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蕾
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對各行各業的發展都提供了一個有利的機會。我國是人口大國,同樣也是農業大國,農作物的安全穩定對我國的發展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農技技術,是農業產值提升的有力保障。基于此,本文從發展方向、面臨挑戰和完善模式三方面對農技推廣體系的建設進行探究。
1 多元化農業技術推廣方向
1.1以科研人員的服務為主體
首先應充分調動科技人員的積極性,為此可充分的利用各種優惠政策,積極鼓勵農業科技人員實現對農業技術的推廣;同時深化農業改革,促進農業向著機械化和體制化的方向發展,為此可適當通過技術承包制度,合作入股制度和技術轉讓制度等方式來實現對農業生產和技術的開發,這也是今年農技推廣運行的新方式。
實踐證明,這一方式是符合社會主義當前階段的發展國情的,是有助于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項全新的技術。不但對提升工作人員和熱情有很大的幫助,還有助于提升實現農業科技的現代化轉變發展。
1.2將農資生產企業作為農資推廣的主體
最近幾年我國政府一直在鼓勵農資企業的生產,通過轉變經營方式和經營理念,以及不斷的深化和改革售后服務,并且對經營銷售的技術加以推廣和結合,從而大幅度提升了農民進行農業生產的資源。
這種模式也有比較直觀的收益,如能夠直接給農民帶來實惠,并且為農資廠家指明了全新的發展思路。
1.3以企業訂單為主體
將企業的需求為主導,積極組織農民參與經濟聯合體。通過建立“市場+基地+農戶”的經營方式來實現訂單的產生和生產。
這種經營模式是近幾年來我國政府的不斷努力的方向,并且此種模式立足市場,并且秉承農戶和企業共同發展的觀念,大幅度提升了市場和生產活動的結合程度,很大程度上實現了雙方的共贏。
1.4以科研單位的研發和示范作為主體
將農業的生產和科研單位的技術研發相結合,不但能夠實現對農業生產技術的具體落實,提升農業產值還有利于農業生產技術的更新升級。技術的產生唯有在實踐中才能發現其中可能存在的不足。
而這種將科研單位的市場和農業生產單位生產技術相結合的方式,不但很大程度上促進了農業技術的發展,還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基地和資金的活轉,有助于農業資源和農業生產科技之間的優勢互補。
2 多元化農技推廣面臨的挑戰
2.1農業發展面臨的挑戰
城市化程度的不斷深化和發展,導致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進而導致了農村勞動力人口的缺失。這種城市化發展帶給農業生產的沖擊在城市化萌芽中便已經出現,很多有知識有能力的人都選擇進入城市發展,這也就導致農技推廣人員的缺失,農業發展也將因為缺少技術的支持而導致遲遲得不到提升。
2.2農產品質量面臨的挑戰
與國際農產品市場準入原則想比較,中國的農產品普遍存在著技術落后與濫用農藥的行為。此外農作物的金屬含量高,加工方式和加工質量落后以及科技附加值比較低的情況普遍存在。
為此在農機推廣的過程中不得不考慮以下問題:如何改進和提升農產品的質量以及如何去提升農民農業生產環節中的科學和環保的意識。進而如何提升農產品本身的市場適應能力。
2.3農業結構調整面臨的挑戰
農業生產結構的調整所面臨最大的問題便是農業的增收問題,而提升農民的收入也是農業生產結構調整的初衷。
3 多元化農技推廣模式的完善
3.1提升服務意識
農機推廣過程中提升農技推廣人員的服務意識是國家對農機推廣人員的新要求。在落實農機推廣的環節中農機推廣人員應“俯下身”,積極發揮自己的帶頭作用,將最新的農機生產技術推廣給所有需要的農民,為服務對象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3.2深化農技推廣改革
農技推廣改革的其中一個比較重要的目標便提升農機推廣人員的綜合素質,為農民提供質量更優的農技服務。而這個目標的是實現必然少不了明確的發展目標——深化農機改革制度,提升農機推廣人員素質。
在此目標之下也應輔助以強有力的執行手段,以及公平公正的考核方式。還要求工作人員明確自己的工作性質,積極樹立開放的發展思路,并且積極提升和農民之間的合作,提升業績。
3.3盡快完善農技推廣的法律法規
農機推廣的過程關系到農民的切身利益,為此應加快建立和完善農機推廣的法律法規。政府適當的推行相關政策來保障農技生產人員的利益,在對農技推廣有高度重視的情況下實現對農機推廣人員和農民利益的充分保障。進一步完善農技推廣技術,并且積極建立全方位的農技推廣體系。
3.4改善推廣手段
若是想讓農業科技能夠盡快的轉變為農業生產力,其中必然少不了強有力的推廣和宣傳。在此環節中充分的使用書籍,光盤,廣播和電視等先進的科技手段的方式來實現對農機科技的推廣,是使之盡快融入到農業基層建設中去的有力保障。
綜上所述,農技技術的推廣對我國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我們已經對農技技術推廣有了比較明確的認知,接下來要做的便是將這些認知具體落實到行動中,使農技推廣切實發揮到應有的效益。
(作者單位:164800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克東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