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洋
在園林綠化中,園林植物配置十分重要。其中,園林植物的配置需要對園林整體的布局以及周邊建筑、植物的種類等進行全面統籌與規劃,只有這樣才能夠增強園林綠化效果。通過平面與立體等多個層面不斷強化植物搭配合理程度,實現園林綠化中的景觀價值。
1.春季園林綠化的園林植物配置
1.1混合配置的應用
園林植物配置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一定要按照科學與合理等原則,只有這樣才能夠規避偏枯的情況發生。通常,應當對花期相對較長且花色鮮艷的植物進行配置,進而確保園林在每個季節都能夠有鮮花開放。其中,通過混合配置的方式,可以把花灌木與宿根花卉栽種在一起,確保花期可以持續開放五個月。像郁金香等花期相對較短的植物,可以和較長花期的花卉進行混合栽種,這樣也能夠實現花期的延長。其主要技術包括:了解立地條件和植物特性,遵循適地適植物原則;根據綠地不同性質和功能選擇植物,合理配置;高度搭配要適當。上層喬、灌木分枝點較高,種類較少時,下層地被植物可適當高一些;種植區面積較小時,要選擇較為低矮的種類;花壇邊緣選擇一些更為低矮或蔓生種類,會更加襯托出花的艷麗;色彩搭配要協調,植物搭配要注意色彩的變化和對比,具有豐富季相變化。如落葉樹下可選一些常綠植物,如麥冬、蔥蘭、沿階草等。常綠樹下可選耐陰性強、花色明亮、花期較長的植物,如玉簪、紫萼等。
1.2分層配置的應用
在園林綠化方面,園林植物配置可以采取分層配置的方式,將各種花木綻放的時間進行有效地搭配,確保園林綠化景觀能夠呈現出多樣化特點與持久性特點。通常來講,分層設置的應用最好選擇較長花期的植物來搭配。其中,比較典型的分層方法就是在兩層之間配置月季花,確保全年都能夠持續開花,充分發揮其園林美化與綠化環境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應當對不同的園林景觀采取合理的分層配置,選擇不同花期但花色相同的花木,以保證園林綠化的景觀效果。同時,還能夠在不同時期彰顯花色漸變的明顯特征。在此基礎上,也可以通過不同顏色但花期相同的花木展開分層配置,確保能夠在同一時期能夠呈現出顏色各異的花木,增強園林綠化的活力與生機,實現園林綠化效果的有效提升。
2.夏季園林綠化的園林植物配置
夏季的氣溫相對較高,而且環境十分燥熱,所以,在對園林植物進行配置的過程中,應當將清涼與舒適作為首要條件,盡可能為游客提供乘涼綠蔭或者是蔽日地方,進而使園林綠化作用充分發揮出來。通常,在游客對園林景觀進行游覽的過程中,肯定會通過主干道,所以,應當在園林主干道的位置盡可能配置樹葉繁盛的植物。其中,不允許栽種灌木,以增強蔽日的效果。一般來講,園林綠化植物會通過綠色狀態呈現,所以,時間段不同,植物綠色也同樣會隨之發生深淺的變化,使得游客在觀賞的時候獲得不同感受,實現園林綠化景觀效果的有效增強。絕大多數園林綠化都會栽種垂柳,而在最初階段,垂柳通常都是黃綠色,但是,在季節變化的過程中,顏色還會隨之變成淡綠色。因此,時期不同給人的感受也有所差異,可以為人們提供清涼與舒適的感官性體驗。
3.秋季園林綠化的園林植物配置
園林植物在秋季配置的過程中,應當更重視樹種與植物的生態習性,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地規避植物的緩慢生長或者是枯死等多種情況的發生,使得植物能夠在短時期內適應園林的綠化環境。其中,紅葉在野外與山間的生長效果理想,正是因為它的生態習性,所以,紅葉的生長需要有更廣闊的空間。若在園林當中栽種紅葉,就很難獲取理想的觀賞效果。因而,園林植物配置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一定要對實際情況進行充分考慮,最好選擇生態習性相近且具有較強適應能力的品種,尤其是本地植物,這樣能夠全面提升園林綠化的整體效果,保證園林綠化環境質量。在此基礎上,對于姿態優美的園林植物,可以采取單獨種植的方式。另外,很多植物都只適合以成從的形式栽種,像是火炬樹。除此之外,也可以采用某一種花木當作園林綠化的主題,采用多種配置方式,充分展現園林植物的美感。
4.冬季園林綠化的園林植物配置
通常,在冬季園林綠化中,園林植物配置應當對綠化具體情況進行全面考慮,注重落葉與樹種形態以及枝干姿態等方面,才能夠有效地規避園林綠化缺乏生機問題。其中,在對花木進行選擇的過程中,也可以選擇接骨木或者是新疆忍冬等品種進行栽種,實現園林綠化活力的有效增強,使得園林綠化景觀的自身價值與功效。對于冬季期間,園林植物配置的顏色很難實現多樣化,然而,卻能夠呈現出植物冬態的效果,對人產生更深刻的影響,不斷提升園林綠化效果。
綜上所述,在國家經濟發展的背景下,園林綠化也呈現出節能化與生態化的方向發展,所以,對于園林植物配置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在實踐過程中,應當對園林植物分層設計及混合栽種方式給予重視。
(作者單位:164000 黑龍江省北安市園林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