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何金,中共黨員,重慶市墊江縣人民醫院醫務科科長,重慶市優秀青年中醫,市最年輕副主任醫師之一。中國醫師協會風濕免疫分會重慶專家工作組委員、重慶市醫學會風濕病專委會委員、重慶市中醫學會風濕病專業委員會委員、重慶市墊江縣中醫藥學會副秘書長等。2011年在墊江縣人民醫院創建三級甲等醫院過程中,表現突出,被授予“三甲創建先進個人”榮譽稱號。帶頭成立了渝東北山區巡回醫療青年志愿服務隊,其足跡踏遍了墊江、忠縣、豐都、梁平、長壽的部分山區鄉鎮及村落,義診服務人次超過2萬人。

人們常說醫者仁心,醫生是白衣天使,張開慈祥的雙翅,送于人間一片祥和。揚起善良的微笑,笑對苦難的人群,帶走世間所有的炎涼。唐代醫學家孫思邈著有《大醫精誠》,說:“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愿普求含靈之苦……勿避險希晝夜寒暑饑渴疲勞,一心赴救,無作功夫形跡之心。如此可為蒼生大醫。”“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愿普求含靈之苦”正是醫者仁心的最好寫照。重慶市墊江縣人民醫院醫務科科長何金正是孫思邈筆下的大醫形象,他用自己精湛的醫術,為無數患者減輕了病痛,讓他們重新燃起生命的希望。
今年36歲的何金,是一個典型的80后。2004年大學畢業,回到家鄉墊江,一直致力于家鄉衛生事業的發展,逐漸成為縣人民醫院青年業務骨干,先后帶領科室醫護人員研究生物制劑治療、放射元素锝99云克治療、核素刀治療、頸肩腰腿疾病微創治療等國內領先技術,填補了墊江及周邊地區風濕病診治技術的空白。
成功的背后都是汗水和艱辛。在何金名醫光環的背后,藏有多少艱辛和努力,只有他自己最清楚。剛畢業時,初出茅廬學識尚淺,何金白天上班認真跟著老師臨床查房,聆聽專家的講解,細心觀摩教授的手術,夜間還認真研習醫學古籍、專著,博覽中醫經典和現代醫學精要。
在醫院的關懷和培養下,先后外派他到西南醫院、華西醫院、重醫附一院等國內知名醫院進修學習,并有幸師從國內著名風濕病專家洪多倫、方勇飛,名中醫鄧世發、盧先彬、龔昌奇等。
“何醫生,真的太感謝你們了,如果不是你們的精心治療,我恐怕再也沒有機會回到講臺了。”出院時,王洪英激動的握著何金的手,久久不愿放開。
“最美女教師”王洪英患有嚴重的類風濕關節炎,導致她關節變型,無法站立行走。但依然堅持靠母親背著到學校上課,何金得知她的情況后,和副院長畢守盈一起到大石小學探望,詳細了解病情后,把她接到醫院檢查治療。
在何金及其團隊的精心治療及日夜照料下,其病情得到奇跡般的康復,最終讓王洪英老師重新站上了講臺。
“雖然我現在需要扶著拐杖才能走,但是能重新回到講臺,我已經很知足了,當時我腿殘了,又離了婚,幾乎看不到生活的希望,是何醫生的悉心照料和耐心勸慰,讓我找回了信心。”王洪英說。
王洪英的類風濕關節炎是一個慢性病,每當想起在縣醫院及何金團隊長達2年康復治療的那段時光,王洪英至今依然心懷感激。
何金的專業水平之所以得到王洪英等患者的肯定,這得益于他好學肯鉆的精神。這種勤奮好學的精神也一直支撐著何金努力向前,在醫學的道路上不斷攀登新的高峰。
何金領導的醫務科團隊承擔著全縣大型群發傷及政府指令性醫療保障任務等前線指揮、人員組織和匯報協調工作,每年要完成十余起群發傷處置任務。
2015年1月30日,滬蓉高速長壽段發生一起嚴重交通事故,現場6人死亡,10人受傷,其中5人傷情嚴重。何金接到醫院120指揮中心的報告后,立即向醫院及衛生計生委領導匯報,同時啟動應急預案,立即出動5輛急救車,將8名重傷員轉運至醫院。同時調集醫院急診科、重癥醫學科、麻醉科、骨科、胸心外科、普外科等多個科室的骨干醫師對傷員進行了緊張有序的搶救。
為保障所有傷病員得到及時、準確、有效的救治,何金帶領醫務科團隊不分白晝每天堅持守在患者旁,和臨床治療組共同承擔診治任務,他們累了就在病床旁的小凳上坐著休息一會,餓了就隨便吃兩口盒飯,然后繼續投入搶救。
看著團隊成員們沒日沒夜地工作,何金非常心疼,在自己也很疲倦的狀態下,還不忘給大家加油打氣,“大家辛苦了,再堅持兩天,等忙完了再回家好好補一覺。”當看見同事太累了,何金就給他們講講笑話,提提神。經過10余天的艱苦救治,所有傷病員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緩解。何金及其科室成員主動放棄周末及節假日休息,每天工作時間長達15個小時。

何金詢問患者病情

經過3年多的辛苦創建,墊江縣人民醫院于2013年6月順利通過了國家衛計委的三級復核驗收。何金也因在創建工作中成績突出,被縣人民政府授予“三甲創建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因綜合能力突出,何金每天除了要處理好大量臨床診療工作外,還承擔了醫院的大量行政及業務管理工作,先后擔任了醫院團委書記、臨床科室副主任、三甲辦副主任、醫務科主任等職務。
2005年至2010年擔任團委書記期間,先后2次被評為“重慶市優秀共青團干部”,他帶領青年醫護人員緊緊圍繞醫院中心工作,立足崗位、奉獻青春,帶頭成立了渝東北山區巡回醫療青年志愿服務隊,其足跡踏遍了墊江、忠縣、豐都、梁平、長壽的部分山區鄉鎮及村落,義診服務人次超過2萬人,受到當地老百姓的歡迎。
特別是風濕病這一塊,何金治療的患者遍布市內外各個階層,有重要的黨政領導,也有普通群眾;有國際知名運動員,也有工人農民,這些人無不對他贊賞有加。
墊江監獄民警湯成建警官因訓練導致肩關節受傷,多次在市內各大醫院救治療效不佳,后在偶然機會下來到何金處求醫,何金在認真檢查后給予肩關節微創及康復治療,7天后患者順利治愈出院。湯警官出院時夸贊道:“我這個病大醫院的專家都沒有好辦法,沒想到墊江一個年輕醫師在短時間內就給我解決了這個大問題,真是年輕有為,醫術超群。”
2015年因專業技術優秀、醫德高尚,年僅34歲的何金醫生被重慶市人民政府評為“副主任醫師”職稱,是全市最年輕的副主任醫師之一。同年,被重慶市中醫藥學會授予“重慶市優秀青年中醫”榮譽稱號。
患者口中的何金醫生,是一個待人熱情,態度和藹的好醫生。每次進入他診室,總能看到他在給患者做宣教,從用藥方法、飲食起居再到運動鍛煉、復診時間,他都仔細講清楚。有的老人年紀大聽力差,他就把注意事項寫在紙上。而管理的慢性病人沒有定期復診,他都會電話追訪詢問原因,服藥情況,這種貼心的服務,令患者十分感動。
何金組織的義診活動,為廣大城鄉居民搭建了一個良好的醫患溝通平臺和方便就醫的機會,不僅有利于切實解決人民群眾看病就醫的實際問題,加強健康和醫學知識的宣傳普及,同時也真正做到便民惠民,熱情服務群眾,在提升群眾滿意度同時增強人民群眾的衛生保健意識,對醫藥防病治病的普及和改善居民身體健康狀況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何金說:“我只是人民醫院一名普通的醫生,做的也僅僅是一名醫生該做的事,我的成長得益于組織關心、領導重視、師傅教導、同事幫助、家人支持,我要感謝大家,我也會繼續努力!”
醫務工作,雖然沒有轟轟烈烈的輝煌,卻寫滿了簡單而又平凡的愛。給生命一些綠色,讓生活充滿陽光;給健康一些動力,讓人生充滿希望。醫務工作者是投射到患者心里溫暖的陽光。面對神圣的職責,他們兢兢業業;面對渴求的目光,他們義無反顧。何金在弘揚老一輩的醫德醫風的同時,又掌握了先進的醫療技術。在艱苦卓絕中不斷奮進,為守護百姓健康、為祖國的醫療衛生事業做出了自己獨特的貢獻。

何金組織醫務人員深入長龍鄉為居民體檢

何金組織義診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