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曹光富,男,重慶江增船舶重工有限公司高級技師。20多年的工作中,從未出現過重大失誤,產品合格率高達99%,先后承擔7項國家重點工程項目制造。2017年,他憑借精湛的技術圓滿完成航母重要部件的關鍵零件關鍵工序加工任務。先后獲評2012年度“重慶市優秀技能人才”、2015年重慶市“五一勞動獎章”、2016年度“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技術能手”、2017年度“十大巴渝工匠”等榮譽。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工匠精神本質上是奮斗精神,工匠精神體現的是追求卓越的精神,工匠精神的核心是奉獻精神。
工匠精神對于當今高速發展的中國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工匠們只有充分發揮這種精神,用他們高超的技藝和精湛的技能,嚴謹細致、專注負責的工作態度,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的工作理念,以及對職業的認同感、責任感去認真對待每個產品、每個細節,才能進一步提高我國職工隊伍的素質和產業工人隊伍的整體水平,從而實現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全面跨越。當今中國,涌現出了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人,他們數十年如一日地奮戰在生產一線,默默地奉獻著自己的全部力量,曹國富就是其中一個。
1990年,曹光富中專畢業,因為所學專業為測控,所以進入了重慶江增船舶公司,成了車間的一名普通工人。車工是注重實操經驗的工種,對于一個剛走出校門的學生來說,許多東西都不懂,所以他剛開始并不十分喜歡這份工作。曹光富雖然生性較為靦腆,但骨子里卻十分要強,他暗下決心,一定要做好這份工作。好學的曹光富就跟著師傅邊干邊學,一段時間后開始喜歡這份工作了,并且一干就將近30年。
“干不好就談不上喜歡”這是曹光富對自己工作的評價。從畢業只想找一份謀生的工作到如今的高級技工,曹光富表示這都是公司對自己的培養。然而,成功的背后需要付出多少個日夜,只有他自己清楚。
28年前,曹光富進入江津增壓器廠(重慶江增船舶重工有限公司的前身)工作。當時還有人勸他,車工這么辛苦,你會后悔的。他卻不這么想,“苦點兒就苦點兒吧,我是來工作的,又不是來享福的。”曹光富每天都要面對相似的工作、不同的難題。尤其是近年來,江增重工大力開發新產品,時間緊、任務重、難度高是擺在全體江增人面前的一個“新常態”。面對這些急、重、難、險的任務,喜歡啃“硬骨頭”的曹光富總是沖在最前面,犧牲了大量的個人休息時間加班加點突擊任務,確保了關鍵零件制造能夠按時按質按量完成。
此前曹光富一直操作的是手動機床,然而設備的更新很快,2006年決定引進數控機床。操作數控機床,對車工的要求很高,要懂CAD制圖、要學計算機編程,這對當時已經37歲的曹光富來說是一個挑戰。
曹光富說,當時工廠推薦他參加數控機床的培訓,他很感激。為了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會,他白天上班,晚上下班后,就坐在電腦前,一步一步按著教程畫CAD,遇到不懂的,就白班請教技術員,同時也不斷在操作中體會。
就這樣,曹光富不但熟練掌握多類普通車床和1.2米等多種型號數控車床的操作,還能擴展出許多其他的加工功能,簡化流程,提高效率;同時,他對數控程序編制工作也有深入了解。
利用空閑時間,曹光富學會了InteCAD繪圖軟件、Solidworks三維設計軟件和工藝文件編制等技術。他還與技術人員一起,針對難啃的“硬骨頭”展開工藝攻關,解決了實際加工過程中的很多難題,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數控多面手。
“車工就靠一把刀”這是該領域的一句行話,是否能打造適合生產的一把好刀,是判斷一名優秀車工的標準,而曹光富就是一位“制刀”好手。
由于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材料、設計圖紙的不同,選取適合的刀具就顯得十分重要。曹光富表示,生產鋁材薄壁產品時,如果選擇不好刀具,極易發生變形;再如航母增壓器的壓氣葉輪,原材料為鈦合金,本身具有熱硬性,加工時刀具材料的選擇上極為講究,如果選擇不當,即會發生刀具的崩裂和產品表面的光滑度達不到要求。
HGC3000/520型蒸汽壓縮機是公司研制的重慶市有史以來最大型號的壓縮機,其關鍵部件壓氣葉輪為鈦合金(TC4)材料,切削性能差,且直徑達到1米,具有價值量大、精度高、內孔長徑大等特點,加工難度非常高。針對鈦合金切削性能差的特點,曹光富認真分析后,選用了與鈦合金親和力小、熱導性能良好的高強度細晶粒鎢鈷類硬質合金刀片,并選用較小的前角和正刃傾角,較大后角,刀尖采用圓弧過渡刃,保證了排屑流暢和避免崩刃;在半精車時將慣用的D型刀片改為C型刀片加工,同時適當增加了吃刀深度,使鐵屑成顆粒狀流向待加工表面,控制了鐵屑流向,避免了由于鐵屑堵塞內孔,刀具折斷的風險,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針對內孔長徑大、容易產生排屑不暢和振紋等問題,他采用基準轉換、多層切削的方式,保證了內孔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以及上、下孔和外圓同心度0.02mm。經過一系列的改進和努力,該型壓氣葉輪車削加工任務順利完成,實現了公司最大型鈦合金壓氣葉輪的首次攻關成功,并將計劃的56小時車消耗時縮短至32小時,生產效率提高約75%。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多年的操作經驗積累,他對各種加工材料,有了更深的感知,進而對刀具規格也有準確拿捏。有一些關鍵部件,使用的是鈦合金等難加工材料,精度要求又特別高,這就對刀具材質,刀尖角度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廠家的刀具可能并不滿足,這時候,曹光富的“制刀絕技”就派上了用場。他可以針對不同坯料,有針對的手磨刀具,加工出來產品不但精度符合要求,光是刀具就為公司節省了幾萬元。
除了“制刀絕技”外,曹光富在特殊材料加工、異型材料加工、數控機床實際加工狀態掌握等都擁有“拿手絕活”,“曹光富工作一絲不茍,手上細致,他加工的成品精度高,合格率高達99%”,其同事趙剛說。
成品加工精度越高,安裝到發動機上,性能就能得到更好的發揮,且不容易出故障,需要粗加工、熱處理、精加工等多道工序,手上功夫控制要求極高,這對普通工匠來說,可能望而卻步,可對于曹光富來說,卻能得心應手,將困難化解于無形。正因于此,航母核心部件加工的重任才落到了他的肩上。
曹光富是事后才知道自己生產的增壓器壓氣葉輪被用在了航母上,這讓他很自豪。當問及當時有沒有察覺到這是個大項目的時候,曹光富表示,當時有留意到材質的不同,一般民用船舶上不會選擇這種特殊材料,但很快就投入緊張的工作中了,心里所想的就是保證其加工精度,做好每一件產品,全心全意為每一位用戶服務。正是經過他的手,圓滿完成了我國航母上諸多關鍵零部件的加工。

曹光富在數控操作

曹光富與年輕學徒分享工作經驗
曹光富作為一名老黨員,立足本職崗位踏實踐行“兩學一做”。每當遇到困難和挫折,他都會以一名共產黨員的堅強意志迎接挑戰,力求所做的盡善盡美。在他的帶動影響下,公司一車間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圍和團隊精神,建立了一支具有很強凝聚力和戰斗力的隊伍。為公司生產任務的完成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曹光富很少出現在聚光燈下,卻有著一摞過膝的獎狀。曾獲 “重慶市優秀技能人才”稱號;重慶市“五一”勞動獎章和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技術能手”等榮譽稱號。
不善言辭的曹光富在帶徒弟方面卻是一把好手,在日常工作中,他將自己所掌握的全部技藝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每一位成員,年輕人在工作中出現紕漏后,他首先想到的并不是訓斥,而是耐心地指出問題所在,并給出一套補救的辦法。從剛進廠時啥也不懂的中專生,成長為現在的一名高級技工,曹光富說,“其實是工廠培養了你,否則不可能有現在的自己,平臺很重要”。這家軍工企業具有“傳、幫、帶”的師徒傳承,曹光富受惠于此,也將繼續傳遞下去。
現在車間里的工人,有什么技術難題,隨時向他請教,他毫無保留地講解,經常手把手地教,邊講解邊示范,直到教會為止。“有一次,曹師父為了一個變形嚴重的部件,在機床上一遍遍地用砂紙打磨、裝配,這種在我們年輕人看來幾乎不可恢復的部件,曹師父用了整整兩個小時將它挽救了回來”。 龍健康是曹光富的弟子,這只是曹光富打動他的其中一個小小的片段。
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已有15年黨齡的曹光富表示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一線工人,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會以最堅強的意志迎接工作中的任何挑戰,在他眼里,帶領團隊做好每一件產品就是最大的愿望。
“曹師傅不但業務水平高,人也和藹可親,沒有架子,對新員工,時常分享自己以前的經驗教訓,遇到難題,跟我們一起研究解決。”曹光富帶過的徒弟、車間團委書記龍健康說。
因為有時要趕進度,為了工作方便,曹光富甚至把房子都買在了公司對面。曹光富說,工作這么多年下來,只是抱著把自己的工作做好,這就是自己最大的心愿,對于未來,他也沒有多么宏偉的規劃,就是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做好每一件產品,為企業做出貢獻。同時,也想把自己多年的技術和經驗教給徒弟,分享給大家。
怎樣才算具有“工匠精神”?曹光富說,他理解的“工匠精神”就是要敬業、要學習、要奉獻。要對工作有一種熱情,有一種執著;要不斷學習新技術,提高能力;要有奉獻精神。“沒有奉獻精神,何談成為好的工匠”曹光富說。他非常認同讓勞動光榮成為社會風尚這個提法。
“勞動光榮,勞動創造生活,這是我們中國的優良傳統,這個傳統不能丟;勞動為我們創造了價值,勞動也提高了我們的技術”曹光富說,在未來的日子里,他要把十九大精神融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努力開拓、積極進取,爭取在自己的崗位上做出更大的貢獻。
未來的高級技術工人會大有作為。中國經濟經過三十多年的飛速發展,經濟總量已有顯著提高,已躍居世界第二,但是粗放式的發展,過度依靠于消費資源和破壞環境為代價,也使得中國的制造業量大而不精。因此,制造業的轉型升級是必然趨勢。要轉型升級,就務必有一批高水平的技術工人,再先進的機器也是通過人制造出來的,沒有能人產品永遠也不可能升級。
工匠,是勞動者,更是創造者。人生在勤,勤則不匱。人類是勞動創造的,社會也是勞動創造的。可稱“工匠”者,多是在勞動中精益求精者、勤勉不懈者。工匠,既是稱謂,也是贊譽。在喧囂中,他們固執地堅守著內心的寧靜,憑著一顆耐得住寂寞的匠心,創新傳統技藝,傳承工匠精神,大國工匠,匠心傳世。
像曹光富一樣的一批大國工匠們正努力提高自身素養,學習先進技術,不斷完善自己、提高自己。過去的生產一線工人是最底層,此刻的生產一線工人是最頂層,尊重知識、崇尚勞動,已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最強音。

榮獲“十大巴渝工匠”榮譽