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忠妍
農機科技推廣是農機化科學技術轉化為農業現實生產力的橋梁和紐帶,是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村生產力發展最有效的措施。隨著農業產業機構調整和農村經濟的發展變化,農機化事業從單一的糧食生產全過程機械化向多產業的全程機械化發展,從原來的產前產中機械化為主,向農業生產產后更廣泛地延伸,農機化的品種也由原來簡單的機械化,向電器化、自動化、信息化方向發展,傳統模式的農機化推廣工作已成為過去。農機化事業的快速發展,使農機推廣體制、觀念、手段、素質等已不適應新形勢的要求,須采取有效措施對現行農機工作出現的問題加以解決。
一、當前農機技術推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政府資金投入不足,扶持力度有待提高
與發達國家或發展國家相比,我國政府資金投入相對不足,人均比例低下,政策扶持力度不強,政策落實情況不樂觀,部分地方政府存在麻木應付,甚至出現不管不問、無人管理的現象,不利于農機科技推廣工作的開展。
2、基礎設施建設薄弱,硬件服務力度不夠
很多基層農機技術推廣站沒有固定的辦公場所,缺少科技推廣的設備手段,個別甚至無辦公場地、無技術推廣培訓設備、無辦公網絡設備,制約了新機具、新技術的推廣;農機戶機具存放場地不足問題對農機技術推廣影響也很大。農業機械的使用季節性強,為保證機具技術狀態,使用后需及時保養入庫。但是,調查中發現,由于場地不足,很多農機戶只能露天放置,特別是近幾年大型機械發展迅速,場地不足的問題,影響了農機管理水平和農機生產效益的進一步提高。
3、人員隊伍活力不足,農技推廣效率低下
農機科技推廣工作的不斷深入推進,對人員素質的要求不斷提高。但一些科技推廣工作人員,主動學習的勁頭不足,滿足現狀,害怕壓力,害怕競爭,甚至是消極回避,厭倦學習:還有些干部不思進取,工作方法陳舊、知識不及時更新,得過且過,對工作沒有激情,工作不深入,刻意回避問題和矛盾,怕承擔責任,導致工作不能及時開展落實,影響農機科技推廣的進展。
4、農機推廣手段不完善、模式單一,不能充分發揮農機大戶、農機科技示范戶和農機專業合作社的作用。多年來農機推廣主要依靠農機推廣機構,人員少,力量薄弱。農民是農機新機具、新技術的最終使用者,在農機技術推廣中發揮著主體作用。只有通過科技宣傳教育,培植科技示范戶,充分發揮示范戶示范、帶動作用,讓農民親眼看到新機具在農業生產中的巨大威力和顯著功能,他們才會自覺地學習新技術,使用新機具。
二、農機科技推廣工作的對策與建議
1、建設多元化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健全網絡,夯實基礎。
現在全國范圍內已初步建立了以國家推廣機構為主的專業推廣機構,與群眾性科技團體相結合的推廣服務體系。為完善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作為重要補充的民間科技性服務組織必須加快發展。因此要根據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六有建設標準,建立起省、地、縣、鄉農業技術推廣機構和村級技術服務組織,并按照“強化縣級、充實鄉級、發展村級”的總體思路,建立起上下相通、左右相連、設置合理、運轉高效的農業技術推廣網絡,從而保證能將農業新技術、新機現及時地引進、示范、推廣,迅速轉化為生產力。
2、抓好鄉鎮農機管理服務站建設
通過建立健全農機管理制度,落實農機推廣責任,下移管理重心,提高技術和致富信息等服務,加強農機新技術的宣傳教育,營造一個人人熱衷于農機新技術推廣的良好氛圍。同時結合開展創建“農視安全示范鎮”活動,本著自愿合作、平等的原則,發展由農民群眾自愿組織的民間科技服務組織,它最能直接代表群眾的切身利益,能最大限度地調動群眾參與的積極性。
3、發展村級是指依托農業大戶,建立村級最基層的農業技術推廣網點。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許多農業大戶應運而生,他們也是農業技術推廣的主力軍,也是農業技術推廣體制創新方面最具活力的一個突破口,如種田大戶,他們承包拋荒地,利用先進農業技術,購買先進適用機具進行適度規模經營。在農村起到了很好的帶頭作用,既富裕了自己,也解決了耕地拋荒現象。
4、加強培訓學習,更新思想觀念,提高隊伍建設
針對目前鄉村發展現狀,積極開展農機科技宣傳和實用技術培訓顯得尤為重要,宣傳培訓要突出層次、實用型,進行分類指導,全力提高農民農機科技素質。對基層農機技術培訓可以通過健全縣、鄉、村三級科技推廣網絡,對鄉村干部、科技人員、農民三個層次進行分類指導,采取“理論講座+現場操作+專家指導+考核驗收”等有效方式進行培訓,對考核達標者發給結業證書或“綠色操作證書”。對科技文化素質偏低的農民,應結合農時季節,采取把培訓班與現場示范操作相結合的辦法,手把手的指導農戶現場操作,提高他們的操作技能和科技意識。同時應加強對基層農機科技推廣人員的學歷教育,通過多種渠道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總之要通過專業培訓,崗位練兵,技術比武等多種形式,對農機推廣人員進行全員培訓,進行素質教育。要求人人懂技術、會操作、作風正、態度好,把農機推廣過程變成向農民傳授農機新技術,培訓農民科學種田新本領,帶領農民致富奔小康的大課堂。
5、大力推廣和發展節約增效農機
開發節水、節肥、節種、節藥、節油、節能和資源節約型農業裝備和應用技術,著力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降低物質消耗,堅持節約發展、增效發展,為根本改變粗放的投入型增長方式,發展高效低消耗的效益型增長方式。提高農業精準化水平,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提供農業裝備技術保障。
總之,基層農機推廣工作存在很多問題,如果這些問題不及時解決,會阻礙農村經濟的發展,也會使農業機械化的進程放慢,從而阻礙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有關領導和相關人員要給予重視,一切從實際出發,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而從根本上解決農機推廣工作中的問題,使農業機械化的進程加快。
(作者單位:125335 遼寧省葫蘆島市建昌縣素珠營子鄉農機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