監控。
3.要加強領導各級政府對農機安全生產。
農機安全生產是促進農機化發展、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維護社會穩定及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保障與措施。所以,各級政府要加強對農機安全生產工作的領導,對農機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具體問題要切實給予解決。以國家法律法規的形式,來確定農機監理機構、職能的法律地位,以促進農機安全管理逐步走向向法律化、規范化、制度化的建設軌道上來。
4.充分發揮農機安全管理部門的職能作用。
檢查、監督是農機安全監理部門的重要職責與手段之一,是落實農機駕駛操作人員遵守《條例》與安全操作規程的有力保障。農機安全監理部門要定期與不定期地對農機交通的安全進行檢查與監督,尤其是對鄉村道路農機交通安全的檢查。當前,鄉村道路的交通安全是很難監管的一個盲區,交通管理職能部門把監管與整治的精力主要放在交通流量大的國道、省道、縣道及城鎮街道等交通要道上,而忽略了鄉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加上有些農用機動車主的法制觀念淡薄,交通安全意識較差,違章運輸,無證行駛、違章載客、超載、人貨混裝等違章現象時有發生,農機安全管理部門要在農忙季節,集中精力對農機農田作業進行監管,確保農機安全生產正常進行。
5.建立強制報廢農業機械的政策措施
廢舊農機收購站的成立要合法守信,以禁止使用年久失修的農業機械繼續投入作業生產。國家與農業機械生產企業聯合扶持并對廢舊農機收購站進行監督,對交回廢舊農機的農機戶要相應的金額的補貼,在政策措施上引導與鼓勵廣大群眾對農業機械實行真正意義上的報廢,努力改變群眾的思想認識觀念,教育群眾遵守國家的安全管理法規。提高農業機械安全投入使用的認識水平進而建立強制報廢農業機械的政策措施來保證農業機械安全良好的運轉。
(作者單位:154200黑龍江省蘿北縣農機局農機監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