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傳金
充分發揮當地農業資源的比較優勢,集中生產要素投入,推進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生產,促進產業集聚,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發展一村一品,不但能增強農業競爭力、促進農民增收,同時還是培育農村主導產業的重要途徑,還可以強化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產業支撐。近年來,我縣積極引導扶持和各有關部門具體幫助指導,著力培育主導產業和優勢特色產品發展一村一品,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發展。
鄲城縣目前符合一村一品相關條件的專業村42個,占全縣518個行政村的8%,其中:蔬菜瓜果類專業村18個,特色農產品類專業村10個,藥材種植類專業村5個,水果類專業村3個,水產品類專業村3個,畜牧養殖類3個。主導產業從業人數10萬人左右,專業村農民農業年人均收入10530元,比全縣農民年人均純收入高20%以上,其中秋渠鄉于寨行政村蔬菜種植被農業部評為一村一品示范村、汲冢鄉紅薯種植被農業部評為一村一品示范鎮。雖然鄲城縣一村一品取得了可喜成績,但是與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標準和要求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制約因素。
一、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足夠認識。基層干部和部分群眾怕擔風險,思想不夠解放,存在求穩心理,小農經濟思想存在,對區域特色產業建設認識不足,對當地資源優勢重視挖掘不夠,工作缺乏創新意識,整個農業生產規模小、知名度不高、商品率低,沒有發揮出當地的區域特色比較優勢,成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瓶頸因素。發展一村一品必然需要各方面的投入,尤其是資金上的短缺嚴重制約一村一品建設。
(二)抗風險能力差。就全縣綜合分析,部分產業已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專村、專業戶發展格局,但是產業基地發展規模和產業產品區域集中度還不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與區域布局、專業化生產、產業化發展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抵抗風險能力差。比如,由于今年農資、飼料等原材料上漲,農產品價格下滑,導致往年一些一村一品專業村產值下滑,一些規模小的專業村抗風險能力差,今年達不到一村一品專業村的要求,專業村數量有所減少。
(三)質量品牌意識不強。大部分村民還停留在大田式粗放型蔬菜種植上,村里說種啥大家都種啥,不看市場,不注重質量的提高,提供的主要是初級農產品,比如蔬菜等,保鮮時間短,搶占市場不及時就造成產品積壓,像垃圾一樣扔掉,企農利益聯結機制尚不穩固,制約了標準化、規模化生產,無法提升產品檔次和技術含量,導致產品附加值低,農產品市場核心競爭力差,質量安全追溯制度大都沒有完全建立,無法真正從源頭上控制農產品質量安全,從而制約品牌農產品的健康發展。從目前已形成的專業村看,農產品“三品一標”水平,離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也有些差距。
(四)產業化水平低。一村一品產業化水平低,農產品加工企業普遍“小而全,小而散”,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組織化程度低。產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級生產、加工上,精深加工很少,農產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競爭力較弱,優勢農產品生產與精深加工的產業鏈條尚未形成,農產品基地提供的原料品種、品質、規格等有的不能適應精深加工要求,特色農產品產業沒有形成貿工農一體化的整體優勢,企業之間的分工協作關系也未建立,農產品資源分散、開發程度低、產業鏈短,農業龍頭企業帶動力不強。
二、一村一品發展建議
(一)構建組織保障。發展一村一品,是培育農村主導產業的重要途徑,是提升農業產業競爭力的重要舉措,是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手段,應成立一村一品工作領導組,由分管副縣長任組長,農業局局長任副組長,各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領導組成員。研究制定工作目標、措施、規劃,加強組織領導,完善工作機制,落實工作責任。鄉和村是一村一品工作的主要組織者和實施者,要確定專職工作人員,培訓學習,切實把推進一村一品各項工作落到實處。深入開展宣傳,利用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開展一村一品發展模式及典型經驗的宣傳,通過舉辦座談會、報告會等形式,不斷加大宣傳力度,為工作推進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激發廣大干部和農民群眾參與一村一品建設振興縣域經濟的積極性。
(二)強化扶持支撐。財政部門要安排專項資金,用于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的項目配套,整合發改委、財政、農業等各類支農資金集中捆綁,傾斜支持一村一品專業村鎮發展。建立政府扶持多方參與的金融擔保機制,降低門檻,簡化手續,擴大信貸規模。極鼓勵引導民間資本投資一村一品項目建設,增強一村一品發展的后勁和活力。
(三)典型示范帶動。充分發揮典型的一村一品示范引導和輻射帶動作用,圍繞當地農業生產和產業發展,加快培植一批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競爭力強的專業村鎮。在重點抓好現有一村一品村展的基礎上,再選擇一批不同類型的示范村,通過資金和技術集中投入和幫扶指導,加快培植形成一村一品示范輻射效應明顯的典型。
(四)培強產業鏈條。把產業延伸到市場導向需求,保障特色產業的長效發展,暢通產品供需渠道,建成產品初加工、專業市場、營銷大戶、合作社、龍頭企業為主體的新型流通體系。把農民合作社作為一村一品的基本組織形式,在加快發展一村一品的同時,著力提高農民合作社產品質量,拓寬經營領域,實現每個專業村都有合作社,打造具有本區域特色的一村一品產業鏈,使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與專業村、專業鄉鎮實現有效對接。
(作者單位:477150 河南省周口市鄲城縣農村合作經濟經營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