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國民
我國是一個經濟大國,同時也是人口大國,農業的發展對我國的人口及經濟都起到支撐作用。近年來,隨著經濟的提升,農業現代化建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其中的經濟管理之中還存在許多問題。因此,應針對農業現代化經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對策加以解決。
一、 農業現代化建設中經濟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 農業經濟管理體制不健全
我國目前的經濟體制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而我國的農業經濟管理體制帶有計劃經濟特征。且我國的的農業經濟管理體制,還落后于我國的農業發展。例如,我國對農產品的種植采取定額制度,這種制度使得現行的農業經濟管理體制與現在的市場經濟無法進行較好的相互適應,對農業經濟發展造成了阻礙。
(二) 缺乏先進的農業經濟管理觀念
我國的農業管理觀念目前處于落后狀態,致使農業現代化建設滯后,因此,應對農業經濟管理的觀念進行改變,應加強對農業經濟管理的重視程度。目前,我國的許多經濟管理人員本身不夠了解農業經濟管理,也就無法認識到其重要性。使得經濟管理人員沒能做到與時俱進,對國家頒布的與經濟管理相關的政策沒有進行深入了解。還有許多經濟管理人員,將農業經濟發展和農業管理進行了分離,致使農業經濟管理工作與當地的實際情況相分離,不利于農業經濟的發展。
(三) 缺乏先進的農業經濟管理技術
先進的農業經濟管理技術,對現代化農業經濟發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我國許多地區的信息化建設并不健全,農業生產方式較為傳統,基礎設施較為落后,對先進的信息接收較晚,使當地的經濟管理技術無法得到提升,導致農業生產的效率及產量都較低。加之先進的農業生技術的推廣力度不夠,且缺少相關經費,使得農業經濟管理技術結構老化,對農業現代化建設造成了嚴重的阻礙。
(四) 農業經濟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及素質較差
在現代化農業經濟管理中,農業經濟管理人員是農業經濟管理的實施者,對農業經濟管理水平有直接影響。現代化農業經濟管理的涉及面較為廣泛包括管理、法律、經濟、金融等等。因此,對農業經濟管理人員的要求提高了,但我國目前的經濟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和素質較差,未能達到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要求。致使許多農業管理人員對管理工作態度較為敷衍,進行管理時大多憑借經驗,對經濟管理的新技術和新思想接收較慢或不接受,使得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較慢。
二、 農業現代化建設中經濟管理問題的對策
(一) 完善農業經濟管理體制
想要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促進農業更好的發展,就要對農業經濟管理體制加以完善。首先,應對原有的經濟管理體制加以改變,形成全新的創新性農業經濟管理模式,將對農業數量的增長轉向對農業相關產品質量的提高。建設一個多元化的、縱向農業的、多產業鏈結合的新型現代化農業經濟管理體制。此外,現代化農業經濟管理體制中,應具有對生態效益進行評價的體系。以及在對生態農業建設時應建立一個全新的且不同于傳統的經濟管理模式及評價體系。
(二) 樹立現代化農業經濟管理觀念
農業現代化建設中的經濟管理,應在農業經濟管理觀念上進行改變,積極促進農業地區樹立現代化的農業經濟管理觀念。因此,應加大各個地區對現代化農業經濟管理觀念的宣傳力度,使農村的廣大地區可以對農業經濟管理加強認識,從而更有利于農業經濟管理的工作開展。此外,還應對政府部門人員進行培訓,加強對于農業現代化經濟管理的認識度,從而加深現代化農業經濟管理觀念。
(三) 加大資金投入,促進農業信息化建設
隨著我國科技及經濟的飛速發展,信息技術必然會與農業相融合,完成信息化農業建設。且信息技術可促進農業生產及經濟管理的精確化、智能化、信息化、科學化,可有效提高農業生產的收益。因此,應加強對農業信息化的建設工作,促進農業經濟管理的發展。應對各個農業地區進行農業信息化建設理念的普及工作,使人們可以對農業信息化建設達到充分認知。此外,相關部門應加大對農業的資金投入,積極推進農業信息化建設。在農業信息化建設之中,要配備相應的互聯網設備,因此需要投入較多的資金來為農業信息化構建基礎設施。因此各個地區的農業相關部門應為農業信息化建設采取一定的推進措施,如政府加大資金投入、積極籌集社會資金等等。
(四) 提高農業經濟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
農業現代化經濟管理水平,取決于農業經濟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因此應加大對農業經濟管理人員綜合素質的培養。針對農業經濟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問題應采取以下幾點措施。第一點,加大農業經濟管理人員的培訓力度,如,積極開展農業現代化建設知識講座。對經濟管理人員進行專業知識的培訓包含政治、經濟、管理、法律等等。第二點,對農業經濟管理人員進行技能培訓,需針對管理技巧進行培訓和指導,促使相關人員在進行實際管理工作時可以有效應用。第三點,應制定農業經濟管理相關人員的時間考核制度,定期考核農業管理人員的專業知識及實踐應用,促使人員提高工作積極性,努力提升自身綜合素質。
(作者單位:164135 沈陽聯勤保障中心龍鎮農副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